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7环科概论-物理污染及其防治

07环科概论-物理污染及其防治

A、B、C、D计权特性曲线
B.等效声级-统计声级
• 用噪声能量按时间平均的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的 影响。即某段时间内的A声级按能量的平均值, 又称等效连续声级或平均声级
• 计算公式
LAeq,T
10 lg( 1 T
T 100.1LpA dt)
0
LpA—某时刻t的瞬时A声级,dB T——规定的测量时间,s
B.吸收剂量(D)
• 单位质量物质受辐射后吸收的辐射能量。单位戈瑞(Gy) ,曾用拉德(rd)。
• 1Gy=1J/kg=100rad
C.剂量当量
• 吸收剂量与其他修正因素的乘积。单位希沃特( Sievert,S),1S=1J/kg
• H=DQN
– D为吸收剂量(Gy);Q为品质因子;N为其他所有修 正因素的乘积
声能→人耳→感觉(主观性) 受到抱怨和控告多
噪声污染无积累、无后效作用 一旦声源停止,噪声便会消失 转为空气分子无规则运动热能
二、噪声的评价
B.声强I和声强级
• 声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与声波传播方向垂直的单位面 积上的平均声能。单位为W/m2
• I=W/4πr2,距声源越远,声强越小,声越弱
声强级
• 定义:声强I与基准声强I0之比的对数值。
• LI=10lgI/I0
– I—声强(W/m2) – I0—基准声强,为10-12W/m2
C.声压与声压级
• 声波与传感器作用时,与无声波情况相比较,多 出的附加压强称为声波的声压。
• 声强与声压的关系I=p2/ρc • 声压级:声压级别大小 • Lp=10lg(P2/P02)=20lg(P/P0)
C.接受者的防护
4.噪声利用 •生产中安全信号—报警器 •防盗手段—电子防盗装置 •去除杂草、干燥食物
第二节
振动污染
一、振动的危害
• 振动是一种周期性往复运动;不平衡和相互碰撞 产生
– 空气声、固体声
1.对建筑物及其他的损害
• 结构、刚度和强度
2.对人体健康危害
• 振动频率—< 30—100 >,共振 • 振幅(高频)及加速度(低频) • 作用时间 • 体位、姿势
B.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 干扰语言通讯
C.对建筑物影响
噪声/dB 主观反映 通话距离/m 通话质量
45
安静
10
很好
• 140dB • 160dB玻璃碎
55
稍吵
65

75
很吵
3.5

1.2
较困难
0.3
很困难
85
太吵
0.1
不可能
四、噪声的控制
1.噪声标准与立法 A.环境噪声标准
类别
区域
白天 夜晚
特殊住宅区
活、工作和休息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2.环境噪声污染
• 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3.噪声来源
交通、工厂、建筑施工、社会生活
4.噪声(Noise) 污染特征
局限性和分散性 感觉公害 暂时性
噪声源的分布广泛而分散 传播过程中能量会衰减,影响范围有限 不带来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质
理 2.加强防范意识
A.居室氡气污染

α
β、γ
• 222Rn → 218Po → → → → → → → 206Pb
• 主要来源:建筑材料、泥土和大气
• 慎重选择建材
• 室内保持通风
• 简单检测
B.防止意外事故
• 电离性
– α>β>γ
• 穿透性
– γ>β>α
• 使某些物质产生荧光 • 生物效应
– γ射线育种、灭菌等
3.放射性度量单位
A.放射活度
• 放射性强度,放射性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所发生的核衰变数 目。单位贝克勒尔( Becquerel ,Bq),曾用居里(Ci)
• 1Bq表示放射性核素在1S内发生一次衰变 • 1g的镭放射性活度有3.7×1010Bq(1Ci)
• 当L1=L2时 • L1+2=10lg (P12+P22)/P02=10lg(10L1/10+
10L2/10)=10lg(2×10L1/10)=10lg2+L1 • ∴L1+2≈L1+3 • 即作用于某一点的两个声源声压级相等时,其合
成后的总声压级比一个声源的声压级增加3dB。
• 例:两个96dB噪音合成,L总=96+3=99
C.噪声的评价方法
工作程序 • 拟定评价大纲
– 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依据
• 收集基础资料 • 进行现状调查 • 选定预测模式 • 噪声影响评价 • 提出噪声治理措施
三、噪声的危害
人体
工作


动物
物质 结构
对生理影响 对心理影响 对特殊人群
儿童 孕妇 老人 病人 其他…
睡眠 听力 疾病 急慢性 其他…
• 多声源叠加时,可逐次两两叠加,所得结果与叠 加次序无关
2.噪声的主观评价
• A.计权声级:声级计中计权网络(特殊滤波器) 测得的声压级,简称声级
传声器 前置放大器
计权网络 A B
输出放大器
C
滤波器
检波器
指示器
输 出
• A计权声级是模拟人耳对55dB以下低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 • B计权声级是模拟55~85dB的中等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 • C计权声级是模拟高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 • D计权声级是对噪声参量的模拟,专用于飞机噪声的测量
– P-声压(Pa) – P0-基准声压,为2×10-5Pa,该值是对1000Hz纯音人耳
刚能听到的最低声压
D.噪声的叠加和相减
• 两个以上独立声源作用于某一点,产生噪声的叠加
• 声能量和声强可以代数相加 • W总=W1+W2;I总=I1+I2 • 但声压不能直接相加
∵I1=P12/ρc ,I2=P22/ρc ∴P总2=P12+P22 又∵(P1/P0)2=10L1/10,(P2/P0)2=10L2/10 ∴L1+2=10lg (P12+P22)/P02=10lg(10L1/10+ 10L2/10)
二、振动的评价
• 振动对人体影响的4种情况 1.振动的感觉阈
• 刚能感觉到
2.不适阈
• 感觉到不舒服
3.疲劳阈
• 产生心理和生理反应
4.危险阈
• 心理、生理影响,病理损伤
三、振动污染的控制
1.减少振动
• 平衡
2.防止共振
• 改变频率
3.采取隔振措施
• 减小或隔离振动的传递 • 隔离振源和隔离响应
A.对人体的影响
• 干扰睡眠,影响工作效率
– 连续噪声可以加快熟睡到轻睡的回转,使人 熟睡时间 缩短
– 突然的噪声可使人惊醒
• 一般 40dB连续噪声可使10%的人受影响
• 70dB连续噪声可使50%的人受影响
• 突然的噪声 40dB时,使10%的人惊醒
• 60dB时,使70%的人惊醒
• 损伤听力,造成噪声性耳聋
• 声源控制-降低声源辐射功率;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对 接受者进行防护
3.控制技术措施
A.声源控制 – 改进机械设计:材料、结构、传动方式 – 改进生产工艺 – 提高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 – 加强行政管理
B.传播途径控制
• 闹静分开、增大距离:合理规划布局 • 改变方向:声源的指向性 • 设置屏障
– 吸声、隔声、消声 – 减振、隔振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七章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本章主要内容
• 噪声污染 • 振动污染 • 放射性污染 • 光污染与防护 • 电子波污染 • 热污染及其防治
第一节
噪声污染
一、环境噪声的特征与噪声源
1.概念
• 从物理上判断,一切无规律的或随机的声信号叫噪声 • 从主观感觉上判断,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干扰人的正常生
2.放射性污染源
A.天然辐射源 •宇宙射线和天然放射性核素 •自然环境中本来存在着的宇宙射线和天然放射性物 质,统称为天然放射性本底,是判定环境是否受到 放射性污染的基础。 B.人工辐射源 •核试验
– 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核素有核裂变产物和中子活化产 物
• 核工业 • 意外事故
– 核泄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1986;日本福岛,2012 ;美国三哩岛,1979;……)
第三节
放射性污染
一、放射性及其度量单位
1.放射性物质 • 具有自发地放射出射线特征的物质 • 原子核不稳地,发生转变,放出射线 • 射线种类 • α射线:氦原子核,具有高速运动的α粒子 • β射线:电子流 • γ射线:波长<10-8nm
2.放射线性质
• 具有一定的能量
– β射线:0~4meV – γ射线:几十eV~几meV
例 已知有8个声源作用于一点,声压级分别为70、 70、75、82、90、93、95、100dB,求总合成 声压级L
70 70 75 82 90 93 95 100 70 70 75 80.8
95.1 98
总声压级 102.1
73.0 77.1 83.5
L1≠L2,且L1>L2
• 先求L1与L2的差值:L1-L2 • 由所得差值从表中查对应的增值ΔL • 由L1+2=L1+ΔL,求出合成声压级值
L1-L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ΔL 3.0 2.5 2.1 1.8 1.5 1.2 1.0 0.8 0.6 0.5 0.4 0.3
94.8 97.8 102.1
102. 1总声压级
小结
• 两个声压级相等时,合成L=L1+3dB • 两个声压级不等时,最大不超过多出3d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