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保设备2012复习资料

环保设备2012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澄清池——主要依靠活性泥渣层达到澄清目的。

当脱稳杂质随水流与泥渣层接触时,便被泥渣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

快滤池——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快速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

生物脱氮——指利用好氧微生物去除污水中呈溶解性的有机物,主要是利用氨化和消化的方式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AB 法和A/O 法——AB 法处理工艺,系吸附__生物降解工艺的简称,A/O 法是厌氧和好氧工艺的结合简称。

二、问答题:1、理想沉淀池应符合哪些条件?根据理想沉淀条件,沉淀效率与池子深度、长度和表面积关系如何?答:应符合3 个条件:1)颗粒处于自由沉淀状态;2)水流沿着水平方向流动;3)颗粒沉到池底即认为已被去除。

根据理想沉淀条件,沉淀效率与池子深度、长度无关,与表面积成反比。

2、影响平流沉淀池沉淀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沉淀池纵向分格有何作用?答:影响的主要因素有:1)沉淀池实际水流状况;2)絮凝作用。

沉淀池纵向分格可以减少水力半径R,改善水流条件,降低Re和提高Fr数。

3、沉淀池表面负荷和颗粒截留沉速关系如何?两者涵义有何区别?答:颗粒的截留沉速u0 与沉淀池表面负荷Q/A 相等。

但含义不同,表面负荷代表自池顶A 开始下沉所能全部去除的颗粒中的最小颗粒的沉速;而截留沉速u0 反映了沉淀池所能全部去除的颗粒中的最小颗粒的沉速。

4、设计平流沉淀池主要根据沉淀时间、表面负荷还是水平流速?为什么?答:设计平流沉淀池的主要控制指标是表面负荷或停留时间,从理论上说,采用前者较为合理,但是以停留时间作为指标所积累的经验较多。

在实际设计中应两者兼顾。

水平流速对设计平流沉淀池不是主要根据。

5、平流沉淀池进水为什么要采用穿孔隔墙?出水为什么往往采用出水支渠?答:平流沉淀池进水采用穿孔隔墙是为防止絮凝体破碎,而出水采用出水支渠是使水尽量均匀流出,同时是为了降低堰口的流量符合。

6、斜管沉淀池的理论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斜管倾角通常采用600?答:斜管沉淀池的理论依据是采用斜管沉淀池既可以增加沉淀面积,又可以利用斜管解决排泥问题。

斜管倾角愈小,则沉淀面积愈大,沉淀效率愈高,但对排泥不利,实践证明,倾角为60 °最好。

7、澄清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是什么?答:澄清池是主要依靠活性泥渣层达到澄清的效果。

当脱稳态杂质随水流与泥渣层接触时,便被泥渣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

澄清池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了活性泥渣的絮凝作用。

澄清池的排泥措施,能不断排除多余的陈旧泥渣,其排泥量相当于新形成的活性泥渣量。

9、为什么粒径小于滤层中孔隙尺寸的杂质颗粒会被滤层拦截下来?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之间的粘附作用使得粒径小于滤层中孔隙尺寸的杂质颗粒被滤层拦截下来。

10、从滤层中杂质分布规律,分析改善快滤池的几种途径和滤池发展趋势。

答:双层滤料上层采用密度较小、粒径较大的轻质滤料,下层采用密度较大、粒径较小的重质滤料,双层滤料含污能力较单层滤料高一倍。

在相同滤速下,过滤周期增长;在相同过滤周期下,滤速增长。

三层滤料上层采用密度较小、粒径较大的轻质滤料,中层采用中等密度、中等粒径滤料,下层采用密度较大、粒径较小的重质滤料,三层滤料不仅含污能力较高,而且保证了滤后的水质。

均质滤料是指沿整个滤层深度方向的任一横断面上,滤料组成和平均粒径均匀一致。

这种均质滤料层的含污能力显然大于上细下粗的级配滤层。

11、直接过滤有哪几种方式?采用原水直接过滤应注意哪些问题?答:直接过滤有接触过滤和微絮凝过滤两种方式,采用直接过滤应注意以下几点:1)原水浊度和白色较低且水质变化较小;2)通常采用双层、三层或均质滤料;3)原水进入滤池前,不应形成大的絮凝体以免很快堵塞滤料层表面孔隙;4)滤速应根据原水水质决定。

12、清洁滤层水头损失与哪些因素与关?过滤过程中水头损失与过滤时间存在什么关系?可否用数学式表达?答:清洁滤层水头损失与滤速、水的运动粘度、滤料孔隙率滤层厚度、滤料颗粒球度系数、与滤料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等因素有关。

过滤过程中过滤时间增加,滤速不变,则水头损失增加。

13、什么叫“等速过滤”和“变速过滤”?两者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形成?分析两种过滤方式的优缺点并指出哪几种滤池属“等速过滤” 。

答:等速过滤是指滤池滤速保持不变的过滤;变速过滤是指滤速随过滤时间而逐渐减少的过滤。

在滤料粒径、形状、滤层级配和厚度以及水温一定时,如果孔隙率减小,水头损失保持不变,则滤速将减小,利用这一原理产生了变速过滤;反之,滤速保持不变,则水头损失将增加,利用这一原理就可以形成等速过滤。

变速过滤在过滤初期,滤速较大可以使悬游杂质深入下层滤料,过滤后期滤速减小,可防止悬浮颗粒穿透滤层。

等速过滤不具备这种自然调节功能,并可能产生负水头现象。

虹吸滤池和无阀滤池属于等速滤池。

14、什么叫滤料“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不均匀系数过大对过滤和反冲洗有何影响?“均质滤料”的涵义是什么?答:滤料有效粒径(d io)是指通过滤料重量10%的筛孔孔径,滤料不均匀系数(K80)是指通过滤料重量80%的筛孔孔径。

滤料不均匀系数过大,过滤时滤层含污能力减小;反冲洗时,为满足粗颗粒膨胀要求,细颗粒可能被冲出滤池,若满足细颗粒膨胀要求,粗颗粒可能得不到很好的冲洗。

均质滤料是指滤料均匀,K80等于1。

15、滤料承托层有何作用?粒径级配和厚度如何考虑?答:滤料承托层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滤料从配水系统中流失,同时对均布冲洗水也有一定作用。

单层或双层滤料滤池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时,承托层采用天然卵石或砾石,其每层厚度都为100mm,粒径自上而下为2~4、4~8、8~16、16~32 mm。

三层滤料滤池自上而下,1~4 层采用重质矿石粒径由0.5~8mm依次增加,厚度1~4层为50 mm,第5、6层采用砾石粒径由8~32mm 依次增加,厚度为100 mm 或更大。

16、小阻力配水系有哪些形式?选用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答:小阻力配水系统有穿孔滤板、滤砖、滤头等形式。

选用时主要考虑流速和阻力等因素。

17、快滤池管廊布置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何优缺点?答:快滤池管廊布置有如下几种形式:1)进水、清水、冲洗水和排水渠,全部布置于管廊内,这样布置的优点是,渠道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管渠集中紧凑。

但管廊内管件较多,通行和检修不太方便;2)冲洗水和清水渠布置于管廊内,进水和排水以渠道形式布置于滤池另一侧,这种布置,可节省金属管件及阀门;管廊内管件简单;施工和检修方便;造价稍高;3)进水、冲洗水及清水管均采用金属管道,排水渠单独设置,这种布置,通常用于小水厂或滤池单行排列;4)对于较大型滤池,为节约阀门,可以虹吸管代替排水和进水支管;冲洗水管和清水管仍用阀门。

18、无阀滤池虹吸上升管中的水位变化是如何引起的?虹吸辅助管管口和出水堰口标高差表示什么?答:无阀滤池虹吸上升管中的水位变化是由于随着过滤时间的延续,滤料层水头损失逐渐增加,虹吸上升管中水位相应逐渐升高。

管内原存空气受到压缩,一部分空气将从虹吸下降管出口端穿过水封进入大气。

当水位上升到虹吸辅助管的管口时,水从辅助管流下,依靠下降水流在管中形成的真空和水流的挟气作用,抽气管不断将虹吸管中空气抽出,使虹吸管中真空逐渐增大。

虹吸辅助管管口和出水堰口标高差表示期终允许水头损失H。

19、所谓滤池,其主要特点是什么?简要地综合评述普通快滤池、无阀滤池的主要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答:普通快滤池运转效果良好,首先是冲洗效果得到保证。

使用任何规模水厂。

主要缺点是管配件及阀门较多,操作较其它滤池稍复杂。

无阀滤池多用于中小型给水工程。

优点是:节省大型阀门,造价较低;冲洗完全自动,因而操作管理较方便。

缺点是:池体结构较复杂:滤料处于封闭结构中,装、卸困难;冲洗水箱位于滤池上部,出水标高较高,相应的抬高了滤前处理构筑物如沉淀池或澄清池的标高,从而给水厂处理构筑物的总体高程布置往往带来困难。

20、设处沉池为平流式,澄清部分高为H,长为L,进水量为Q,试按理想沉淀理论对比:①出水渠设在池末端②如图所示,设三条出水渠时,两种情况下可完全分离掉的最小颗粒沉速U。

Q设在池末端时可完全分离掉的最小颗粒沉速21 、什么是活性污泥?它有一些什么部分组成?它的活性是指何而言?如何评价活性 污泥的好坏? 答:栖息、生活着大量好氧微生物的生物絮凝体就是称为“活性污泥”的生物污泥。

活性污泥由下列四部分物质组成: (1 )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M a );(2)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M e ) ;( 3 )由原污水挟入的难为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M i ) ;(4)由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M ii )。

它的活性是指:在微生物群体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 具有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的活力。

可用两项指标以表示其沉降-浓缩性能(1)污泥沉降比(SV ),它能反应曝气池运行过程的活性污泥量,可以控制、调节剩余污泥的排放量,还能通过它及时的发现污泥膨胀等异常现 象的发生;(2)污泥容积指数(SVI ), SVI 值过低说明泥粒细小, 无机质含量高,缺乏活性, 过高,说明污泥的沉降性能不好,并且L H V U 0得 u oVL H2)当水流至距池末端2L 处时,最小颗粒沉速 5U o 满足t i 3L5U oU o5V H3 L1 当水流至距池末端1L 处时,最小颗粒沉速5 U o 满足t21L5 VH t i U oU o2Q 3 Aiov U o当水流至距池末端时,最小颗粒沉速U o 满足t 3 1L5H t i Uot2 UoVU o1vU o所以设三条出水渠时,可完全分离掉的最小颗粒沉速U o 为-VH ,其值小于出水渠3 LU o 。

已有产生膨胀现象的可能。

22、沉砂池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优缺点?答:可分为:①平流沉沙池,优点为:截留无机颗粒效果较好、工作稳定、构造简单、排沉砂较方便等,排砂的含水率低,排砂量容易计算;缺点为:沉砂池需要高架或挖小车通道;沉砂中约夹杂有15%的有机物,使沉砂的后续处理增加难度;②曝气沉砂池,优点:可克服平流沉砂池的第二个缺点,把排砂经清洗后有机物含量低于15 %;③多尔沉砂池,优点:沉砂被旋转刮砂机刮至排砂坑,用往复齿耙沿斜面耙上,在此过程中,把附在砂粒上的有机物洗掉,洗下来的有机物经有机物回流机及回流管随污水一起回流至沉砂池,沉砂中的有机物含量低于10%,达到清洁沉砂标准;④钟式沉砂池,优点:调整转速可达到最佳沉砂效果,沉砂用压缩空气经沉砂提升管,排砂管清洗后排除,清洗水回流至沉砂区,排砂达到清洁标准。

23、推流式与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的区别是什么?它们两者基质降解的数学模式为何不同?答:推流式与混合式的区别是由于它们所基于的反应器的特性不同而产生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