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相关人士称本门课通过率20%,我就不信背完这些还会挂?请进行有选择有判断的阅读——★★为重点内容注:斜体为不确定答案一.判断1.一切物质都是磁质,都具有磁现象,只是对磁场的响应程度不同。
(√)2.材料热膨胀系数与其结构致密度有关,结构致密的固体材料具有较大的热膨胀系数。
(√)3.热传导过程是基于声子和电子发生的。
(×)4.材料的折射率越大,其对光的反射系数越大。
(√)5.双电桥法测定材料的电阻的精度高的原因是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消除接触电阻。
(×)6.光导纤维远距离传输信号的应用是基于全反射原理。
(√)7.材料低于居里温度时,自发极化为零。
(×)8.脆性断裂就是解理断裂。
(×)9.简谐振动模型适用于材料的热膨胀过程。
(×)10.材料离子的极化率越大,折射率也越大。
(√)11.材料高于居里温度时,自发极化为零。
(√)12.激光晶体是线性光学材料。
(×)13.断口有韧窝存在,那么一定是韧性断裂。
(×)14.通常磨损过程分为稳定磨损和剧烈磨损两个阶段。
(×)15.两接触物体受压力并作纯滚动时,接触应力的最大切应力产生于物体表面。
(√)16.固体材料的真线膨胀系数是一个常数。
(×)17.激光晶体可以用于改变任何强度光的频率。
(×)18.光的波长与材料散射质点的大小越接近,材料对光的散射越小。
(×)19.帕尔帖效应原理可以用于设计热电偶温度计。
(×)20.安培伏特计法测定电阻时,毫伏计的阻值与被测电阻的阻值差别越小,测定结果越准确。
(×)21.裂纹扩展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张开型、滑开型、撕开型,其中以撕开型最危险。
(×)22.通常磨损过程分为磨合、稳定磨损和剧烈磨损三个阶段。
(√)23.材料热膨胀系数与其键合状况有关,键强大的材料有较大的热膨胀系数。
(×)24.激光晶体可以用于产生新的激光频率。
(√)25.材料不均匀结构的折射率差异越大,对光的散射越弱。
(×)26.四探针法测定材料的电阻可以用于消除接触电阻。
(√)27.磁化强度是抵消被磁化铁磁物质剩磁所需的反向外磁场强度。
(×)28.应力状态软性系数越大,材料越容易产生塑性变形。
(√)29.材料的刚度是表征材料弹性变形的抗力。
(√)30.材料弹性是表征材料弹性变形的抗力。
(×)31. “汽车没有满载,弹簧变形达最大”这种现象反映材料弹性不足。
(×)32. 铁电体一定具有热释电效应。
(√)33. 热释电体必定具有压电效应。
(√)34. NSR 表示静拉伸缺口敏感度。
(√ )35. Hollomon 公式可表示为n K S ε=。
(×)36.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越大,材料越不容易产生塑性变形。
(×)37. 双稳态光闸是基于铁电材料的电控双折射效应。
(×)38. 居里温度是一种铁电相向另一种铁电相转变的相变温度。
(×)39. 铁电体、热释电体和压电体均为介电材料。
(√)40. 具有对称中心的晶体不可能有压电效应。
(√)41. 压电体均具有铁电性。
(×)42. 具有对称中心的晶体不可能有热释电效应。
(√)43. 所有压电体均具有热释电效应。
(×)44. 汤姆逊效应原理可以用于设计热电偶温度计。
(×)45. 贝纹线是疲劳区的最大特征。
(√)46. 热量由高温向低温传递为自发的传导过程。
(√)47. 利用微波可以产生磁场。
( ? )48. 磁场可通过等离子体方式产生。
( ? )二.填空1. 接触疲劳是两接触物体作滚动或滑动加滚动摩擦时,交变接触压应力 长期作用使材料表面损伤剥落的现象。
齿轮 和滚动轴承最常见的失效形式就是接触疲劳。
2. ★★表征材料蠕变性能常采用: 蠕变极限 、 持久强度 、松弛稳定性等性能指标。
3. 材料根据导电性能的好坏,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它们的电导率分别是 大于100/Ω·m 、小于10-10 Ω·m 、和 介于10-10 ~100Ω·m 之间。
4. 超导体有3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它们是临界转变温度Tc 、 临界磁场Hc 、和临界电流密度Jc 。
5. 外界环境或试验条件对材料介电损耗的影响主要来自 温度 和 频率 。
6. 机电耦合系数K 是表征压电体的 机械能 与 电能 相互转换能力的参数,是衡量材料压电性强弱的重要参数之一。
7. 铁电体的共有特性是:① 具有电滞回线 、② 具有结构相变温度,即居里点 、③具有临界特性。
8.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值越大,表示应力状态越 软 ,材料越容易产生 塑性变形 。
单向拉伸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为 0.5 ,单向压缩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为 2.0 ,扭转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为 0.8 。
9. 磨损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
根据摩擦面损伤和破坏的形式,磨损大致可分为:粘着磨损 、 磨料磨损 、接触疲劳、腐蚀磨损等。
10. 材料在恒变形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延长, 弹性应力 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应力松弛。
材料抵抗应力松弛的能力即为 松弛稳定性 。
11. 当温度高于 居里 温度时,铁磁性物质可转变为顺磁性物质。
12. 铁电材料的电光效应是通过 电控双折射 效应和 电控光散射 效应的形式来实现的。
13. 影响材料导电性能的因素除了温度,化学成分以外,还有 晶体结构 、和 杂质及缺陷的浓度及其迁移率 。
14. 具有热敏特性的半导体可以制成 热敏温度计 ,电路温度补偿器,无触点开关等器件。
15. 单向拉伸时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为 0.5 ,单向压缩时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为 2.0 ,扭转时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为 0.8 。
扭转试验中,塑性材料断裂面与试样轴线 垂直 ,脆性材料的断裂面与试样轴线成 45度 。
16. 根据粘着磨损模型,粘着磨损量与 接触压力p 和 滑动距离L 成正比,与 软 材料的 硬度值 成反比。
17. 材料的抗磁性是由于电子的 循轨 运动产生的。
18. 软磁材料的矫顽力 低 ,磁滞回线面积 小 。
19. 导体的电阻率小于2-10Ω·m ,绝缘体的电阻率大于1010Ω·m ,半导体的电阻率介于2-10~1010Ω·m 之间。
20. 电子位移极化 不消耗 能量,电子松弛极化 消耗 能量。
21. 具有对称中心的晶体 不可能 产生压电效应。
22. 材料按断裂前塑性变形的大小可分为 脆性断裂和 韧性断裂 ;按断裂机理可分为解理断裂 和 剪切断裂 。
23. 根据磨粒磨损模型,磨粒磨损量与 接触压力p 和 滑动距离L 成正比,与 软 材料的 硬度值 成反比。
24. 硬磁材料的矫顽力 大 ,磁滞回线面积 大 。
25. 导体的禁带宽度小于 0.2 eV ,绝缘体的禁带宽度大于 3.5 eV ,半导体的禁带宽度介于 0.2 —3.5 eV 之间。
26. 离子位移极化 不消耗 能量,离子松弛极化 消耗 能量。
27. 具有对称中心的晶体 不可能 产生热释电效应。
28. 循环应力常用①最大循环应力max σ、②最小循环应力min σ、③平均应力2/)(min max σσσ+=m 、④应力幅a σ或应力范围2/)(2/min max σσσσ-=∆=∆、和⑤ 应力比max min /σσ=r 等五个参量来描述。
29.在接触疲劳发生过程中,最大综合切应力超过材料屈服强度时便在该处引起塑性变形,经多次循环作用后,裂纹便在该处形成。
接触疲劳按破坏形态可分为麻点剥落,浅层剥落和深层剥落。
30.铁电体一定能产生热释电效应。
31.测定材料硬度的方法主要有划痕法、弹性回跳法和压入法;其中压入硬度法又可分为布氏硬度法、洛氏硬度法、肖氏硬度法等。
32.材料发生蠕变变形的机理主要有位错滑移、原子扩散和晶界滑动。
33.实际固体材料的αT并不是一个常数,通常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4.抗磁材料的磁化强度与磁场强度之间呈直线关系。
35.铁,钴,镍等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自发磁化倾向。
36.热电偶测温的原理是基于金属材料的赛贝克效应。
37.松弛极化属于非弹性极化,极化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38.电介质材料离子的极化率愈大,则介电常数越大,折射率越大。
39.透明铁电陶瓷作为二进位存储器的原理是基于其电控光散射效应。
40.低温脆性常发生在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金属及合金中,而在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及合金中很少发现。
41.典型的疲劳断口一般包括疲劳源、疲劳裂纹扩展区和瞬断区。
42.顺磁材料的磁化强度与磁场强度之间呈直线关系。
43.光导纤维利用了电介质材料的全反射原理。
44.位移式极化是一种可逆的极化,极化过程不消耗能量。
45.电控光闸的原理是基于透明铁电陶瓷材料的电控双折射效应。
46.电介质材料的相对折射率愈大,则反射系数越大,散射系数越大。
47.石英晶体发生极化的方向是在 X 和 Y 轴。
压电陶瓷的极化的方向是 Z 轴。
48.偶极子转向极化不消耗能量,空间电荷极化消耗能量。
49.α-Al2O3是原子晶体结构,其体膨胀系数与线膨胀系数的关系是αV =αa=αb+αc。
50.一般齿轮摩擦副在滚动兼滑动时,接触应力的最大综合切应力向齿轮的表面移动,常发生的磨损失效形式是麻点剥落。
51.介电晶体产生热释电效应的对称性条件是晶体没有对称中心。
52.电路温度补偿器利用了半导体的热敏效应。
53.介电晶体产生压电效应的对称性条件是晶体没有对称中心。
54.实际磁场往往通过运动的电荷或变化的磁场产生。
55.在晶体光学中,把不发生双折射现象的特殊方向称为光轴。
56.铁粉磁性材料的磁滞损耗比硅钢片小。
57.在α-石英晶体光轴方向上施加应力不能产生压电效应。
58.在α-石英晶体的电轴方向上施加应力不能产生压电效应。
59. 材料的铁磁性是由于电子的 自旋 运动产生的。
60. 本征半导体的载流子为 电子空穴对,n 型半导体的载流子为 导带中的电子 ,p 型半导体的载流子为 空穴 。
61. 在α-石英晶体的机械轴方向上施加应力 能 产生压电效应。
62. 铁磁性材料在 居里 温度之上,铁磁性破坏。
63. 铁电陶瓷材料有 自发极化的方向。
64. 与硅钢片相比,铁粉磁性材料更适合于 频率下使用。
65. 半硬磁材料的矫顽力 ;磁滞回线面积 。
66. 与坡莫合金相比,铁粉磁性材料更适合于 频率下使用。
67. 材料的顺磁性是由于电子的 运动产生的。
三.简答,计算,证明1. ★★用位能曲线解释热膨胀P147位能曲线不是严格对称抛物线。
即位能随原子间距的减小,比随原子间距的增加而增加得更迅速。
由于原子的能量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结果:振动原子具有相等势能的两个极端位置间的平均位置就漂移到比0K 时(ro )更大的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