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森刑法学五套试题

南森刑法学五套试题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卷一、客观题(每题1分,共50分)1.以下20题为判断题(在答题纸相应的空格内填入√或×。

)1.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基础,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具体化。

2.犯罪故意是犯罪构成主观方面的共同要件。

3.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并设立了公示牌予以说明。

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

李某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4.“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体现了刑法的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

5.凡是直接故意犯罪,都有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等几种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6.防卫过当行为在整体上具有正当防卫的性质,但防卫人对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结果存在主观罪过。

7.单位可以构成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8.路某(18岁)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现金、现金卡共计1万余元,二人将赃款共同挥霍。

路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9.旅客离开宾馆时将装有数万元现金的密码箱遗忘在房间中,被服务员发现后藏起来准备私吞。

后来旅客回来寻找,服务员谎说没有看见。

服务员涉嫌侵占罪。

10. 某甲偶然发现某乙所开小轿车正是自己几天前失窃的小轿车,即强行夺取。

某乙奋起对抗,二人打斗起来。

某乙不敌某甲,落荒而逃。

某甲将车开回家后,发现该车并非是自己丢失的那辆。

后来,某乙已找到某甲索要该车,某甲拒不交还。

某甲的行为涉嫌抢劫罪。

11.行为人持其伪造的公文实施诈骗,骗得人民币共计1万余元。

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伪造公文罪、诈骗罪,应数罪并罚。

12.在两个人的共同犯罪中,其中,必有一人是主犯,而另一人是从犯。

13.甲误将张三当做李四杀害,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未遂。

14.甲在一豪宅院外将一个正在玩耍的男孩(3岁)骗走,意图勒索钱财,但孩子说不清自己家里的联系方式,无法进行勒索。

甲怕时间长了被发现,于是将孩子带到异地以4000元卖掉。

对甲应当以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的牵连犯从一重处断。

15.收废品的小贩赵某答应收购某铜厂职工罗某偷盗的工业用紫铜。

罗遂偷出价值1600元的铜块交与赵某,赵、罗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16.甲追杀乙,乙夺路狂奔之,恰逢丙正从私家车上下来,乙一把推开丙上车,发动后逃跑,行至无人处,乙才松了口气,乙将车扔在路上回家。

乙构成抢劫罪。

17.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长追诉期限是20年,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18.甲自认为气功已练成,能隔地发功。

某日甲在家中向在外地的乙发功,欲置其于死地。

当天乙因心肌梗抢救无效死亡。

甲对乙具有杀害的直接故意,构成故意杀人罪。

19.警察甲与乙开玩笑,随手拿起执勤枪向乙瞄准,并同时戏称“我一枪打死你”,不料枪中有子弹,枪走火乙被当场打死,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

20.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2.以下20题为单项选择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答题纸相应的空格内。

)21.下列哪种刑法的解释属于有权解释?A.司法解释B.学理解释C.论理解释D.文理解释22.我国刑法第13条中的“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A.构成犯罪,但不应受处罚 B.构成犯罪,但不需要刑罚处罚C.不构成犯罪D.构成犯罪,但是免予刑事处罚23.某外国驻华使馆官员甲,在华履职期间涉嫌重婚罪,对甲应如何处置?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B.不适用我国刑法,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D.直接驱逐出境24.甲因与别人勾搭成奸欲杀夫另嫁。

一日,甲听信巫婆教唆,将一张画有人形和写有其夫名字的纸符烧毁,取少许纸灰,拌入白糖中,让丈夫喝下,企图依靠神力将其杀死。

奸情败露后,甲交待此事而案发。

甲的行为如何定性?A.属于故意犯罪B.属于事实认识错误构成犯罪未遂C.不构成犯罪D.属于意外事件25.关于犯罪客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一种犯罪行为,只侵犯某一种(犯罪)客体B.犯罪客体同、犯罪对象都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C.针对同一对象的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犯罪)客体也是相同的D.犯罪客体决定着犯罪行为的性质26.甲因行窃被失主抓住,为逃跑而与失主扭打在一起。

此时,甲的朋友乙正好路过,即上前对失主拳打脚踢,致失主重伤。

甲乙的行为如何处理?A.构成盗窃罪共犯B.构成抢劫罪共犯C.甲构成抢劫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27.学生乙(17周岁)于某日晚在一条僻静胡同里抢夺了一名妇女的黑色挎包,内有5000元人民币和一只手枪。

在此案件的案情事实中,不构成定罪的事实情节有A.包内的人民币5000元B.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C.行为人的年龄D.包内的一支手枪28.下列各罪中,哪一个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A. 刑讯逼供罪B.盗窃罪C.放火罪D. 故意杀人罪29. 甲遭到乙持刀抢劫,甲一下子把乙打倒在地,乙被摔晕过去。

这时甲特别气愤,拿起乙掉在地上的刀子,一刀下去把晕倒在地的乙扎死了。

对此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抢劫者杀死属于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D.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罪30.在以下情况中,构成刑法上的危害行为有哪一个?A.甲某因精神病发作用刀砍死了自己的丈夫B.甲某暗中帮助乙杀害了丙,乙并不知道C.甲某梦游中打伤了夜晚赶路的行人D. 银行值班人员甲某被歹徒捆绑并堵住嘴,眼看歹徒偷走巨额现金31.甲在13周岁时盗窃价值2000元,在15周岁时盗窃8500元,在17周岁盗窃4000元。

在对甲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盗窃金额应为多少?A. 4000元B.12500元C.10500元D. 14500元32. 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甲负责调查地形,乙负责望风,丙负责入室行窃。

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哪一类共同犯罪?A.犯罪集团B.复杂的共同犯罪C.必要的共同犯罪D.简单的共同犯罪33.甲、乙两人合谋抢劫,经过事先调查,趁被害人丙的丈夫外出之机,晚间闯入丙家。

进屋后,由乙将丙押至一间空屋看守,甲到其他房间收劫钱财。

乙在看守丙的时候,见屋内无人,突起歹念,遂将丙强奸。

本案正确的处理是什么?A.甲构成抢劫罪,乙构成强奸罪B.甲乙构成抢劫罪、强奸罪共同犯罪C.甲乙构成抢劫罪共同犯罪,乙单独构成强奸D.甲乙构成抢劫罪共同犯罪,乙的强奸罪被抢劫罪吸收34. 某甲和某乙合谋盗窃一电器仓库,由某乙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数日后,某乙将配制的钥匙交给某甲,二人约定当晚12点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

晚上,某乙因害怕案发后受惩,未到现场。

而某甲如约到现场后,因未等到某乙,便用“万能钥匙”打开库房,窃得手提电脑二部,价值人民币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13000元。

事后,某甲分3000元给某乙,某乙托词未要。

某乙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个选项?A.不构成犯罪B.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中止C.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未遂D.与某甲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35. 某甲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有期徒刑从1999年7月1日起执行,对甲恢复政治权利的时间是A.2012年7月1日B.2009年7月1日 C.2002年7月1日D.1999年7月1日36. 张某因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三年,缓刑期满后三年张某又犯间谍罪,则张某:A.构成一般累犯B.构成特别累犯C.不构成累犯,因为后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D.不构成累犯,因为缓刑执行期满后不符合累犯构成条件37.刘畅今年15岁,在老家和同学吵架时,掏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将同学捅成重伤。

事后刘畅怕被抓获,就来到北京的姨姨家“避风”。

姨父看其神色不对,就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经过教育,刘畅告诉了姨父捅伤同学的事情,并答应第二天早上和姨父一起去自首。

晚上,姨父怕刘畅第二天反悔,就主动通知了公安人员。

公安人员到达时,刘畅正在床上睡觉,他没有反抗。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刘畅构成自首B.刘畅不构成自首C.刘畅不满16周岁,不需要负刑事责任D.刘畅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因其不满16周岁,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38.某甲因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15年,服刑9年后假释,其假释考验期为几年?A.5年B.6年C.7年D.15年39.我国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基本原则是A.罪责刑相一致原则B. 罪刑法定原则C.主客观相一致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40. 李某将王某的一台电脑输回家中,经李某父亲极力规劝,李某悔悟,又偷偷地把这台脑送回王某住处,那么李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A.属于犯罪中止 B.是犯罪未遂 C.不构成犯罪 D.属于犯罪既遂3 以下10题为多项选择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答题纸相应的空格内。

)41.下列各判决裁定中不合法的有A. 某甲因交通肇事罪判有期徒刑4年,缓刑5年B. 某乙因绑架罪被判有期徒刑12年,在刑罚执行10年后由某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假释C. 某丙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8年,服刑期间因表现好,被数次减刑,共减刑期5年D. 某丁因抢劫罪被判无期徒刑,服刑期间,因有重大立功被裁定减刑为有期徒刑12年42. 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得适用假释?A.教唆犯B.主犯C.累犯D.因强奸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43.刑法第29条第2款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这在刑法理论上被称为“教唆未遂”。

判断下列哪种情形里,甲某属于教唆未遂,且应按照29条第2款处理?A.甲某告诉乙,说看见丙某和乙妻有染,教唆乙某杀害丙某,乙某答应下来,却没做什么。

B.乙某、丙某是邻居,两人同时爱上了的一位姑娘,但姑娘却对丙某情有独钟。

甲某教唆乙某杀害丙某,乙某向警察朋友丁借枪遭到拒绝,于是暂时放弃了。

C.乙某、丙某是邻居,两人同时爱上了本地的一位姑娘,丙某每天前往姑娘家献殷勤,乙某非常气愤。

甲某教唆乙某去敲断丙某的腿,乙某在对丙某加害时遭到丙某的激烈反抗,乙某一怒之下竟将丙某杀死。

D.乙某、丙某是邻居,两人同时爱上了外地的一位姑娘,但姑娘却对丙某情有独钟,姑娘每天都会给丙某寄一封情书,乙某非常嫉妒。

甲某教唆乙某,每天把姑娘寄到丙某家信箱里的情书撕掉,乙某认为这样做不厚道,拒绝了。

44.丁某因犯走私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没收财产,汪某等5人得知这一消息后,提出丁某向他们借过钱,要求丁某偿还。

在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时必须符合下述哪些条件?A.必须是在没收财产前所负的正当债务B.必须经债权人提出请求C.必须经过人民法院核准D.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45.下列关于数罪并罚的做法与说法,哪些是错误的?A.甲犯A、B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和7年,法院决定合并执行18年。

甲执行8年后又犯C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