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与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连接,把滑块放在倾角为θ=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的A 点,此时弹簧恰好水平。
将滑块从A 点由静止释放,经B 点到达位于O 点正下方的C 点。
当滑块运动到B 点时弹簧与斜面垂直,且此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
已知OB 的距离为L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则滑块由A 运动到C 的过程中( )A .滑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 .滑块的速度一直在增大C .滑块经过B gLD .滑块经过C 2gL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B .弹簧原长为L ,在A 点不离开斜面,则sin 3()sin c 3300os 0Lk mg L ︒≤-︒︒ 在C 点不离开斜面,则有()cos30cos30cos30Lk L mg -︒≤︒︒从A 点滑至C 点,设弹簧与斜面夹角为α(范围为30°≤α≤90°);从B 点滑至C 点,设弹簧与斜面的夹角为β,则2sin 30cos mg kx ma β︒-=可知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沿斜面向下且减小,选项A 错误,B 正确; C .从A 点滑到B 点,由机械能守恒可得21cos302p B mgL E mv ︒+=解得2cos30232p p B E E v gL g mg L L m︒+=+=>选项C 正确;D .从A 点滑到C 点,由机械能守恒可得21cos302P C L mgE mv '+=︒解得432222cos303p pCgLE ELv g gLm m'=+>+︒=选项D错误。
故选BC。
2.如图甲所示,质量为4kg的物块A以初速度v0=6m/s从左端滑上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木板B。
已知物块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A、B运动过程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A始终未滑离B。
则()A.μ1=0.4,μ2=0.2 B.物块B的质量为4kgC.木板的长度至少为3m D.A、B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72J【答案】BC【解析】【分析】【详解】A.以物块为研究对象有11ma mgμ=由图看出214m/sa=,可得10.4μ=将物块和木板看成一个整体,在两者速度一致共同减速时,有22M m a M m gμ+=+()()由图看出221m/sa=,可得20.1μ=选项A错误;B.木板和物块达到共同速度之前的加速度,对木板有123()mg M m g Maμμ-+=由图看出232m/sa=,解得4kgM=选项B正确;C.由v-t图看出物块和木板在1s内的位移差为3m,物块始终未滑离木板,故木板长度至少为3m,选项C正确;D .A 、B 的相对位移为s =3m ,因此摩擦产热为148J Q mgs μ==选项D 错误。
故选BC 。
3.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两根足够长的细杆L 1、L 2,两杆分离不接触,且两杆间的距离忽略不计.两个小球a 、b (视为质点)质量均为m ,a 球套在竖直杆L 1上,b 杆套在水平杆L 2上,a 、b 通过铰链用长度为L 的刚性轻杆连接,将a 球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轻杆与L 2杆夹角为45°),不计一切摩擦,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球和b 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b 球的速度为零时,a 球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等于gC .b 22gL +()D .a 2gL【答案】AC 【解析】 【详解】A .a 球和b 球组成的系统没有外力做功,只有a 球和b 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换,因此a 球和b 球的机械能守恒,故A 正确;B .当再次回到初始位置向下加速时,b 球此时刻速度为零,但a 球的加速度小于g ,故B 错误;C .当杆L 和杆L 1平行成竖直状态,球a 运动到最下方,球b 运动到L 1和L 2交点的位置的时候球b 的速度达到最大,此时由运动的关联可知a 球的速度为0,因此由系统机械能守恒有:2212b mg L L mv ⎫+=⎪⎪⎝⎭得:()2+2b v gL =故C 正确;D .当轻杆L 向下运动到杆L 1和杆L 2的交点的位置时,此时杆L 和杆L 2平行,由运动的关联可知此时b 球的速度为零,有系统机械能守恒有:22122amg L mv ⋅= 得:2a v gL =此时a 球具有向下的加速度g ,因此此时a 球的速度不是最大,a 球将继续向下运动到加速度为0时速度达到最大,故D 错误.4.质量是m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从高为h ,长为L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是v ,则( )A .到斜面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B .下滑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为C .下滑过程中合力的平均功率为D .下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平均功率为【答案】AB 【解析】试题分析:A 、根据P=mgvcosα可知,滑到底端的重力的瞬时功率为为:P=mgvcosα=mgv .故A 正确.B 、物体运动的时间为:t==,则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故B 正确.C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合力为:F 合=ma=,合力做功为:W 合=F 合L=,则合力的平均功率为:.故C 错误.D 、根据动能定理得:mgh ﹣W f =mv 2,解得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 f =mgh ﹣mv 2,则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故D 错误.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5.如图所示,劲度数为k 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接触(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F 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0x ,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 后,物体开始向左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0x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撤去F 后,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B .撤去F 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0kx g mμ- C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02x gμD .物体开始向左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0()mgmg x kμμ-【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A .撤去F 后,物体水平方向上受到弹簧的弹力和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不变,而弹簧的弹力随着压缩量的减小而减小,弹力先大于滑动摩擦力,后小于滑动摩擦力,则物体向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随着弹力的减小,合外力先减小后增大,则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物体先做变加速运动,再做变减速运动,最后物体离开弹簧后做匀减速运动,A 错误;B .刚开始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0kx mg ma μ-=解得:0kx a g mμ=- B 正确;C .由题意知,物体离开弹簧后通过的最大距离为3x 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a g μ=将此运动看成向右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201123x a t =联立解得:06x t gμ=C 错误;D .当弹簧的弹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速度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则有F mg kx μ==解得mgx kμ=,所以物体开始向左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f 00(mg W mg x x mg x k μμμ=⎛⎫=- ⎪⎝⎭- D 正确。
故选BD 。
6.如图所示,质量为0.1kg 的小滑块(视为质点)从足够长的固定斜面OM 下端以20m/s 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小滑块向上滑行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3s ,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的倾角为60°B .小滑块上滑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5JC .小滑块上滑的最大高度为10mD .若只减小斜面的倾角,则小滑块上滑的最大高度可能比原来高 【答案】AB 【解析】 【分析】 【详解】A .物体上滑的加速度为203v a t == 由牛顿第二定律sin cos mg mg ma θμθ+=解得=60θ选项A 正确;B .小滑块上滑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03120cos 6013J=5J 2322v E mg t μ∆=⋅=⨯⨯ 选项B 正确;C .小滑块上滑的最大高度为203sin60sin603m=15m222vh l t===⨯⨯选项C错误;D.根据动能定理21cossin2hmgh mg mvμθθ+⋅=解得22(1)tanvhgμθ=+则若只减小斜面的倾角θ,则小滑块上滑的最大高度减小,选项D错误。
故选AB。
7.如图所示,一个半径和质量不计的定滑轮O固定在天花板上,物块B和A通过轻弹簧栓接在一起,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后,再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滑轮连接物块A和C,物块C穿在竖直固定细杆上,OA竖直,OC间距3ml=且水平,此时A、C间轻绳恰好拉直而无张力作用。
已知物块A、B、C质量均为2kg。
不计一切摩擦,g取10m/s2.现将物块C由静止释放,下滑h=4m时物块B刚好被提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劲度系数为20N/mB.此过程中A、C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总和一直不变C.此时物块C的速度大小为108m/s41D.此时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108m/s41【答案】AD【解析】【分析】【详解】A.初态时,弹簧的压缩量1mgxk=根据勾股定理可知,C下降h=4m时,A物体上升了2m,根据题意可知2kx mg =122x x +=整理可得121m x x ==,20N/m k =A 正确;B .物体C 开始下降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力对物体A 做正功,系统机械能增加,后来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弹力对物体A 做负功,系统的机械能减小,B 错误;CD .由于弹簧的伸长量与压缩量相等,整个过程弹簧对A 物体做功等于零,因此A 、C 组成的系统,初态的机械能与末态的机械能相等22A C 1211()22mgh mv mv mg x x =+++ 设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 ,由于A 、C 沿着绳的速度相等C A cos v v θ=且4cos 5h l θ==整理得C 1010m/s 41v =,A 108m/s 41v =C 错误,D 正确。
故选AD 。
8.戽斗是古代最常见的提水器具,两人相对而立,用手牵拉绳子,从低处戽水上岸,假设戽斗装水后重20kg ,左右两根轻绳长均为2m ,最初绳子竖直下垂,戽水时两人均沿水平方向朝相反的方向做直线运动,戽斗以加速度21m /s 匀加速度直线上升,己知重力加速度210m /s g =,(绳子可以看成轻质细绳)则戽斗上升1m 时( )A .两绳的拉力大小均为200NB 2m /sC .两人对戽斗做的功均为110JD .绳子拉力的总功率为2202W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A .此时戽斗已经向上移动了1m ,对戽斗进行受力分析如下沿戽斗运动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cos T ABD mg ma ∠-=其中1cos 2ABD ∠=带入数据解得220N T =故A 错误;B .上升1m 的过程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得202v ax -=戽如下图,戽斗与人在沿绳方向的分速度相等cos cos ABD v v BAD ∠=人戽联立并带入数据解得2m/s v =戽2m/s 3v =人 故B 错误;C .戽斗上升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2122W mgh mv -=戽人带入数据解得每人对戽斗做的功W 人为110J ,故C 正确; D .上升1m 后的瞬时功率为222c 2s 0W o P Fv T ABD v ===∠⨯戽故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