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胶片冲洗效果的因素.

影响胶片冲洗效果的因素.

影响胶片冲洗效果的因素
除正确曝光外,胶卷冲洗是决定照片质量的另一重要环节。

冲洗时,显影配方、冲洗时间、药液温度和显影过程中的搅动都会影响到负片的密度、反差、影调和层次的表现。

因此,“定时、定温、定搅动”成为胶片冲洗的基本要求。

1.显影配方对冲洗效果的影响
不同的显影液配方,显影剂含量不同,其pH值不相同,显影效果也就不同。

显影剂含量多,其显影能力强,对胶片还原作用就强;显影液中对苯二酚含量多,反差就大;显影液的碱性强,其显影能力会增强,影像颗粒也会变粗,灰雾度会加大。

2.药液温度对冲洗效果的影响
感光片的冲洗温度一般都标定在18℃-20℃,此时,能得到正常的反差、密度和影调。

如果药液温度偏低,显影剂还原能力降低,胶片的密度、反差无法得到正常的表现;如果药温偏高,显影剂还原能力提高,会导致胶片密度增大,反差提高,甚至灰雾度加大。

3.显影时间对冲洗效果的影响
在正常的显影温度下,适当延长或缩短显影时间,可以调控影像的密度和反差。

显影时间延长会使感光片的密度增加,如果延长的时间超过一定的临界点,会导致未感光的卤化银还原而产生灰雾,从而降低反差,并影响层次的表现和画面清晰度的表现;相反,缩短显影时间会使感光片的密度减小,反差降低。

显影时间应从胶卷浸入显影液时开始计算,至胶卷完全浸入停显液或定影液中才算结束。

不用停显液时,应把第二次水洗30秒的时间计算在内,因为水洗时乳剂中的显影剂依然在起作用。

4.搅动对冲洗效果的影响
冲洗胶卷时的适度搅动,一是防止显影进入胶卷后产生气泡而造成显影不均匀;二是在显影时,从乳剂中溶解下来的溴化物堆积在胶片表面,影响显影剂发生作用,搅动可以驱散这些溴离子,使胶片得以正常显影。

搅动次数少,影调柔和、反差偏小;搅动次数多,反差大,则影调较硬。

5.药液新鲜程度对冲洗效果的影响
显影液、定影液的新鲜程度对冲洗效果也有影响。

新鲜显影液的显影还原能力强、效果强烈;使用过的显影液由于受胶片溶解的溴化物的影响,显影能力受到一定抑制。

多次使用会使显影剂消耗较多,显影能力降低,因此不加补充液的显影液用后不宜保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