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城市建设之一

第二章城市建设之一


8建造技术 9 其他
汉至明清主要都城建设
北京:北依山险、 北京:北依山险、南控平原 南京:虎踞龙盘、 南京:虎踞龙盘、依山傍水 西安:南阻秦岭、 西安:南阻秦岭、北滨渭河 洛阳:天下之中、 洛阳:天下之中、山河拱戴 开封:北据燕赵、 开封:北据燕赵、南通江淮 杭州:天目余脉、 杭州:天目余脉、山青水秀 银川:四塞险固、 银川:四塞险固、贺兰作屏
太极殿复原图
唐长安城大明宫
唐长安城明德门复原图
隋唐洛阳城
109个坊
宋东京
开封四野平畴万里,无 开封四野平畴万里, 险可守, 险可守,除加强城垣防 御性建设之外, 御性建设之外,只好悉 举天下之兵宿于畿甸。 举天下之兵宿于畿甸。 开封之兴起主要得利于 水陆交通之便, 水陆交通之便,城市盛 衰与运河通塞息息相关。 衰与运河通塞息息相关。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
百声,而众以会。日 入前七刻(日落前1.5 至2小时)击钲三百声, 而众以散”。不遵循 者,以犯夜论罪,重 罚70大扳。到了唐后 期,随着商品经济的 发展,这种门禁制度 逐渐被破坏。
第四阶段:开放式街市期
宋代及以后的城市模式 取消宵禁和里坊制,沿街设店。
影响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
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5公里
东西长3.5公里, 南北宽2.5公里
城郭之制: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或称子城、罗城,或称内城、外城或称阙城、国城)
城郭相邻 城郭相含
第三阶段:里坊制极胜期
相当于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 三国时期曹魏邺城开创了一种布局严整、 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长方 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 居民与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里”。
中国古代的都城规划思想 1.选择城址的区位原则——“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 证自然经济 条件下,中心位置是管理全区的最佳区位。 2.选择城址的自然背景原则——“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 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早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3.城市的总体布局原则——“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祖庙、社 稷、外朝、市场环绕皇宫对称布局,以宫为中心的南北中轴成为 全城的主轴。这一布局原则对都城有深远影响。在皇宫内部,前 朝后寝,“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4.城市功能分区原则——“仕者近公,工买近市”。从政的住 在衙门附近,从商从工的住在市场附近,“农民”住在城门附近, 出入耕作方便。 5.道路布局原则——“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根 据车流和人流密度,城市道路可分为不同等级。 6.城市规模等级原则——“国都方九里,公国方七里,侯、伯 方五里,子、男方三里”。
元明二代 北京城 发展示意
南抚中原,北连朔 南抚中原, 漠,地处华北平原 同东北地区和蒙古 草原交通联系的门 依山带海, 户,依山带海,形 胜可恃。 胜可恃。
清乾隆 时期 北京城
胡同名称趣闻
发音不同造成的名称衍 变 原名 白帽胡同 何纸马胡 同 孔家胡同 扬州胡同 江米巷胡 同 衍变名
斗城
周长二万五千 一百米
北 魏 洛 阳 城
伊洛盆地有关河之固,具备凭险以守的建都条件, 伊洛盆地有关河之固,具备凭险以守的建都条件,土地虽不如关中广 却靠近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的黄河下游平原地区, 袤,却靠近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的黄河下游平原地区,兼有水陆转输 之便,少有乏粮之忧。 之便,少有乏粮之忧。
都城
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地方政权的首都。又称 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地方政权的首都。 都城、国都、京城。 都、都城、国都、京城。京都既是某一王朝的 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 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 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但随着国家政治、经 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但随着国家政治、 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 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京都常常 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 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 在中国历史上, 在中国历史上,不仅许多政权在自身发展中经 历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转移,而且从整体看, 历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转移,而且从整体看,历 代京都还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 代京都还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后以南 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 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
明清时代北京的城墙与城门 明清时代北京的城墙与城门有"内九外七、皇七禁城四"之说。 "内九",是指内城墙共有九门。内城墙系通过正阳门的城墙,总长度23.6公里,高11.8 公里。九门各有分工严明的用途:正阳门(前门)走皇车,崇文门走酒车,宣武门走囚车, 阜成门走煤车,西直门走水车,德胜门走兵车,安定门走粪车,东直门走木材车,朝阳门 走粮车。 "外七",是指外城墙有七门。外城墙系通过永定门的城墙,又称罗城,总长度28公里, 高10米,明朝嘉靖年间增筑。外城墙是内城墙南墙的外围部分,其七门为:永定门、左安 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和西便门。 "皇七",是指以天安门城楼两侧为起点的红墙,即皇城,共有七门。皇城城墙的总长度 约为9公里,环绕着紫禁城,共有七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大明门(大 清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 "禁城四",是指紫禁城有四门。外城之中有内城,内城之中有皇城,皇城之中是紫禁城。 所以,紫禁城是城中之城。紫禁城呈长方型,城墙的总长度为3公里,高10米,共有四门: 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1.汉长安城
关中盆地,被山带河,四塞为固,阻三面而守,东出足以制内, 关中盆地,被山带河,四塞为固,阻三面而守,东出足以制内, 有扼拊亢背之势;当来自西北方面的匈奴、 有扼拊亢背之势;当来自西北方面的匈奴、突厥和吐蕃先后构 成主要威胁时,择都关中还便于抵御外侮, 成主要威胁时,择都关中还便于抵御外侮,向西北开拓疆土
羊肉胡同 交民巷胡 同
最短的胡同:琉璃厂东街东口,桐梓胡同东口到樱桃胡同北口的一条东西走 向的胡同,原称一尺大街,约为十来米长。 最窄的胡同:前门大栅栏一带的钱市胡同中间最窄处为44厘米,仅有供单人 通行的空间。 最古老的胡同:位于宣武区长椿街国华商场后侧的三庙街一带,迄今已经有 九百余年的历史,也就是说,这是辽时的建筑遗留,在元建大都城确立胡同 在都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河南偃师尸沟乡商城遗址
湖北黄陂县盘龙城 商城宫殿遗址
河南安阳殷墟
第二阶段:里坊制确立期
相当于春秋、战国、秦、汉 铁器时代的到来封建制的建立、地方势力的崛起, 促成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发展的高潮。
1800*1230 城市总人口 当在30万 当在30万
里坊制 把全城分为若 干个“里”作为居住 区,商业和手工业限 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 “市”中,统治者的 宫殿、衙署占有全城 最有利的地位,并用 城墙保护起来。 “里” 和“市”都环以高墙, 设里门与市门,由吏 卒与市令管理,全城 实行宵禁。
明南京
东西墙9721米,南北 8451米,周围36公里 城墙范围内用地8300 公顷,总加上唐代 后建的大明宫,达 8700公顷。 东市:都会市 71000x 924米 西市:利人市 1031×927米
除了大明宫,唐长安的西内太极宫为朝会大宫,以凹字形平面的宫阙为正门 (承天门),内有太极殿,两仪殿两重殿庭,即唐代的大朝、常朝和日朝,相 当于周制的天子三朝。两仪殿以后还有甘露殿院庭。中轴线左右各有对称布置 的一串院庭,安置宫内衙署,形成一片井然有序的大面积组群。此外,宫内还 有其他殿亭馆阁共36所。太极宫东连东宫,西连掖庭宫,分居太子和后妃 有其他殿亭馆阁共36所。太极宫东连东宫,西连掖庭宫,分居太子和后妃
1 历史沿革—— 新建城市
依靠旧城建设新城 在旧城基础上扩建
2 地理地形 3 政治经济 4 功能分区——1统治机构(宫廷,官府),
2 手工业和商业区 3 居民区
5 道路系统 6 防御系统——城郭制度、三道城墙(宫城、皇城、
外城)
7 基础设施
道路——方格网道路系统 绿化 防火——钟鼓楼(报时、报警) 排水
南朝建康城
虽然邻近富庶的江南地区, 虽然邻近富庶的江南地区, 又有大江之险为其屏障, 又有大江之险为其屏障, 足以建都而守其国, 足以建都而守其国,然而 长江巨防毕竟只能“ 长江巨防毕竟只能“固天 所以隔南北也” 所以隔南北也”,适于保 东南半壁江山。 东南半壁江山。
隋大兴城与唐长安城
宇文恺
大明宫
上 课 啦 !
第二章 城市建设
“城”是防御性设施, “市”是交易场所“城”与“市。 结合在一起就是具有商业交换职能的有防御设施的居 民点。
“日中为市,各易而退,各得其所”
三个基本要素: 1 统治机构(宫廷,官署) 2 手工业和商业区 3 居民区
中国古代城市形态随着三个基本要素发展而不 断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四各阶段: 断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四各阶段:
粗俗原意被淘汰出局 原名 母猪胡同 后改名 梅竹胡同 时刻亮胡同 高义伯胡同 光彩胡同 奋章大院
文革时政治时髦闹剧 原名 南下洼胡同 景山东街 官房大院 豆角儿胡同 安定门大街 被改名 学毛著胡同 代代红路 红思想大院 红到底胡同 大跃进路
白庙胡同
屎壳郎胡同
黑芝麻胡 同 孔雀胡同
狗尾巴胡同 棺材胡同 粪厂大院
第一阶段:城市初生期 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 第二阶段:里坊制确立期 相当于春秋、战国、秦、汉 第三阶段:里坊制极胜期 相当于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 第四阶段:开放式街市期 宋代及以后的城市模式
第一阶段:城市初生期
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 城市中的居民(包括平民与贵族)仍按氏族关系聚 居,除了从事手工业外,还从事农业,城市仍带有氏族 聚落特点。 原始社会城址,城垣用夯土筑成,技术原始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都斟郇,还没有发现 城墙 商代三座都城遗址:早期为郑州商城遗址及河南偃 师尸沟乡遗址;中期为湖北盘龙城遗址;晚期为安阳殷 墟
元大都
“幽燕之地,龙 幽燕之地, 蟠虎踞, 蟠虎踞,形势雄 南控江淮, 伟,南控江淮, 北连朔漠。 北连朔漠。且天 子必居中以受四 方朝觐, 方朝觐,大王果 欲经营天下, 欲经营天下,驻 跸之所, 跸之所,非燕不 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