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政治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初二政治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案例都涉及什么与什么之间的矛盾?二者发生冲突时应该怎样 做?
师:第一个大多数认为应该告诉老师,第二个大多数认为不应该告诉 陌生人。诚信的品德是高尚的,诚信的要求是确定的,但做到诚信的具体 条件又是非常复杂的。
结论:诚信智慧观点一:对诚信的理解应与具体的情景结合起来。 实际不管说还是不说,我们都会发现在这两个案例中都存在一个矛盾。 一方面是对人诚实即诚信,做到实事求是。另一方面是尊重与保护他人的 隐私。 正确把握诚信与保护隐私之间的关系: 师: 1、“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我们应该恪守 诚信的品德; 2、尊重隐私是待人坦诚的前提,是维持良好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 3﹑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 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要多动动脑子,多运用自己的智慧,分清什么情 况下应该怎么做。 结论:诚信智慧观点二:应该正确把握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之间的关 系。 过渡:诚实与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说谎。然而, 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复杂的,在特定的情境中,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
表哥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亲戚朋友都指责铁柱落井下石,铁柱很苦恼。
问:铁柱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亲戚朋友都指责他、埋怨他?
这里面存在怎样的利益冲突?(一边是什么,一边是什么?亲情
与法律)应该怎样选择?
师:实际铁柱之所以困惑,亲戚朋友之所以不理解他,都是因为在里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面存在情与法的冲突。那么铁柱是怎么做的?(站在法这边,维护了法律 的尊严。)
结论:诚信守则四: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 一边。
小结:在我们生活中,存在很多很多利益的冲突,通过我们同学的讨 论,还有我们看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当这些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诚 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哪一边?站在右边。也就是要我们站在长远利益、群 体利益、法一方。当这些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你应该有一个清醒的选择, 这样你才是一个真正诚信的人,你在道德上才能不断的升华。
集思广益:如何重建诚信,营造社会诚信之风 建议: 一、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言行一致。 二、不欺骗老师、家长、同学,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学习要踏实, 不能不懂装懂。 三、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尽力做到,没能做到要及时说明原因,表示歉意。 四、不要弄虚作假,自己无法办到的事不要硬充好汉、允诺别人。 五、未经允许,不随便动用他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 六、拾到钱物及时送还失主,找不到失主时要主动交公。 七、关心、爱护集体,班级劳动认真负责。 八、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做了错事要及时改正,不隐瞒自己和他人的错 误,不为了顾面子而将错就错。 九、提高自身防骗、自卫的能力,敢于同欺诈行为作斗争。 十、大力宣传本班、本校同学"诚实守信"的好人好事,严格要求自己,争当 "诚信标兵"。
师:要符合长远……群体……法……利益,实际上都告诉我们这个谎 言是善意的还是欺骗、虚伪,关键是看你是为了维护别人的利益,还是为 了损害别人的利益而维护自己的一己私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诚信的核心 是什么?
诚信的核心就是一个字“善” 师:你说谎也好,你说实话也好,你如果都是为了维护别人的利益, 为了保护别人不受伤害,那你是一种善良,那就属于一种善意的谎言,美 丽的谎言。但是你果你这谎言,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一己私利,是为了达到 个人的目的,那你的谎言就是一种虚伪、欺骗性的谎言。 过渡:诚实守信是现代人必备的品质,诚信品质需要从小培养,重在行动, 诚实地对待每一件事,防止和远离各种不诚实行为。如何重建诚信,营造 社会诚信之风,请同学们从自身着眼
1.诚信守则及诚信守则的要求 2.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复杂性,具备诚信的智慧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学活动 1
音乐配画面,放松学生心情,感悟诚信做人。
教学活动 2 2.讲授新课
1) 诚信守则一 谎言虽然能取悦于一时,但终究不能长久,最终结果是即使说了真话也可 能再也没有人相信你了。而且不说老实话,不做老实事,往往会引起自己 内心的不安,有损身心健康。 结论:诚信守则一:坚持实事求是 真实不欺 表里如一 信守诺言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观点二: 应该正确把握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之间的关系 观点三:诚信的核心是善。 3.作业:完成基础训练册 p72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过渡:从刚才的案例中,我们懂得了应该做一个诚信的人,但是不是 社会上每个人都把诚信深埋心中呢?列举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 略
过渡:下面我想请同学一起来思考一个更深入的问题,你可以结合前 面事例,也可以结合你生活中的体验,你想一想:做诚信的人,每个人都 知道应该这样做,但是为什么生活中总是会有不诚信的现象,总是会有不 诚信的事情发生呢?
教学活动 4
小结内容 1. 诚信守则 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诚信守则一:坚持实事求是 诚信守则二:在涉及利益冲突时,要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诚信守则三: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要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诚信守则四:在情与法冲突中,要站在法律一边。 2.诚信的智慧 观点一:对诚信的理解应与具体的情景结合起来
冲突时,人们最容易头脑不清,平时没有任何利益冲突时,人们谁都愿意
做一个诚信的人。但当生活中发生了利益冲突时,就要考验人的道德品质
了,那么往往有一些人就会违背诚信原则。
你能不能从这些例子中,来找一找这里面都存在哪些利益的冲突?
比如:如果为救家人的性命而答应犯罪分子,帮它们卖假药,你能救
了你的家人,但是你害的是更多人的性命。你想这里面存在什么利益与什
4)诚信守则四
师:这是存在的两大类的利益的冲突。其实生活中还存在一些利益的
冲突,我们有的时候在生活中也会接触到。看材料
材料分析:“铁柱报案”
铁柱到表哥家做客,发现表哥躲在屋后的水塘边吸食毒品。表哥求他
不要告诉别人,父母也告诫铁柱别伤了表兄弟的感情。但铁柱心里明白,
吸毒是违法行为,隐瞒不报就是包庇。于是,铁柱向当地公安机关报了案。
来检查你平时的学习情况的,你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来反映、来获得成绩,
这样才是你知识不断积累,能力不断提高的标志。但是如果你靠作弊获得
好的成绩,这不能代表你的任何的真才实学。这里面存在一个什么利益与
什么利益的冲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结论:诚信守则三: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
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探究题目:人们往往在什么时候,最容易违背诚信的原则?举例说明 生: (1)生命威胁(2)金钱诱惑(3)物质诱惑(4)名利诱惑(5)
情感约束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师:从刚才几位同学所举的例子,我们知道了在生命受到威胁时,在
金钱、名利、物质受到诱惑时,人们往往会动摇,虽然原因不同,但是我
们从中其实可以看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能不能总结出来,在
这些事情当中都存在什么?
人们背弃诚信的共同点是:生活中存在利益冲突时
生命威胁
金钱诱惑
利 益
物质诱惑

名利诱惑
冲 突
情感约束
2)诚信守则二
过渡:虽然内容不同,但共同的特点时,当在生活中发生了一些利益的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 20 – 20 学年度 第__学期 ]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 市实验学校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么利益的冲突?(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那往往在诚信面前,为了个人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益,有的人就头脑不清了。
结论:诚信守则二:在涉及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
人利益一边。
3)诚信守则三
除此还存在什么利益与什么利益的冲突?比如考试作弊这件事,存在
什么利益与什么利益的冲突?
考试作弊获得的是一时的利益,但失去的是长远的利益。因为考试是
《做诚信的人》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科目 教学时间 学习者分 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资源
做诚信的人
政治
年级
八年级
2012/9/26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也明白这个道理,有一定的学习基 础,且通过之前的学习,已基本掌握政治学习的基本方法。难点在于将诚 实守信这种意识的东西通过学习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增强诚信意识,诚实做人,讲究信用,办事尽职,实事求是。 2.自觉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善于运用诚信的智慧。 3. 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视频、图片,知道违背信誉的危害。 2.通过小组讨论知道做诚信的人的重要性。 三、知识与技能 1.懂得诚信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和基础,知道诚信守则的要求,对诚信的智 慧有一定的认识。 2.提高分辨诚信的能力。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觉践行诚信守则的能力,运 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些真相,说些“善意的谎言”。”下面请大家看一段新闻视频。 欣赏图片: 面对他?
师:不是欺骗,更没有违背诚信的原则,因为他们都不是出于个人的 “私利”,而恰恰是为了维护病人的利益。 师:谎言有的时候可说是“善意的谎言”,而有的时候就是“撒谎”、就是 欺骗别人、就是虚伪。那到底以什么标准来衡量这个谎话该说还是不该说 呢?请大家思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