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内容提要:专业工程特点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要点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项目监理机构(章):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执业印章):日期: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钢板桩施工质量监理细则一、质量标准:(一)依据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GBJ202-8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二)基本要求:打桩前进行系统的轴线复合,板桩轴线偏差应控制在20mm以内。
插桩时垂直偏差不得超过%桩尖位于软土时,以桩尖达到设计标高为符合要求,桩顶允许偏差应控制在-50~+100mm范围。
板桩打入后,允许位置偏移100mm垂直度应控制在1%以内。
钢筋砼板桩这间缝隙,用于防渗时不得大于20mm,用于挡土时不得大于25mm。
(三)允许偏差项目:1、钢板桩允许偏差值:高度允许偏差±3MM宽度绝对偏差 +10MM ~ -5MM弯曲挠度用2M长锁口样板能顺利通过全长,挠度小于1%桩端平面应平整,倾斜小于3MM。
2、钢筋砼板桩允许偏差值:横截面相对两边之差 5MM凸榫和凹榫±3MM保护层厚度±5MM桩尖对桩轴线位移 10MM桩身弯曲矢高≤%桩长且≤10MM3、木板桩允许偏差值:厚度 -10MM凸榫和凹榫±2MM桩身弯曲矢高 %桩长二、风险分析:板桩做为支护,档土结构与地下连续墙,搅拌桩相比,刚度较小。
设计,施工中不严肃对待,将发生基坑(槽)失稳,渗水漏浆泥,引起周围地基土沉降,对周围建筑物,管线造成破坏。
施工中经常发生的事故为:1、桩身断裂2、桩顶碎裂3、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4、桩身倾斜。
桩身断裂原因分析:1、桩身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大弯曲,在反复的集中荷载作用下,当桩身不能承受抗弯强度时,即产生断裂。
2、桩在反复长时间打击中,受拉、压应力,如拉应力过大,混凝土发生破碎,桩身即断裂。
3、制作桩的水泥标号不合要求,砂、石中含泥、碎石量偏大,施工时该处断裂。
桩顶碎裂原因分析:1、桩顶强度不够2、桩身外形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3、施工机具选择或使用不当,尤其要分析桩锤重量及击打次数4、桩顶与桩帽接触面不平5、沉桩时桩顶未加缓冲垫或缓冲垫损坏后,未及时更换。
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原因分析:1、勘探资料不全或没有准确反映现场工程地质情况2、桩锤选择太大或太小,使桩沉不到设计要求控制标高3、桩顶打碎或桩身打断至使桩不能继续打入桩身倾斜原因分析:1、打桩机械本身调节能力差,不场随场地波动而调节。
2、稳桩时不垂直,桩帽,桩锤及桩不在同一直线上。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监理问题尚应注意:由于施工组织设计考虑不周或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不过关,将导致板桩最终无法合拢,轴线偏离设计要求,端面之间距离无法保证,最终将影响后续的基坑(槽)开挖,内围檩,支撑的安装精度。
三、控制点:四、预检项目:五、隐蔽工程:六、实测抽查:七、旁站检查:八、试验项目:九、提供资料:1、桩的进厂合格证和桩的测试报告2、桩的定位图3、打(压)桩施工纪录4、打(压)桩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5、技术核定单6、工程变更签证控制要点审查承包单位施工资质及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审查施工单位进场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和配套以及设备完好率。
复核施工单位提交的书面测量放样资料,并进行现场复核。
检查进场原材料:钢板桩、土工织物、块石等的外观品质和质保资料及取样试验报告。
监理工程师论坛分析施工工艺流程,设置质量控制点,并拟定监理工作流程。
事中控制在拼接钢板桩时,两端钢板桩要对正顶紧夹持于牢固的夹具内施焊,要求两钢板桩端头间缝隙不大于3mm,断面上的错位不大于2mm,使用新钢板桩时,要有其机械性能和化学成份的出厂证明文件,并详细丈量尺寸,检验其是否符合要求。
对组拼的钢板桩两端要平齐,误差不大于3mm,钢板桩组上下一致,误差不大于30mm,全部的锁口均要涂防水混合材料,使锁口嵌缝严密。
为保证插桩顺利合拢,要求桩身垂直,并且围堰周边的钢板数要均分,为保证桩身垂直,于第一组钢板桩设固定于围堰支撑上的导向木,顺导向木下插,使第一组钢板桩桩身垂直,由于钢板桩桩组上下宽度不完全一致,锁口间隙也不完全一致,桩身仍有可能倾斜,在施工中加强测量工作,发现倾斜,及时调整,使每组钢板桩在顺围堰周边方向及其垂直方向的倾斜度均不大于5‰,同时为了使围堰周边能为钢板桩数所均分,事先在围堰导梁上按钢板桩组的实际宽度画出各组钢板桩的位置,使宽度误差分散,并在插桩时,据此调整钢板桩的平面位置,使误差不大于±15mm,当仍有困难时,将合龙口两边各几组钢板桩不插到河床,在悬挂状态下进行调整。
在无法顺利合拢时,则根据合拢口的实际尺寸制造异形钢板桩合拢如图。
但要控制异形钢板桩上下宽度之差不超过桩长的2%。
在使用拼接接长的钢板桩时,钢板桩的拼接接头不能在围堰的同一断面上,而且相邻桩的接头上下错开至少2m,所以,在组拼钢板桩时要预先配桩,在运输、存放时,按插桩顺利堆码,插桩时按规定的顺序吊插。
在进行钢板桩的插打时,当钢板桩的垂直度较好,一次将桩打到要求深度,当垂直度较差时,要分两次进行施打,即先将所有的桩打入约一半深度后,再第二次打到要求的深度。
打桩时必须在桩顶安装桩帽,以免桩顶破坏,切忌锤击过猛,以免桩尖弯卷,造成拔桩困难。
钢板桩围堰在使用过程中,防止围堰内水位高于围堰外水位。
在低水位处设置连通管,到围堰内抽水时,再予封闭,当在围堰内抽水时,钢板桩锁口出现漏水现象,应在围堰外撒大量细煤渣、木屑、谷糠等细物,借漏水的吸力附于锁口内堵水,或者在围堰内用板条、棉絮等楔入锁口内嵌缝,撒煤渣等物堵漏时,要考虑水流方向并尽量接近漏缝,漏缝较深时,用袋装下放到漏缝附近处徐徐倒撒,同时当围堰内抽水至各层支撑导梁处时,应逐层将导梁与钢板桩之间的缝隙用木楔楔紧,使导梁受力均匀。
围堰使用完毕,拔除钢板桩时,首先将钢板桩与导梁木板焊接物切除,然后在围堰内灌水至高出围堰外水位1~1、5m,平衡内外的水压力使其与封底砼脱离,再在下游选择一组或一块较易拔除的钢板桩,先略锤击振动后拔高1~2m,然后挨次将所有钢板均拔高1~2m,使都松动后,再从下游开始分两侧向上游挨次拔除。
事后控制按规范要求的比例检测桩位偏差。
检查相应的施工记录,督促施工单位整理施工技术资料,及时签署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完成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工作。
对设计变更及事故处理记录等文件进行整理归档。
5、钢板桩的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钢板桩打拔施工中常遇到一些难题,常采用如下几点办法解决:①打桩过程中有时遇上大的块石或其它不明障碍物,导致钢板桩打入深度不够,则采用转角桩或弧形桩绕过障碍物。
②钢板桩在淤泥质地段挤进过程中受到淤泥中块石或其它不明障碍物等侧向挤压作用力大小不同容易发生偏斜,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纠偏:在发生偏斜位置将钢板桩往上拔~,再往下锤进,如此上下往复振拔数次,可使大的块石等障碍物被振碎或使其发生位移,让钢板桩的位置得到纠正,减少钢板桩的倾斜度。
③钢板桩沿轴线倾斜度较大时,采用异形桩来纠正,异形桩一般为上宽下窄和宽度大于或小于标准宽度的板桩,异形桩可根据据实际倾斜度进行焊接加工;倾斜度较小时也可以用卷扬机或葫芦和钢索将桩反向拉住再锤击。
④由于淤泥质基础较软,有时施工发生将邻桩带入现象,采用的措施是把相邻的数根桩焊接在一起,并且在施打当桩的连接锁口上涂以黄油等润滑济减少阻力。
6、提供资料:桩的出厂合格证和桩的测试报告桩的定位图打(压)桩施工纪录打(压)桩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技术核定单工程变更签证附:钢板桩围堰主要施工工艺流程:清基(原先期护底铰链排拆除)→钢板桩施工→土工膜铺设→管袋充填→铰链排恢复→抛石护脚→袋装土压顶拉森钢板桩施工技术要求一、一般要求1、钢板桩的设置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便于沟槽基础土方施工,即在基础最突出的边缘外留有支模、拆模的余地。
2、基坑沟槽钢板桩的支护平面布置形状应尽量平直整齐,避免不规则的转角,以便标准钢板桩的利用和支撑设置。
各周边尺寸尽量复合板装模数。
3、整个基础施工期间,在挖土、吊运、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施工作业中,严禁碰撞支撑,禁止任意拆除支撑,禁止在支撑上任意切割、电焊,也不应在支撑上搁置重物。
二、支护线测量依据基坑、沟槽开挖设计截面宽度要求,测放出钢板桩打设位置线,用白石灰标示出钢板桩打设位置。
三、钢板桩进场及堆放场区按施工进度计划或现场情况组织钢板桩进场的时间,确保钢板桩的施工满足进度要求,钢板桩的堆放位置根据施工要求及场地情况沿支护线分散堆放,避免集中堆放在一起造成二次搬运。
四、钢板桩施工顺序钢板桩位置的定位放线—挖沟槽—安装导梁—施打钢板桩瞩—拆除导梁—清理锚杆处标高的土方—挖土—排污管、检查井施工—回填石屑、土方—拔除钢板桩五、钢板桩的检验、吊装、堆放1、钢板桩的检验对钢板桩,一般有材质检验和外观检验,以便对不合要求的钢板桩进行矫正,以减少打桩过程中的困难。
(1)外观检验:包括表面缺陷、长度、宽度、厚度、端部矩形比、平直度和锁口形状等项内容。
需注意:a、对打入钢板桩有影响的焊接件应予以割除;b、割孔、断面缺损的应予以补强处理;c、若钢板桩有严重锈蚀,应测量其实际断面厚度。
原则上要对全部钢板桩进行外观质量检查。
(2)材质检验:对钢板桩母材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进行全面试验。
包括钢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构件的拉伸、弯曲试验,锁口强度试验和延伸率试验等项内容。
每一种规格的钢板桩至少进行一个拉伸、弯曲试验:每20-50t重的钢板桩应进行两个试件试验。
2、钢板桩吊运装卸钢板桩宜采用两点吊装的方法进行操作。
吊运时,每次吊起的钢板桩根数不宜过多,并应注意保护锁口避免损伤。
吊运方式有成捆起吊和单根起吊。
成捆起吊通常采用钢索捆扎,而单根吊运常用专用的吊具。
3、钢板桩堆放钢板桩堆放的地点,要选择在不会应压重而发生较大沉陷变形的平坦而坚固的场地上,并便于运往打桩施工现场。
堆放时应注意:(1)堆放的顺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等应考虑到以后的施工方面;(2)钢板桩按型号、规格、长度分别堆放,并在堆放处设置标牌说明;(3)钢板桩应分层堆放,每层堆放数量一般不超过5根,各层间要垫放枕木,垫木间距一般为3~4m,且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堆放的总高度不宜超过2m。
六、导架的安装在钢板桩施工中,为保证沉桩轴线位置的正确和桩的竖直性,控制桩的打入精度,防止板桩的屈曲变形和提高桩的贯入能力,一般都要设置一定刚度的、坚固的导架,也称“施工围檩”。
导架采用单层双面形式,通常由导梁和围檩桩等组成,围檩桩的间距一般为~,双面围擦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略比板桩墙厚度打8~15mm,安装导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采用经纬仪和水平仪控制和调整导梁的位置。
(2)导梁的高度要适宜,要有利于控制钢板桩的施工高度和提高施工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