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病媒生物防制鼠

精品病媒生物防制鼠


后足长:从足跟部到最长趾的趾端,不包括爪长。
耳长:从耳壳下方缺口处至耳壳顶端,不包括耳毛
长。
鼠类的头骨形态
颅全长:自头骨前端最突出处到头骨后部最突出处的直线距离。 颅基长:从前颌骨前端(上门齿前缘)到枕髁后缘。 鼻骨长:鼻骨的最大长度。 腭长:从上门齿中间齿槽后缘至腭部后缘(不包括棘突)的最
短距离。 颧宽:左右颧弓外缘的最大宽度。 眶间宽:眼眶间的最小宽度。 后头宽:头骨后部(脑颅部分)的最大宽度。 听泡长:听泡的最大长度。 上齿列长:自门齿前端到臼齿后缘的最大长度。犬齿缺者,则
恙虫病
鼠疫、 地方性 斑疹伤 寒
森林脑炎、 新疆出血热、 莱姆病、Q 热
基孔肯 雅热等
巴尔通体 病、 莱姆
病、土拉 病
巴尔通体病、 巴尔通 埃力克体病、 体病 无形体病、 土拉、 CCHF、新 布尼亚病毒 等
流行性 黑热 斑疹伤 病 寒
战壕热 (巴尔 通体)
血吸虫 病
广州管 圆线虫
原兽亚纲
鼠类的分类地位
完善防鼠设施
家鼠有很强的钻爬能力。因此,各类餐饮行业、
企事业单位食堂等处的下水地沟与地面、房屋管道 之间以及与外界相通处等重要地段,在落实各种防 鼠设施,如防鼠网、防鼠门(板)等的间隙,应根 据鼠的这一行为特征来进行设置。
杀鼠剂是指用于杀灭鼠类的有毒化合物,包括经口
药、熏蒸剂、驱避剂和绝育剂等,其中经口药(也
捕鼠后捕鼠器会沾上鼠血或排泄物,应妥善处理,
不能徒手接触污染部分。处理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先用清水清洗后,再用水煮沸5分钟后,并在阳 光下曝晒后备用。
鼠类的外部形态
鼠类大多数是中小型哺乳动物,身体可分为头、颈、躯 干、尾和四肢五部分。
头部略伸长,吻较突出,尾巴较长,生有稀疏的毛,并 有环形的鳞片,四肢发达,善于攀爬和跳跃。
最常用的指标:
体重:全体重量,以克表示
体长:从吻端到肛门或尾基的长度,用毫米表示,
下同。
尾长:从肛门到尾尖长度,尾尖毛长不计入。
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等
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
身体细长,体型比褐家鼠小,体长约150~200毫米,尾长超过体长, 耳壳大而薄,向前拉折可遮盖眼部。背毛棕褐色。背中部杂有较多的黑毛, 故色较体侧为深。腹部灰黄色,胸部黄色较深,有些个体胸部有一块白斑。 前足背部中央呈褐色,后足背面为白色。
从前臼齿前缘开始。如系翼手类,则起自犬齿前。 上颊齿长:上颌颊齿(前臼齿和臼齿)的最大长度。 齿隙长:门齿后缘至颊齿前缘之间的长度。 下齿列长:参照上齿列长。


黑线姬鼠 Apodemus agrarius
体长约70~120毫米,尾长短于体长,约为体长的2/3。耳短,向前拉折 一般不到眼部。背部一般棕褐色,背部中央往往有一条明显的黑色纵纹, 从两耳间直达尾基部。腹部及四肢两侧灰白色,体侧近于棕色。
白色。
环境治理
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清除鼠类生存条件 清理建
筑物周边,特别要整治杂草丛生,堆积有长期不动 的杂物的院落、长期堆放垃圾或废品的围墙周边以 及有食物的杂物间。如发现有鼠活动的痕迹(包括 鼠洞、鼠粪、鼠的跑道、鼠咬痕迹等) 及时清除, 同时注意及时打扫室内外卫生,清除卫生死角,堵 塞鼠洞。
以野栖生活为主,多居于田埂上、田间杂草丛、墓地、乱石堆以及山 边等处。食物较杂,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传播媒介
小家鼠 Mus musculus
小型鼠类,以家栖为主。体长约为60~90毫米, 尾长与体长几乎相等 或略短于体长。上颌门齿内侧有一个明显的缺刻。背毛灰褐色至黑褐色, 腹部灰黄色。
一、病媒生物概述; 二、常见病媒生物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 三、病媒生物的防制。
病媒生物是指能通过生物或机械方式将病原体传播
给人的生物,是媒介传播性疾病传播链(动物/人- 媒介生物-人/ 动物)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
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等;蛛形纲的蜱、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后兽亚纲
真兽亚纲
啮齿目
食虫目
兔形目
鼠类的数量
全世界共有1600余种,约100亿只;我国有鼠类11科70属 186种,约30~40亿只。
浙江省共有鼠类25种,隶属于7科15属: 松鼠科:3属4种(赤腹松鼠、珀氏长吻松鼠、淡腹松鼠、 倭花鼠) 鼯鼠科:2属2种(红背鼯鼠、黑白飞鼠) 仓鼠科:3属3种(大仓鼠、沼泽田鼠、黑腹绒鼠) 竹鼠科:1属1种(中华竹鼠) 鼠科:4属13种(巢鼠、黑线姬鼠、中华姬鼠、小家鼠、黄 胸鼠、褐家鼠、屋顶鼠、黄毛鼠、社鼠、针毛鼠、大足鼠、小 泡巨鼠、青毛硕鼠) 猪尾鼠科:1属1种(猪尾鼠) 豪猪科:1属1种(马来豪猪)
称胃毒剂)使用最为广泛。目前抗凝血杀鼠剂是世 界范围内普遍使用的鼠药,也是我市首选的杀鼠剂。
人员中毒时,维生素 K1 为其有效解毒剂,但用量
必须足够,中毒者在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之后, 仍需继续给药7~10天。
物理捕杀是利用捕鼠器械和粘鼠板来捕捉鼠类。主 要用于室内环境以及居民区内。鼠的适应性较强, 对于关系到其存亡的外界环境的变化,比较容易在 活动等生态方面做相应的改变,同时鼠的食性和活 动规律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下有较大的差别,捕获 效果与器械的选择和应用的时间、位置有较强的关 系,要善于分析情况采取相应对策。使用器械灭鼠 时要做到数量充足、有效布放,即将捕鼠器置于有 效状态。
螨;软体动物(各种螺类)等。
WHO定义除了狭义的媒介之外还包括作为终宿主和中 间宿主的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以及人畜共患病的 动物宿主。
病媒
蚊传
鼠传
蜱传
蚤传 虱传 白蛉 螺传
法定报告 的传染病
非法定报 告的传染 病
新发传染 病
疟疾、 鼠疫、流 登革热、 行性出血 流行性 热、钩端 乙型脑 螺旋体病 炎、丝 虫病
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
别名 沟鼠
体型粗大,成年个体连同尾长可达300~400毫米, 少数个体体重达
400~500克,或者更重。尾长短于体长,耳壳短而厚,向前拉折不能遮住
眼部。后足粗大,长度大于33毫米。背毛棕褐色至灰褐色。源自面中部生有较多的全黑毛,故颜色较体侧
为深。腹部灰白色。足背毛白色,尾毛有两种颜色,上面黑褐色而下面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