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重庆八中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含答案解析)

2020年重庆八中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含答案解析)

2020年重庆八中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1.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作用极为重要,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膜上的糖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B. 囊泡膜可来源于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糖体等C. 神经细胞细胞膜面积大,有利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 罗伯特森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2.以下做法不适宜瓜果蔬菜保鲜的是()A. 土豆需要避光保存B. 零下低温保存桃子C. 用透气纸包裹韭菜D. 苹果与香蕉分开存放3.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胃黏膜分泌的杀菌物质,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B.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C. 非特异性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D. 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性的,要比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更重要和强大4.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是()A.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B. 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及表达过程C. DNA复制及转录、翻译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 遗传信息通过DNA复制、转录及翻译的过程传递5.图是小麦种子发育成熟过程中多种激素含量变化,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 种子发育初期,首先显著增加的是细胞分裂素,与籽粒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裂有关B. 种子发育3周后,赤霉素和生长素显著增加,调节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和积累C. 籽粒成熟期,脱落酸显著增加,可能与种子的休眠有关D. 成熟后期种子鲜重显著下降,说明种子有机物来源不足后,种子呼吸大量消耗有机物6.下列关于测交的叙述,错误的是()A. 测交属于一种特殊方式的杂交B. 测交可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C. 测交可推测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D. 测交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9.0分)7.人体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广泛分布于从脊髓到大脑皮层的各个水平,构成复杂的网络,并通过多种神经递质共同调节心血管的活动。

其中血压调节中枢位于延髓。

下图表示人体调节血压升高的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左图可知,调节人体血压的方式是______.(2)图示表明第三脑室前侧腹区与穹隆下器之间存在着神经联系。

右图中神经元①与神经元②之间的a处为______(结构),在该处兴奋的传递特点是______,原因是______.(3)血压的调节过程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图中的信号分子有______.(4)人体除血压调节外,还存在水盐平衡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

当正常人细胞外液渗透压偏低是,______(激素名称)分泌释放量减少。

当正常人血糖偏低时______(激素名称)分泌量增多,其靶细胞主要是______.8.回答与小麦代谢相关的问题:Ⅰ.如图A表示在低温条件下处理甲、乙两个品种的小麦秧苗时,小麦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

两个小麦品种低温条件下处理9天后,小麦叶肉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相对较高的最可能是品种______;两个品种中更适合在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是品种______,原因为:______。

Ⅱ.如图B、图C表示光照较强时,小麦叶肉细胞内物质转化过程。

(1)小麦叶肉细胞光反应的产物在暗反应中用于______;在小麦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ATP 的移动方向为______。

(2)①②③④中合成ATP的过程是______,a、b、c、d中消耗[H]的过程是______。

(3)呼吸作用反应物也会影响呼吸作用,其影响大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释放CO2与吸收O2的比率来表示。

若反应物为丙酮酸时释放CO2与吸收O2的比值为X,反应物为葡萄糖时的比值为Y,根据有氧呼吸有关过程,比较X与Y的大小关系:X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Y。

9.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如图)和部分能量去向统计数据(如表)单位是KJ/(m2•a)如下:如表:草食草昆虫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散失量流入下一营养级4.8×104 6.8×103 3.6×103 2.0×1030.9×103(2)若图中蜘蛛种群数量大量减少,则蛇的种群数量会______。

(3)从长远的能量去向来看,据图乙推算,食草昆虫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______KJ/(m2•a),其中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为______ KJ/(m2•a)。

(4)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对人类的意义: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利用率;②______。

10.为了探究啤酒酵母固定化的最佳条件,科研人员研究了CaCl2浓度对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1)与利用游离酵母细胞生产啤酒相比,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结果表明,随CaCl2浓度的增大,凝胶珠机械强度增大,完整率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包埋酵母细胞,溶解海藻酸钠时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以防发生焦糊。

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应____________________后,再与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混合。

若海藻酸钠浓度过低,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效果大大降低。

11.如图为哺乳动物生殖过程及相关细胞工程的示意图,其中a为精子,b为卵细胞,c、d为不同的体细胞。

(1)方法一为受精作用,首先精子a要______;卵细胞b则要发育到______ (时期),两者才能结合。

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分别是______反应和______反应。

受精完成的标志是______。

(2)方法二从A品种牛体内取出细胞c,进行体外培养,一般选传代______代以内的培养细胞取出______注入B品种牛的去核卵母细胞b,经过刺激和培养后,可形成重组胚胎,该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牛。

该过程体现了______。

(3)方法三是制备单克隆抗体。

细胞c为小鼠效应B细胞,那么,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需被注射特定的______。

细胞d是骨髓瘤细胞,与正常体细胞相比,能在体外大量增殖。

由细胞c、d融合,所形成的杂种细胞丙有______种,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中筛选用来培养的______。

最终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具有______的特点。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2.果蝇的细眼与粗眼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与白眼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

一只粗眼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细眼白眼雄果蝇交配,F1出现一只无眼雌果蝇,其余F1雌雄果蝇均为细眼红眼,让F1细眼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请回答:果蝇细眼红眼细眼白眼粗眼红眼粗眼白眼(1)从基因结构上分析,基因A与B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B(b)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F1雄蝇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为分析控制F1无眼性状的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F1细眼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子代性状分离比如下表。

①从实验结果推测,果蝇无眼基因____________(填“位于”或“不位于”)A (a)和B(b)所在的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子代______________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根据后代果蝇表现型及比例,可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

③若无眼性状为隐性性状,则子代中有眼细眼红眼雌蝇与有眼粗眼白眼雄蝇交配的后代中有眼细眼白眼雄蝇占____________。

--------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

【解答】A.生物膜上的糖有的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有的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A错误;B.囊泡膜可来自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也可来自细胞膜,但核糖体没有膜结构,B错误;C.神经细胞细胞膜面积大,有利于形成多个突触,加强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D.尼克森和桑格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D错误。

故选C。

2.答案:B解析:解:A、土豆喜凉,放在阳光下暴晒会导致土豆皮变绿而不能食用,应放在背阴通风处晾晒,A正确;B、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低温能降低细胞中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活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减少,但零下低温会使瓜果蔬菜冻坏,所以应为零上低温保存桃子,B错误;C、由于低氧气浓度下,有氧呼吸较弱,又能抑制无氧呼吸,所以细胞代谢缓慢,有机物消耗少,所以要用透气纸包裹韭菜,C正确;D、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将成熟的苹果和未成熟的香蕉放在一起,由于成熟苹果会产生较多的乙烯,能促进未成熟香蕉成熟,所以苹果与香蕉应分开存放,D正确。

故选:B。

水果贮藏保鲜时的条件:零上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低氧(抑制无氧呼吸)、高CO2浓度(抑制有氧呼吸);零下低温使得水果细胞因结冰而冻坏;无氧时,水果无氧呼吸积累较多的酒精而损害细胞,使水果品质下降。

本题考查存储蔬菜和水果的方法,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储藏粮食、水果和蔬菜时,要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氧气浓度、水分等。

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考生通过分析作答。

【解答】A.胃黏膜分泌的杀菌物质属于第一道防线,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A错误;B.人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C.非特异性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C正确;D.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性的,特异性免疫的作用和非特异免疫的免疫都重要,D错误。

故选C。

4.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对中心法则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解答】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综上所述,D正确,ABC均错误。

故选D。

5.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通过种子形成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曲线图考查了植物的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属于信息提取类题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A.曲线中,种子发育初期,首先显著增加的是细胞分裂素,与籽粒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裂有关,A 正确;B.种子发育3周后,赤霉素和生长素显著增加,同时种子的鲜重不断增加,因此这两种激素调节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和积累,B正确;C.籽粒成熟期,脱落酸显著增加,可能与种子的休眠有关,C正确;D.成熟后期种子鲜重显著下降,这是由于单糖、二糖均聚合形成多糖,并且种子的含水量下降,D 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