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管理与维护

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管理与维护

设备保养的方法包括事后保养、预防保养、生产保养、 全员生产保养、预知保养等。
预防保养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保养,包含加油、点 检、调整、清扫;巡回点检,主要是保养部门的定期点检 (约 1 次 / 月);定期整备,主要有调整、换油、部件更换、 定期大修;预防修理,即异常发生后的修理;更新修理, 是劣化回复的修理,使设备本体成本、维持运转的保养费 用、设备劣化损失低减至最低。
设备管理分为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两部分,主要内容 有技术、经济、组织 3 个方面,三者是不能分割的。设备 前期管理主要内容有:依据企业经营目标及生产需要制定 企业设备规划;选择和购置所需设备,必要时组织设计和 制造;组织安装和调试即将投入运行的设备。设备后期管 理主要内容有:对投入运行的设备正确、合理地使用;精 心维护保养和及时检修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适时改 造和更新设备。
6 结论
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质量不同,设备的运行情况有所 区别,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设备工作环境及保养也不同, 设备管理制度更需要相关人员有效执行和落实,这就要求 设备管理人员掌握各类设备的使用情况,熟悉设备的说明 书、技术资料,加强设备管理知识的学习和不断提高。企 业设备管理的任务就是要提高投资效益,发挥设备效能, 保持设备完好,实现综合管理,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1 宋文强.图解 TPM 管理实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2 高 福 成.TPM 全 面 生 产 维 护 推 进 实 务[M]. 北 京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 2009. 3 李 葆 文 等.全 面 规 范 化 生 产 维 护— ——从 理 念 到 实 践[M].北 京 :冶 金 工 业 出 版 社 ,2005. 4 杨申仲等.现代设备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 — — —— —— — ——— ————— —— ——— 收稿日期: 2014-04-30 作者简介: 孙书忠,中铁物资平顶山轨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57 2014·06
铁路采购 与物流
5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对各种机械设备要按照规定定期检修、保养,提高设 备作业率和完好率,保证设备安全运转。设备发生故障时, 必须停机处理,避免继续使用而造成故障扩大。设备防护 装置要完善,例如:机械设备中的转动齿轮、传动皮带、 传动链条、砂轮及接近地面的联节轴和转轴、皮带轮、滑 轮等必须装有牢固的防护罩;经常开启的防护罩应与机械 设备起动的电器开关构成联锁,即开启防护罩时,设备不 能开动;机械设备的制动器、离合器、限位器及互锁装置 等应灵敏可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起重设备必须建立齐 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作业前和作业时必须做到“四 检查”和“二不准”;电机设备必须装有完整的防雷、接地 设施,并灵敏可靠,各种电机设备不得超负荷运行,并要 按期检修、保养。
1 前言
在工业企业中,设备及其备品备件占用的资金往往占 到企业全部生产资金的 30%以上。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主要 体现在为企业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为安全生产及环境保 护提供保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 技术进步。设备管理是制造型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最 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 工业企业设备管理现状
就传统行业工业企业来说,由于所处行业竞争激烈, 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偏低,大多处于求生存的境地,对设备 管理在理念、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与现代企业要求相比 均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是:①大部分设备陈旧老化, 更新改造和大修投入欠账较多,投入不够;为保证设备达 到正常的生产水平,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更新和维修。 ②非标设备多,设备生产厂家多、型号复杂,设备备品备 件不统一,导致备件库存大,占用资金大。③人员素质不 能满足企业生产发展需要,对设备管理人员设备管理知识 方面的全面系统培训少,对新知识学习不够,设备管理人 员基本素质不能满足现代设备管理需要,设备管理方法有 待提高。基层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基础知识缺乏,责任心 不强,设备维修、维护制度执行不到位。④由于同行业竞 争等原因,企业间缺乏交流和学习提高,新技术引进革新 应用少,大部分设备仍处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水平,设备 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安全性能差。⑤设备管理理念和手 段落后,仍使用传统的设备管理方法,没有把设备管理新 技术新方法引进到设备日常管理与维护中来,重维修轻保 养,重制度制定轻执行监督,对大部分设备的管理仍停留 在事后维修阶段,缺乏预知保养水平。
设备完好率、设备故障次数、故障停机时间作为设备管理 考核的指标。同时,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对主要 设备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使用设备能力系数、设备 精度指数作为设备调整或修理、大修或更新的依据。对经 常发生故障的部位和设备、同一类生产线或设备不断重复 发生的故障,要深入现场调查设备的运行条件和作业条件, 使用 PM 分析法进行故障原理分析 (物理和机理) 和人机 料法分析,确定故障发生的潜在原因并加以验证,确定真 正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案和具体措施,消除设备故障,提 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 4.5 技术改造,提高效益
全员设备维修制 (Total Product本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一种以设备为中 心展开效率化改善的制造管理技术,与全面品质管理、精 实生产并称为世界级三大制造管理技术。TPM 就是以全员 参与的小组方式,创建设计优良的设备系统,提高现有设 备的最高限运用,实现安全性和高质量,防止错误发生, 从而使企业达到降低成本和全面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其 要点,一是设备管理要做到“三全”,即全效率、全系统、 全员。全效率是指通过设备管理,使设备在生产中达到产 量高、质量好、成本低、故障少、安全生产、交货及时和 操作工人情绪饱满。全系统是指设备从研究、设计、制造、 使用、维修直至报废为止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全员是指与 设备有关的人员都要参与设备管理,分别承担相应的职责; 二是 TPM 全面吸取了预防维修制 (PM) 中的所有维修方 式,包括日常维修、事后维修、预防维修、生产维修、改 善维修等;三是划分重点设备,对重点设备实行预防修理。 全员设备维修制的预防维修,一般放在重点设备上,对一 般设备采取事后修理,即设备发生故障后才进行修理,以 利于节约维修费用;四是通过推行设备维修目标管理,确 定设备维修的方向和具体奋斗目标,作为评定维修工作成 绩和工作总结的依据。
一是要对全体人员进行设备管理方法和规章制度的培 训,提高思想认识,使全体员工掌握现代设备管理方法, 熟知企业设备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树立全员自主 维护的理念;二是要对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设备管 理人员掌握设备管理理论知识,深入了解所管理设备的原 理、使用环境要求、操作和润滑要求、易损部件和安全防 护措施,在此基础上转换为企业内部的设备操作规程、安 全操作规程、设备例行保养规范和点检润滑要求,提高对 操作工人和维修人员的指导能力;三是对操作工人进行岗 前培训,使其了解所操作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日常保养、维 护要求,熟练掌握操作设备的方法,以及例行保养、维护 的方法;四是对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全面了解设 备的结构、原理、特性、工艺指标、工作条件,夯实专业 维护的基础。 4.3 强化执行,重在保养
工业企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针对 不同企业的设备管理现状,不仅要做好设备管理的三好、 四会、四项要求、五项纪律、七害,更要建立一套完善的 设备三级维护保养制。 4.4 确定目标,强化分析
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设备维护保养、维修效果的好 坏,需要通过一定的指标,收集运行的数据加以验证和考 核,并作为对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年度业绩考核的重 要组成部分。以混凝土轨枕企业来说,在现阶段,应使用
3 现代企业设备管理方法
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传统行业工业企 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要适应市场,确保企业生 存下去并求得发展,就需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 成本,具备灵活多变的生产组织方式和高效率生产、按时 供货的能力,能够为职工提供舒适的工作条件和安全保障,
这对企业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行现代企业设备 管理方法势在必行。
对老化设备进行全面更新,对处于求生存境地的企业 来说,从资金投入到更新时间都是难以接受的。运用科技 新成果,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改善设备技术性能和 功效,具有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等优点,更符合企业 的实际情况。在技术改造过程中,要注意同时提升设备的 本质安全,充分利用自动控制技术,使用故障自诊断技术, 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易维修和易操控性。
设备管理是指设备一生全过程管理,包括设备引进阶 段的前期管理,试生产阶段的初期管理,以及生产现场的 使用管理、维护管理、润滑管理、故障管理、精度管理 (包括备件管理)、资产管理 (包括台账、档案、资料管 理)、技术改造管理等内容。其中,设备生产保养包含在设 备使用管理、维护管理、润滑管理、故障管理等方方面面, 设备生产保养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尤为重要。
F 基层论坛 orum on Basic Unit
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管理与维护
◆ 孙书忠
摘 要: 在生产主体由人力渐渐向机械设备转移的今天, 设备管理得好坏对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 影响极大。 分析了工业企业设备管理现状, 介绍了现代企业设备管理方法, 提出了改善设备管理 和维护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 设备管理 设备维护 管理方法
4 改善设备管理和维护效果的措施
4.1 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管理是一切工作的切入点,
56 铁路采购 与物流
2014·06
对设备管理也是如此。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是指导、检查有 关设备管理工作的各种规定,是设备管理、使用、修理各 项工作实施的依据与检查的标准。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包括 管理制度和办法、技术标准、工作规程和工作定额。在设 备管理制度中,应对设备设计、选型、制造、采购、验收、 保养、维修、技术指标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以及操作人员 素质进行明确规定,对技术、采购、设备管理人员和人力 资源部门及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责权依据企业实际组织 结构做出明确的界定,并制定对制度执行、检查、评价和 考核的办法。 4.2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