《侗家儿童多快乐》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由一个扩充性乐段构成的二声部合唱歌曲、歌曲前四个乐句节奏较快,表现儿童的天真活泼的性格特征,歌曲运用衬词,将歌曲的结构扩大而且处理成二部合唱,并与齐唱部分形成较好的对比,最后一个乐句运用衬词扩大到五个小节,打破了乐句的规则性,使歌曲更加生动,休止符的运用也十分巧妙,较好地揭示出儿童的风趣可爱的神情。
该曲节奏感强,旋律活泼欢快,歌词简练,朗朗上口,并且较多的运用了衬词,具有鲜明的民族语言风格,生动的表现了侗家儿童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幸福生活。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同时,在歌曲教学上,我用了听唱教学法,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以我让学生在多次不同的听赏中来学唱歌曲,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中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的过程。
知识与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演唱《侗家儿童多快乐》,准确的把握好歌曲的音准,节奏。
合唱部分要求做到音色统一、声部和谐、音量均衡。
过程与方法目标:
方法,听唱法;过程,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调动多种声势动作学习,培养各种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感受侗族风情,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侗家儿童的快乐,进而引导学生认识民族团结的和谐幸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用欢乐,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侗家儿童多快乐》。
难点:
能够用和谐、自然的嗓音演唱歌曲的二声部;做到音色统一、声部和谐、音量均衡。
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引入新课。
课前,我让学生在聆听一曲激情的“爱我中华”进教室,边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民族大团结的欢乐情景,边跟着音乐拍打节奏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在学生的聆听和表演中,我引入本课的第二环节。
[设计意图:利用大家熟悉的“爱我中华”作课前律动,使课堂气氛活了起来,并在无形中感受着歌中所描绘的民族大团结的欢乐情景。
]
课前语言“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让我们隋卓音乐跳起来吧!请你跟我一样做”
1、播放《爱我中华》歌曲,引出侗族的歌曲。
师:“同学们,刚才这首歌你听到了什么呀?”(生回答)
师:“对,我们国家是个大家庭有56族的兄弟姐妹相亲相爱的汇聚在一起,那我国家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呢?”生(回答)
师:“对55个,在我们音乐课堂上就走近和了解不少的少数民族,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和睦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
每个民族他们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他们的歌舞风格也不同! (看课件语言)那今天啊让我们一起坐上小火车出发,看看老师要带着大家到哪个少数民族去游玩呢,你们准备好了吗?”
2、播放歌曲《侗家儿童多快乐》,感受歌曲情绪。
(教师带火车头围绕班级走一圈,一排一排跟上来,再绕着凳子行走,到了哪一排就位自己位置旁等待音乐结束)站着上课
师:“我们今天到哪个民族来了呢?”
聆听音乐学生回答:侗族
师:是啊,我们来到了美丽的侗族,刚才大家欣赏到的就是侗族儿童歌曲,在歌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侗族儿童他们心情怎么样呀?(开心、幸福、快乐…………)嗯,很开心,咱们从他们的歌声中可以感受的到,他们这么开心那应该生活在一个怎么样的环境里呢?(不知道没关系,因为我没有去过侗族山寨,所以才不了解它)
3、走进侗寨,感受风情。
师:那你们想不想了解侗族呀?老师也想了解它,那让我们赶紧下车,跟随我们的导游老师一起走进美丽的侗族吧!(播放课件侗族图片、音频讲解介绍)师:同学们,听到导游老师的讲解后,侗族美吗?你们喜欢侗族吗?侗族的小朋友生活在这么美的环境里,他们一定是非常幸福快乐的,所以他们会用歌声和舞蹈来表达心中的幸福和喜悦!
[设计意图:通过侗族的代表性建筑、风光、风俗等图片,让学生对美丽的侗族有大体的印象和产生主观的感受,激起学生喜爱侗族之情,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
二、游戏环节,“抢花炮”,解决二声部节奏练习。
[设计意图:二声部合唱是歌曲教学中很难突破的一大难点。
此环节的设计就是将这一难点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学习主动、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去攻克,从而突破了本课教学的又一大难点。
]
1、游戏简介:二声部合唱的节奏藏与五颜六色的花炮中,抢到了并作为祝福传
递并送上祝福。
师:同学们,侗族人家不仅有独特的建筑和丰富的艺术文化,他们还会有个形式多样的节日,其中叫“花炮节”它是侗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我们知道每个少数民族特别的节日是吗?如: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对歌节、彝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那达慕…………)侗族的花炮节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举行。
抢得头炮者,则表示这一年万事吉祥如意。
老师手里有几个花炮筒,你们想和侗族人家一起感受节日的快乐吗?(想)教师抛花炮筒。
提示1:“在抢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总结2:抢完后,“你们抢到了花炮高兴吗?有些同学做的非常棒!有哪几位幸运儿抢到花炮筒呢?”你们想不想打开看一看花炮筒里有没有藏着秘密呀?打开看一看谁的花炮筒里有秘密,举手适应,是什么秘密可以告诉我们吗?
2、游戏规则:多个炮花筒抛给同学来抢,抢到的同学打开你的花炮筒,按照所给的节奏打出来,将节奏粘贴黑板合在一起练习
①×- |×-|
你好
②××××|××××|
祝你永远健康快乐
③××××| ××××|
一起来唱一起来唱
3.课件展示二声部练习。
将男生和女生分成声部,女生--(第一声部),男生--(第二声部)4、学唱二声部。
1.师:“如果我们给这两条节奏配上动听的音符,那会是怎样的美妙旋律呢!请同学们认真聆听歌曲的二声部合唱部分。
”(教师弹琴分声部练唱音符,再合练二声部)
在我出示的乐谱中,孩子们很快就看出这个合唱就是刚才的节奏,这样,他们在聆听旋律后,很快便能自主填上歌词跟随音乐演唱了。
2.师:“这么美妙的旋律配上优美的歌词,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觉呢!”
(1)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节拍。
师:这部分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唱?(轻跳、活泼)
(2)轻声跟唱歌曲的合唱部分,进一步巩固了难点。
先分声部练习,再练合唱。
师:这是他们跳的一段啰也舞音乐,并提出挑战:你们能像侗族的孩子一样二声部来合唱吗?
(激起学生的演唱欲望。
在老师的指挥和帮助下,进行二声部的合唱练习。
)
(学生视唱)教师要强调合唱时音色统一、声部和谐、音量均衡
三、完整学唱歌曲
1、学唱唱歌曲
(1)师:“同学们,侗家儿童听了我们的精彩演唱后,侗家娃娃用美妙的歌声来欢迎我们了,让我们仔细聆听他们带来完整的演唱吧!
(2)聆听音乐,仔细观看乐谱,张口默唱学唱歌曲。
说一说这首歌曲由几个句子(乐句)组成。
(用手适应)
(3)分乐句学唱,第5、6乐句单独处理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并用肢体语言表现。
四分音符:点头(可随意做肢体动作,只要能表示停顿一拍,提示自己要空拍)2、完整随音乐演唱
1、用欢乐,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侗家儿童多快乐》。
强调注意身体要做直,吐字要清晰,咬字要准确。
(教师舞动,学生看)
2、跟歌曲伴奏演唱,
师“你们可以不要侗族朋友带我们唱吗?那我们一起合作,我唱前面你接后面,但是二声部需要你们来完成”
3、载歌载舞,随音乐学跳侗族的啰耶舞。
师:同学们,这么美妙的歌声没有舞蹈怎么能行呢?啰耶舞是侗族儿童最擅长喜爱的舞蹈,现在就让我们入乡随俗,一起来跳跳快乐的罗耶舞。
为了能让大家学得更好更快。
我在之前导游老师给你们讲解侗族的时候,偷偷的学会了几个动作,你看会了吗?想学吗?
(1)学生分为内外圆圈。
舞蹈内容是歌曲的二声部合唱部分,也是歌曲的难点部分。
内圈和外圈二声部舞蹈不同。
师:侗族是个能歌善舞、也是非常热情团结的民族,让我们和侗家娃娃一起载歌载舞,围成一个圈来跳啰耶舞好吗?二声部舞蹈动作可分开表演。
(2)学生跟老师随音乐舞动。
在师生愉快的舞蹈中,孩子们感受到了侗族儿童快乐而又美好的生活,也将我的课推向了高潮。
[设计意图:再来反复的聆听、感受、学唱《侗家儿童多快乐》歌曲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采用发现新的难点、比较两个声部的不同情绪、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与合唱、创编欢快的侗族舞步来表演。
调动学生的律动性,深切地感受了侗族儿童的快乐生活和美好的明天。
]
课堂小结:
【音乐】在音乐声中结束本堂课。
师:同学们,侗族是个非常团结,好客的民族,今天我们走进了美丽的侗族,你们开心吗?愉快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返回的列车就要开了,让我们把这份快乐
带回给我们的家人和朋友一起分享吧!在快乐的歌声中,师生乘车告别,也结束了我本堂课的教学。
[设计意图:怀着对热情好客的侗族人民的眷恋之情依依惜别,为的是课后能让学生自觉地继续感受侗族风情与民族艺术学过的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