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咏蝉/在狱咏蝉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咏蝉/在狱咏蝉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咏蝉/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 一作: 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不堪 一作: 那堪)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谢谢!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鉴赏:
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动作比兴的方法, 把这分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 来。同时,白头吟又是乐府曲名。相传西 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 君作《白头吟》以自伤。其诗云:“凄凄 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 不相离”。(见《西京杂记》)这里,诗 人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典故,进一步比喻执 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有之忱。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译文:
秋天里寒蝉叫个不停,被囚的人思乡愁情 深。 哪堪忍蝉哀吟白发人,霜露重蝉难举翅高 飞。 霜露重蝉难举翅高飞,大风起蝉鸣声被掩 没。 无人相信蝉居食高洁,又有谁能为我表冰 心。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注释:
西陆:指秋天。《隋书·天文志》:“日 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 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 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 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左 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 晋国军府事。深:一作“侵”。 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 当盛年。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作者简介:
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 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 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 被杀,或云为僧。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咏蝉/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 一作: 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不堪 一作: 那堪)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鉴赏:
“白头吟”三字于此起了双关的作用,比 原意更深入一层。十字之中,什么悲呀愁 呀这一类明点的字眼一个不用,意在言外, 充分显示了诗的含蓄之美。
接下来五六两句,纯用“比”体。两 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 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 “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 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鉴赏:
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 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 “那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 联系在一起。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 下狱。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 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在 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 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 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 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背景: 此诗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鉴赏:
小序 这首诗前有一段序,而一些 唐诗选本往往只录诗,对序则弃而不录。 其实这段序文与诗是一有机整体,诗中比 兴寓意,亦即自然之物与人格化身的契合, 是以序文的铺叙直言为前提的。欲解二者 契合之妙,不可不读这首诗的序。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鉴赏:
蝉如此,诗人也如此,物我在这里打成一 片,融混而不可分了。咏物诗写到如此境 界,才算是“寄托遥深”。
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由于感情充沛, 功力深至,故虽在将近结束之时,还是力 有余劲。第七句再接再厉,仍用比体。秋 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没有人相信它不 食人间烟火。这句诗人喻高洁的品性,不 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 “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鉴赏:
对照杨炯的《从军行》与杜甫《蜀相》, 两诗若无“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 样的“龙吟”句殿后,直抒胸臆,剖献 “诗心”,则全篇就木然无光了。此诗亦 然,尾联诗人愤情冲天,勃发“龙吟”, 喷出蕴蓄许久的真情:“无人信高洁,谁 为表予心”,遂脱去了前三联罩裹诗句的 “蝉身”,使人看到了作者洁纯无瑕的报 国诚心,这颗诚心恰如其《序》所说,乃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
可以说这是一篇简短而精美的骈文, 是一篇很有情致的抒情小说。诗人在这段 序文中叙说了自己作诗的缘起,叙说了蝉 的形态、习性及美德,抒发了自己“失路 艰虞,遭时徽纆”的哀怨之情。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鉴赏:
诗人首先从禁所的古槐写起,运用晋代殷 仲文仕途失意及西周时召公明察狱讼的典 故,表达了自己身陷囹圄的痛苦和乞盼有 司明察的心愿。然后,写闻蝉鸣生悲感, “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乎前听”, 以反问的语句把蝉与己、心与物联系在一 起。以拟人的笔法铺叙蝉的美德、从蝉的 形态习性写起,写蝉适应季节的变化,随 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出现;写蝉翼甚薄, 蝉目常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不以俗 厚而易其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鉴赏: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 清畏人知”。不以世俗更易秉性,宁饮坠 露也要保持“韵姿”。正是这裂帛一问, 才使《在狱咏蝉》成为唐诗的卓荦名篇, 超然于初唐诸宫体艳诗之上。
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 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 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 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鉴赏:
响必应之于同声,道固从之于同类”。诗 人的体验说明了感物生情的道理,人的审 美心理结构与自然之物的某种同构对应。 诗人咏蝉之妙,不仅在于符合同构对应的 原理,而且还在于蝉意象所包涵的丰富的 文化内蕴。
诗歌 此诗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 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 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 耳惊心。
咏蝉/在狱咏蝉 唐代·骆宾王 课件模板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作者简介: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作者简介:
骆宾王(luò bīn wánɡ)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
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 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 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 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 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 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 辞官。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注释: 作者因以自喻。 予心:我的心。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 年)。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 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 以贪赃罪名下狱。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 “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 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 汉”(《宫体诗的自赎》)。这些话道出 了骆宾王下狱的根本原因。他敢抗上司、 敢动刀笔,于是被当权者以“贪赃”与 “触忤武后”的罪名收系下狱。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注释:
那堪:一作“不堪”。 白头吟:乐府曲名。《乐府诗集》解题说 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 直却遭诬谤。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 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 露重:秋露浓重。飞难进:是说蝉难以高 飞。 响:指蝉声。沉:沉没,掩盖。 高洁:清高洁白。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 是高洁之物。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鉴赏:
然而正如战国时楚屈原《离骚》中所说: “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 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来替诗人雪冤。 “卿须怜我我怜卿”,意谓:只有蝉能为 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末句 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
好诗,不但要有诗眼,以放“灵光”, 而且有时须作“龙吟”,以发“仙声”。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鉴赏:
诗人谓之具有“君子达人之高行”。因为 蝉有这样的美德,所以诗人才引蝉自喻, 以蝉为自己的人格化身。刘勰《文心雕 龙·物色》云:“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骆宾王 以蝉喻己,顾影自怜,正是感物联类,情 以物迁。从骆宾王作于同时期的《萤火赋 序》中也可印证此论断:“物有感而情动, 迹或均而心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