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也就是说,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因为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使人受益终生。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那么,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是教会学生还是教学生会学?在教学中,我越来越感觉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1 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
自学能力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二是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
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教学实验证明,学生没有阅读能力,不能正确理解书中的字、词、句的含义和化学概念,抓不住段落的中心思想,不会使用教科书,也缺乏阅读教科书的兴趣。
这种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听懂了,但不能从阅读教科书中去深入理解和巩固,很快又会模糊和忘记。
所以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
阅读训练,教材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既起到课前预习的作用,又能使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及时得到验证,从而增强自学信心和激发自学的乐趣。
知识固然重要,但科学的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无异于拿到了开启知识的金钥匙。
因此,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自学,还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
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的规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从教师的引导、启迪中悟出道理,揭示其内在实质。
如设置悬念、反复比较、养成在阅读中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给学生拟定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阅读过程要求学生勾画重、难点,归纳整理,比较分析,抓住概念的关键词,记下原理、规律和疑难点,借助图表整理同类知识,由孤立到联系,把分散在教材中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编成知识纵横网络。
自学能力是作用于学生终身的发展性能力,是学生继续学习和深造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去实践,去努力,其结果是使学生受益。
2 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多讲习题,减少实验,葚至不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
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
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3 加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片,这些手段简便快捷,随时可以按照课堂情况书写内容,易学易用,经济高效。
但有局限性,表现形式呆板、僵硬,不能展现化学中的微观问题,且容量小。
而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以电视、录像、实物展示台等现代媒体与计算机结合的多媒体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学
习环境,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
综合上述,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是极富发展前景的探索和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活动,它的宗旨和任务就是促进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为二十一世纪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军事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服务。
探索教育现代化、探索教学改革,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责任和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教育创造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