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通三防操作规程.汇编

一通三防操作规程.汇编

瓦斯检查员操作规程一、光学瓦斯检定器操作及准备1、瓦斯检查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掌握仪器性能、结构及使用操作技术,懂得矿井通风、防火、防尘、防瓦斯等技术基本知识和处理方法,熟悉通风系统,经考试合格,才能持证上岗。

2、瓦斯检查员下井前,参加班前会,听取通瓦队值班人员的安排,接受任务,携带瓦斯检定器、温度计、记录本等工具,并到井下指定地点工作,实行手上交接班。

3、入井前,瓦斯检定器必须进行下列检查:(一)外壳清洁,附件齐全。

药品充足不失效,呈粉红色。

氢氧化钙颗粒以3~5mm为宜,如变为灰色,即为失效。

(二)检查电源、灯泡是否有足够的亮度,按钮灵活,有防爆盖。

(三)光谱显示清晰,光谱条纹间距符合规定。

用目测定度,要求在7%范围内应有5条条纹。

(四)仪器气密性好,手捏气球后,再堵住吸气胶管,松开压气球,如在一分钟内不胀,即为不漏气。

(五)入井后,在井底车场附近,基线对零。

先将小数回零,按好CO2吸收管,手捏气球5~6次,然后将干涉条纹的某条黑线与分划板的零位相重合。

4、瓦斯检定器要随身携带背好,不准碰撞、损坏和丢失,不准转借他人。

瓦斯检定器出故障后,不准在井下拆卸修理。

出井后,交保存室,不准带回工房。

5、检查瓦斯时,必须按下列规定进行操作:㈠、检查沼气浓度时,一手将胶管(长1.5~2.0m)送到预定地点,一手捏气球(5~6次),然后读数。

测点位置必须距采掘工作面支架顶梁或顶板不大于200mm 检查。

在高浓度瓦斯区域检查时,读数时应退回到瓦斯浓度不超过2%的安全地点进行。

㈡、用瓦斯检定器检测CO2时,先检查沼气浓度,再取下氢氧化钙管检测,其读数为混合气体浓度。

以混合气体浓度减去沼气浓度,再乘0.955系数,即为CO2浓度。

㈢、检查高冒地点及回采工作面老塘边缘时,人员要站在支护完好的地点,用小棍将胶管送到测点位置进行检测。

不准进入老塘和高冒地点检测。

二、检查制度和检查内容6、瓦斯检查员必须按照通瓦(科)队规定的检查点进行巡回检查。

检查次数,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进行检查。

检查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回采工作面的溜子道、工作面、上隅角(包括台阶隅角)、风巷及回柱机、绞车附近都必须设检查点;检查位置分别在煤壁、顶板及老塘一排支柱的顶板或支架顶梁下方200mm处。

(二)掘进工作面的局扇附近、碛头壁及回风口、被串联工作面的进风和碛头顶部或支架顶梁下方200mm处。

长距离(300m以上)局扇送风的独头回风巷每隔100m设一个检查点。

(三)矿井的采区回风巷、矿井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采区防火密闭、老巷密闭和处在回风流的峒室等都要设点检查。

检查掘进上山和密闭瓦斯时,要从下而上、由外往里循序前进。

当瓦斯浓度达到3%时禁止前进,并设置栅栏、揭示警标,并报告通风瓦(科)队及矿调度室值班领导。

7、采掘工作面或分区域专职瓦斯检查员要按瓦斯巡回检查路线进行检查,不准空班、漏检。

其检查记录手册、瓦斯记录牌板和地面瓦斯日志必须“三对口”。

不准隔班填瓦斯记录,瓦斯超限和积聚要停止作业,积极处理,及时向通瓦科、队报告,进班与班中检查必须汇报。

所有检查点,都要设检查牌,字迹清析、数据齐全(不含采掘面煤壁、上隅角及冒落处等检查地点)。

8、有煤与瓦斯突出的采掘工作面,当发现瓦斯突出预兆时,应立即通知班组长,及时组织人员撤退,并报告矿调度室。

9、瓦斯检查员必须在井下规定地点进行手上交按班,填好交接记录,并签字。

10、瓦斯员要熟悉和检查本区域范围内的通风系统、通风安全设施,保证通风系统正常可靠。

如遇损坏等情况必须及时恢复,对暂不能恢复的要及时报告通瓦队值班领导。

11、已停工、停风的掘进工作面,要撤出人员、打上栅栏、揭示警标,并立即报告通瓦队值班人员,尽快处理。

12、局扇通风的掘进头要检查局扇位置、安装和风筒吊挂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是否有循环风。

局扇只能由当班瓦斯员停开(特殊情况由通瓦队负责人临时指定),停开前必须检查局扇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m瓦斯是否符合规程规定。

操作诊断:1、下井前未检查仪器、药物失效、电池电压不足、光谱不亮、按钮失灵、气室和气球漏气等。

2、检查不按规定操作,不会检查二氧化碳,空班、漏检,检查记录、检查牌和瓦斯记录三不对口,不实行指定地点手上交接班。

放炮员操作规程一、放炮准备1、放炮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懂得爆破材料的规格、质量、性能、放炮操作技术和通风、瓦斯、防尘、防火等基本知识。

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

2、下井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检查发爆器的发爆能力。

将开关钥匙转到充电位置,看氖灯是否发光,用灯泡试验启动能力是否足,但严禁用短路的方法检查发爆能力。

(二)带足放炮母线和连接线,长度符合作业规程要求,放炮母线应用无明接头,无破损的双芯电缆或多股胶质线。

母线电阻:长度不超过50m,电阻不大于20欧姆,长度100m时,电阻不大于30欧姆。

母线敷设后必须做导通试验。

3、炸药、雷管的领退,应遵循如下规定:(一)放炮员必须持放炮合格证入库,炸药雷管按领单发放。

(二)放炮员当班剩余的炸药、雷管,必须当班退库,库管员点清验收后,在卡上签字,严禁带入工房或更衣室。

4、领取的雷管,必须装入专用炸药箱内,并加锁,炸药、雷管只能由放炮员自已运,不准托他人代运。

放炮员携带雷管时,炸药雷管要分开装。

炸药应由生产班指定专人运送,严禁电溜子、皮带机等机械运送炸药,两人运送炸药时必须相隔10以上。

5、领取炸药雷管时,应检查药卷外观,防潮剂有无裂痕,封口是否严密,炸药是否变硬等。

不合格品,不得领用,领用的电雷管,必须做导通试验、编号,不导通、编号和脚线未扭接的雷管,不能发放和领用。

6、在采掘工作面存放的炸药雷管,炸药箱必须加锁,集中存放,炸药雷管必须分别存放,存放地点支架完好,无淋水,不准他人在此休息,并远离电缆和电器设备。

每次放炮时,炸药箱必须放到警戒线以外安全地点。

7、发爆器在放炮后,应挂在无淋水,通风良好干燥地点,发爆器发生故障,应带出地面检修,不准在井下调敲打、撞击和拆卸。

8、装配引药时,扎孔必须用木质、竹质,也可用铝铜质制作。

扎孔位置应在药卷平头中心,将雷管插入药卷后。

脚线要在插雷管一端绕扭捆紧,脚线扭接成短路。

每个药卷只能插入一个雷管,做引药附近无电缆、无电设备,支架要完好,做好的引药清点后,入箱加锁。

9、装药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装药放炮:(一)装药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瓦斯浓度达到1%及1%以上时。

(二)回采工作面放炮点20m以内,有煤尘堆积、飞扬时。

(三)工作面风量不足、不稳,出现有循环风时。

(四)悬顶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支架不良,上下出口不畅通等不安全现象时。

(五)炮眼不合规程要求,炮眼内发生异状,无炮泥或泥质和数量达不到要求时。

(六)回采工作面有伞檐,突出煤壁达0.5m以上时。

(七)放炮地点20m以内,煤矸未清除,矿车或杂物阻塞巷道达1/3以上时。

10、装药时,首先掏净炮眼内煤、岩粉,用炮棍推送药卷不能用力过猛,正向爆破聚能穴必须朝眼底方向,引药在最后装,炮眼药量、封泥要符合规程要求。

煤层内放炮,眼深不小于0.65m,有两个以上自由面时,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5m,严禁放糊炮和明火放炮。

11、脚线和联线必须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最后两根脚线扭接短路,放炮时,再将两根脚线与母线联接。

联线时,脚线接头如有锈蚀,必须用砂布除掉,脚线接头要扭结紧,不准有裸露接头。

12、母线必须悬挂,不能紧挨电缆、铁管,母线必须是双线,严禁用钢丝绳、管道等做回路,母线长度应不小于作业规程规定的最小长度。

13、放炮前撤出人员做好警戒,回固支架,清点人数,由班组长负责,将人员撤到指定地点,并按规定地点设专人警戒,若以栅栏警戒,栅栏应符合质量要求,并挂上“正在放,禁止入内”字样的牌板。

两个掘进工作面相贯通的地点,在相距15m时,另一头必须停止作业,检查瓦斯,设置警戒方能放炮。

二、放炮14、班组长检查放炮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将“放炮许可证”交给放炮员,进行放炮,放炮应按以下顺序进行:(一)将母线与雷管脚线联好后,检查工作面瓦斯不超限,放炮员必须从放炮点最后撤出,然后将母线接在发爆器的接线柱上,充电后,鸣警放炮。

(二)每次放炮后须将发爆器母线拆掉,并打结短路,拔下操作钥匙,待炮烟吹散后(一般不少于15分钟)才能进入放炮地点检查工作面通风是否堵塞,有无瞎炮、残炮、瓦斯超限和支架崩坏等情况,只有确认无问题时才能解除岗哨,放炮员将“恢复工作证”交给班组长才许恢复生产。

有煤与瓦斯突出的工作面放炮工作应按防突专门措施执行。

(三)段发雷管与毫秒雷管,严禁跳段使用,毫秒雷管最后一段延时,不得超过130ms。

15、放炮不许一次装药,分次放炮,特殊情况,须一次装药分次放时,应制定安全措施,矿总工程师批准。

16、放炮后,发现下列财政部之一者,必须处理完后才能恢复工作:(一)检查工作面有丢炮、瞎炮和残炮时,对丢炮可采用重新联线后进行放炮,如果不通按瞎炮处理。

对瞎炮、残炮的处理,应在距瞎炮0.3m处,打平行炮眼,进行装药放炮,严禁用手扒出、拉出或用手镐、风镐进行处理。

(二)发现工作面通风不良、风路堵塞,瓦斯超限、燃烧及其它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汇报处理。

17、放炮员携带光学瓦斯检定器或热催化便携式瓦斯检定器下井时,必须按有关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三、操作诊断1、发爆使用前不检查,发爆能力不足。

2、母线长度不够,使用裸露母线,裸露接头,母线大小混接及炸药雷管变质等。

3、放炮距离不够,人员未全部撤出警戒线就进行放炮,放炮不站岗,同一地点两个头放炮,错联母线等。

4、一次装药分次放炮,炸药、炮泥不合要求,放糊炮和用矿灯放炮,放炮前不检查瓦斯。

5、剩余炸药雷管不当班退库,带入工房或更衣室,炸药雷管箱不加锁。

处理瞎炮、残炮不按规定,用风镐打瞎炮,不用导通仪检线,而用放炮器在工作面直接联线拉炮处理等。

测风员操作规程1、下井前要准备好所使用的风表、秒表、温度计、皮尺、记录本和风表校正曲线等。

检查风表叶轮及开关是否灵活,秒表启停是否正常。

测风员经培训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

2、测风应在专设的测风站内进行。

在无固定测风站的地点测风时,要选择断面规整、无空帮空顶、无障碍物、无淋水和前后10m无拐弯的巷道内进行测定。

3、测风前应先关闭风速计数器,将指针回到零位或记好风表启动前的读数,检查通风设施正常,与其浓度不超限时,开动记数器进行测定。

4、测风员持风表姿式可选用迎面法和侧身法中任意一种,采用迎面法时,测得的平均风速乘以1.14系数,采用侧身法时,手握风表,手臂伸直,并缓慢均衡沿着一定路线移动,测得的平均风速应乘以小于1的校正系数,测风时,风表必须与风流垂直,其偏差不得大于10度。

(一)测身法测风时校正系数K值:K=S4.0 ,其位可参照下表:(二)采用迎面法测风时,手向迎风方向超前伸出0.6~0.8m,然后在巷道同一断面中作匀速移动,巷道断面在6m2以上时,采用六线法,断面在4m2以下时,采用四线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