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司法所考核标准
2分
总项目分值
考 核 内 容 及 评 分 标 准
单项分值
扣分
得分
备注
16、加强信息化建设,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建立并使用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平台、全国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平台、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管理平台(3分。每少一个平台扣1分)。
3分
五、
职
能
发
挥
(57分)
17.司法所对各项基层工作指导管理有力,能够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职责,辖区内司法行政基层组织健全,工作规范,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好评(2分。得不到当地党委政府肯定的不得分)。
检查方法:查看机制运作的相关资料、实际运作情况等。
2分
2.司法所有3名以上正式党(团)员的,按照党(团)组织隶属关系建立党(团)支部或党小组,不具备建立党(团)支部或党小组条件的,要明确党(团)员隶属关系,并按规定参加党(团)活动(1分。未明确组织关系、未开展正常活动每项扣0.5分)。
检查方法:有3名以上党员的,要查看建立党支部或小组的申请和批复件,不具备建立党支部或小组的,要查看其隶属关系和参加活动记录。
12分
总项目分值
考 核 内 容 及 评 分 标 准
单项分值
扣分
得分
备注
五、
职
能
发
挥
(57分)
检查方法:
1.通过查看相关资料,掌握有关人民调解组织机构建设、队伍建设、调处机制、排查机制是否健全和落实。
2.通过档案、台帐、图片了解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社会矛盾大排查、大调处活动情况、三调联动工作开展情况。
1分
14.按照司法部《关于统一司法所标识的通知》(司发通【2009】124号)要求,规范司法所名称。规范制作和悬挂司法行政徽、司法所标识,并悬挂在主要位置,所容所貌整洁有序(2分。所容所貌脏、乱、差,每项扣1分,未按要求悬挂徽章、标识不得分)。
检查方法:依据司法部《关于统一司法所标识的通知》(司发通【2009】124号)要求,进行对照检查。
2分
15. 认真贯彻执行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通知(新财行【2009】503号)的通知,司法所公用经费列入县(市、区)财政预算,落实到位,专款专用(2分。未落实文件不得分)。
检查方法:查看县(市、区)编委文件,确定是否收编。若已收编,查看年初当地财政部门给司法局的财政预算大本的批复件,确定其是否纳入了财政预算,并专款专用。
1分
二、
队
伍
建
设
(10分)
3.司法所设所长一人,实行所长负责制。所长须是公务员身份,具有法律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三年以上的司法行政工作经历。所长的任免、调动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3分。缺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
检查方法:查看组织部门的任免命令。
3分
4.司法所工作人员相对稳定,政法专项编(正式地方事业编制)人员至少在该所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均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相关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工作经验(2分。不符合要求的每项扣1分;不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每人扣0.5分,扣完为止。)。
检查方法:查看文凭原件,工作记录和工作时间。
2分
5.司法所工作人员每年要参加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地、州、市司法局组织的不少于3天,县、市、区司法局组织的不少于7天)。(2分。未按要求参加培训每项扣0.5分)。
检查方法:查看培训相关资料。
2分
6.依法办事、规范执法行为、公正廉洁,司法所工作人员连续五年无违法违纪案件发生(3分。未达到的,每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
检查方法:1.查看辖区司法行政基层组织建设的相关资料。
2.采取与当地乡镇(街道)党委、政府领导和部分人民群众座谈、个别交谈的方式,了解司法所职能发挥情况
2分
18.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共12分)。指导辖区内各单位的人民调解组织的组建工作。辖区内乡镇(街道)、村(居)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小组、调解信息员四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健全(1分。未落实的不得分)。按照《自治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标准》和《关于在全区开展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活动的通知》要求,指导辖区调解组织达到六统一(印章、标识、程序、徽章、文书、标牌)、六落实(组织、工作、制度、报酬、场所、经费)(3分。未按要求落实的,没项扣1.5分)。定期安排辖区人民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做到有安排部署,有检查落实(1分。未落实的不得分)。人民调解矛盾纠纷统计工作制度健全完善,辖区内每个调解组织都有专人负责统计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按时上报各项数据。人民调解案件情况一月一报等基本报表齐全。司法所按时收集、归档村(居)调委会调解案卷(2分。未按要求落实的,每项扣0.5分)。做好对辖区内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对常用基本法律法规和调解工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的培训外,能根据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上级部门工作要求,及时更新培训内容,不断提高调解员综合素质。每年培训不少于5天(3分。未按要求落实的。每项扣1分)。建立健全重大疑难纠纷讨论制度。指导和参与辖区内调解组织复杂、疑难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实现小纠纷不出村(居),大纠纷不出乡镇(街道),实现无矛盾纠纷激化导致自杀、导致刑事案件,无群体性上访,无群体性械斗的“四无”目标(2分。未按要求落实的,每项扣1分)。
3.查看培训资料、调解纠纷资料及各类报表、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发放、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及档案,了解培训、调解成功率等情况。
19、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帮助(共10分)。组织宣告、确定社区矫正小组、制定矫正方案及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2分。未落实的每项扣0.5分)。按照规定严格落实分类管理;监督社区服刑人员定期报告、接受教育和社区服务;组织日常教育学习活动和社区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考核;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信息化管理;档案和工作台帐详实规范;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职能培训和帮扶工作(4分。未按规定落实的,每项扣1分)。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工作有安排、有落实;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完善,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处突演练(2分。未落实不得分)。对期满解除矫正的社区服刑人员要做出书面鉴定;提出安置帮教建议;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与安置帮教部门做好交接(2分。未落实的,每项扣0.5分)。
检查方法:通过问、查、看工作管理体制是否建立并规范运作。
5分
8.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定岗位、定责任、定目标,做到人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建立学习例会制度,定期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律和业务知识学习,研究工作,交流经验,交办任务,督办落实。建立台帐登记和档案管理制度,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均建立规范台帐,装订成册,分类归档,由专人负责保管,及时、准确统计上报各类业务报表。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定期向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党委、政府(街道办事处)汇报工作情况,遇有紧急、重大事件要及时报告和妥善处理(8分。每缺一项制度扣2分,扣完为止)。
2分
10.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积极落实所务公开,认真做到司法所工作职能、工作流程、工作规则、廉政纪律公开,司法所工作人员职责公开,司法所工作人员职务、联系方式、每日去向公开,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和投诉,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3分。未做到的,每项扣0.5分、扣完为止)。
检查方法:
1.查看是否制定完善了监督制约机制,各项工作是否公开明示。
检查方法:通过查看各类台帐、档案,了解是否建立健全了四项规章制度以及四项规章制度是否认真落实到位。
8分
9.司法所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岗位练兵活动(0.5分。未开展活动不得分)。司法所或司法所工作人员近三年被上级有关部门评为先进单位或个人(1.5分。未达到要求不得分。)。
检查方法:通过查看档案、荣誉证书。
2.走访或请来群众了解接待群众来访和接受监督情况。
3分
总项目分值
考 核 内 容 及 评 分 标 准
单项分值
扣分
得分
备注
四、
物
质
保
障
(12分)
11.司法所业务用房功能设置合理,能够满足司法所办公需要,设有所长、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办公室。房间门外设有职能标识牌(2分。每少一项功能扣0.5分,扣完为止)。
检查方法:采取实地查看、与司法所工作人员个别交谈。
2分
12.认真贯彻执行自治区财政厅、司法厅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基本业务装备配备实施标准(试行)的通知》(新财行〔2010〕390号),司法所配有较为完善的基本业务装备,基本满足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业务装备管理使用办法,管理使用好各项装备(2分。未落实文件扣1分、每缺一项业务装备扣0.2分)。
检查方法:
1.通过查看组织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工作计划、工作措施、实施方案等相关资料,了解安置帮教工作开展情况。
2.查看安置帮教对象信息核查工作情况和重点帮教及一般帮教对象的帮教方法。
3.通过查看台帐、档案、帮扶工作资料和图片,了解对安置帮教人员的管理、帮扶等工作开展及教期内帮教率和安置率情况。
检查方法:
1.通过查看相关的管理制度、档案、台帐、矫正方案、矫正责任书、矫正措施、法律文书等了解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及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
2.通过查看月报表,了解社区矫正人员有无重新犯罪情况。
10分
总项目分值
考 核 内 容 及 评 分 标 准
单项分值
扣分
得分
备注
五、
职
能
发
挥
(57分)
20.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对刑释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共9分)。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有规划、有组织、有实施方案和有关协调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作队伍、组织网络、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1分。每缺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对辖区内刑释人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帮教对象实行一人一档、档案台帐规范齐全,对重点安置帮教对象有安置帮教措施,符合低保条件的帮教对象协调纳入低保范围(2分。每缺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刑释人员衔接工作到位,重点人员做到必接必送,实行分类管理,建立风险评估制度,每个季度至少走访1次并做好记录(2分。每缺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能够帮助解决具体的生产生活困难,能够落实过渡性安置帮教经费(1分。未落实不得分)。刑释人员无脱管、漏管情况,帮教率95%以上,已衔接的刑释人员的安置率达到85%以上(2分,未做到的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建立刑释人员安置场所(包括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和依托企业建立的安置基地),安置刑释人员达到当地刑释人员总数的1%(1分,未做到的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