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法律思想史》形考作业5参考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形考作业5参考答案
A.阮籍
B.何晏
C.王弼
D.郭象
参考答案:D
满分: 得分:
3.
下列符合西周“尊尊”原则的行为是()。
A.弟恭
B.子孝
C.父慈
D.臣忠
参考答案:D
满分: 得分:
4.
殷商时代的“礼”主要是一种( )。
A.政治组织原则
B.普遍行为准则
C.宗教祭奠仪式
D.国家根本大法
参考答案:C
满分: 得分:
5.
董仲舒“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思想本质是()。
C.当法律不能适应实际情况时,要靠人的灵活运用和当机立断
D.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参考答案:A B C D
满分: 得分:
5.在魏源看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的"夷之长技"是指()。
A.战舰
B.火器
C.学校教育
D.养兵、练兵之法
参考答案:A B D
满分: 得分:
6.
下列各项主张符合王安石法律思想的有()。
满分: 得分:
8.
下列说法,与“明德慎罚”原则不相吻合的是()。
A.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B.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C.彼裕我民,无远用戾
D.奸宄杀人,历人宥
参考答案:B
满分: 得分:
9.
《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 )。
A.法
B.无为
C.自然
D.道
参考答案:D
满分: 得分:
10.
"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是()的观点。
2015春法学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五次考核
试卷总分:100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1.
韩愈的圣人"制刑"的法律观的依据是()。
A.性三品说
B. "阳德阴刑"说
C. "君权神授"说
D. "名教出于自然"说
参考答案:A
满分: 得分:
2.
魏晋玄学门派中,竭力论证"名教"即"自然"的思想家是()。
A.屈原
B.韩愈
C.柳宗元
D.白居易
参考答案:C
满分: 得分:
每题有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
1.
子产提出的"国之大节"是指()。
A.听其政
B.事其长
C.养其亲
D.尊其贵
E.畏君之威
参考答案:A B C D E
满分: 得分:
2.
下列哪些法律思想是贾谊所主张的()。
A.刑无等级
解释下列词汇。每题4分,共3题,共12分。
1.五权宪法
答:“五权宪法”孙中山独特的宪法思想,也是他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五权宪法”的精华是“直接民权。”“五权宪法”的核心是把政权和治权分开,由人民掌握政权,政府实施治权。人民的政权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等四权。政府实施治权,采用五权分立制度,即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考试权、监察权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是一种中国式的近代革命民主主义的宪法学说
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2.
黄宗羲对封建君主及其"___________"提出了批判。
答:一家之法
满分: 得分:
参考答案:
一家之法
3.
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将儒家经义应用于法律实践的第一人是__________。
答:董仲舒
满分: 得分:
参考答案:
董仲舒
4.
金世宗大力整饬吏治,其选录荐,三是吏部考核业绩,以决升贬。
答:考试
满分: 得分:
参考答案:考试
5.
"冲决一切封建网罗"是维新派人物____提出的口号。
答:谭嗣同
满分: 得分:
参考答案:
谭嗣同
6.
墨家的"巨子"和"墨者"大多是_____。
答:有知识的劳动者
满分: 得分:
参考答案:下层的劳动者
7.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家____法律思想的核心。
答:朱熹
满分: 得分:
A.统一赏罚
B.统一教育的内容,取缔一切不合法令,不利农战的思想和言论
C.统一刑罚的标准
D.只赏赐那些有功农战和告奸的人
参考答案:B C D
满分: 得分:
在下划线处填写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1.
魏源提出"__________"的变法思想。
答: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满分: 得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朱熹
8.
秦朝推行法治的主要表现"___________"。
答:事皆于法
满分: 得分:
参考答案:
事皆决于法
9.
张之洞认为,"_______为中国神圣相传之圣教,礼政之原本"。
答:三纲
满分: 得分:
参考答案:
三纲
10.
在____方针的指导下,李世民统治集团在法律思想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
答:安人宁国
所谓"礼不下庶人"就是说,礼主要是用来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的,各级贵族按照礼的规定享有各自不同的特权,这些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
所谓"刑不上大夫"是说,刑罚的锋芒是指向劳动人民的,而不是指向奴隶主贵族。
3.
简述耶律楚材的法律思想及其实践。
答:耶律楚材作为中国北方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顺应时代潮流,审时度势。在辅佐元太祖、元太宗时期,主张以儒治国,革除旧法之弊端,推行封建法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法律思想。主要表现在:崇尚儒学,礼法兼治;变革旧法,推行新法;不畏权贵,整顿吏治,严格执法;赏罚分明,恤刑慎杀。并把这些法律思想付之于治国的实践,收到了一定成效,对蒙古汗国法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元朝法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确立封建法制的主张和实践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建立封建法制以取代落后的习惯法耶律楚材对元初封建法制建设做出贡献。首先,他自幼受到儒家思想和汉族文化的熏陶,能够不囿于异族、异姓的传统偏见;其次,他曾经在金朝担任地方官,具有一定的依封建法律处理各种政事的经验;第三,元太祖、太宗十分信任他,对他可谓“谏行言听”;这样,初建封建法制的历史任务,就在主、客观条件比较成熟的情况下,由耶律楚材承担了起来,使他能够“奋袂直前,力行而不顾”。1、定朝议,明君臣上下之分为了让部下尊崇君主,服从朝制,耶律楚材专门劝说太宗的兄弟察合台亲王,终于说服了他。这些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秩序的法令的制定与实施,有力促进了以“合罕”为核心的等级特权制度的形成,为在政体上完成向封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制定的转化归清道路。随着朝仪的建立,耶律楚材还建议制定其他法律制度。首先是统一全国的符印。耶律楚材建议由中央政府“依式铸造,由是名器始重”;其次是实行军政分治,他建议设置州郡长吏和万户府;第三,“布递传,明驿券”,统一驿站制度。为了统一全国的政事,耶律楚材起草了《便宜一十八事》,经朝延批准,以成文法的形式“颁行天下”,成了当时的临时法典。2、开文治,任用汉族儒臣耶律楚材认为:“天下虽得之马上,不可以马上治”;治国不能“偏任武夫”.在他的建议之下,开始取用汉儒和金朝官员,逐渐形成任用文臣的常制。耶律楚材不仅主张以儒臣治国,而且还十分重视对文官的培养和选拔。为了提高儒学的地位,耶律楚材采取了如下几个措施:其一,提倡尊孔。早在汴京还未攻克的时候,他“奏遣使入城,索取孔子五十一代孙,袭封衍圣公”,并赐庙宅田地;其二,考试取士:“以经义、词赋、论分为三科,儒被俘为奴者,亦令就试,其主匿弗遣者死”,从而解决了当时文官不足的困难;其三,整理、宣讲儒家经典。3、统一司法,禁止滥杀在耶律楚材看来,国家的统一和司法的统一是互为因果、密不可分的。当初,“天下新定,未有号令”,司法权由各军事首领掌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耶律楚材请求下令:“囚当大辟者必待服,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风稍戢”;加之“朝廷用非其人,天下罪囚必多冤枉”。因此,他“议请肆宥”,始定赦宥之制他还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首次打破了传统的“屠城”旧制。耶律楚材“恤刑慎杀”的主张由来已久,耶律楚材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颇深。但他的思想基础还不同于儒家的“民为邦本”的见解。他认为得到土地、人民是将士浴血奋战的目标”这种把土地与人民同视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条件的意识,已经属于封建意识,比起那种仅以牛羊地为财产,以为“汉人无补于国”的游牧奴隶主的落后意识要进步得多。同时,他还认识到“严设法禁,阴夺民利,民穷为盗,非国之福”.要达到社会安定,不能靠一味滥杀,要注意创造人民安居乐业的物质条件。这些思想在当时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二)执法秉公,不畏权势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以利长治久安,除了镇压、防范人民的反抗斗争之外,还要运用统一的法律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限制个别成员的放肆行为。这是封建法制的特点之一,也是同奴隶主贵族对奴隶恣意虐杀和享受“赦九罪而不惩”的种族特权的区别所在。因此,在封建法律初步形成之后,在司法上仍存在着新与旧的斗争。特别在不改变蒙古族落后的法律传统,封建法制就不能建立的时候,这种斗争往往是很激烈的。在这种情况下,耶律楚材敢于坚持封建司法原则,不顾个人得失。耶律楚材执法秉公,首先表现为不私亲属。他为官近三十年,权力颇重,但从未任用亲戚:他执法还不较私仇。耶律楚材执法既不怕得罪权势之家,更不受贿赂。对君主独断任情违背封建法制的行为,耶律楚材也敢于提出批评。耶律楚材的法律思想及其实践,虽然出于维护蒙古贵族长远利益的目的,又受到历史和阶级的种各局限,但客观上促进了当时封建法制的确立,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统一事业,社会安定和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因此,他不失为一个在中国历史上作出贡献的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B.主张削藩,维护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