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语文期末测试题(九年级上)(全卷五个大题,含27小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1、抄写下面一段话(3分)读书时不可存心jié()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中所言,亦不可寻章zhāi ()句,而应推敲细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lún()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biàn()。
3、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
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斗酒诗千篇”,“先天下之忧而忧”,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被后人一代一代传诵。
(4分)A、蒲松龄B、苏轼C、诸葛亮D、李白E、范仲淹F、陈涉G、杜甫H、王安石4、下面一段话有些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3分)①我总喜欢轻轻闭上看多了“成熟”的双眼,在冬日暖暖的午后嗅着大树下清新的情景。
②用心倾听大树的呼吸与心跳,昔日盲目的亢奋和激情渐渐在淡淡的生活中变暗,一种心底的静凸显出来;就仿佛大树的呼吸稳重有力。
③这就是长大的味道,我不会再让心跳时不时乱了节拍,既使长大的呼吸还带着些话青春懵懂的颤动。
(1)第①句有语病,请修改(2)第②句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找出并修改(3)第③句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5、古诗文填空。
(8分)①燕子来时新社,。
《破阵子》晏殊②,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③,风多杂鼓声。
④鸡声茅店月,。
⑤《出师表》中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⑦李清照《武陵春》以有形写无形之愁的名句是:,。
6、下面这个句子出自纪伯伦的《雨之歌》,其中的“我”是诗人描写的“雨”。
请你仿照这种句式,写一段话,并注明你所描写的对象。
(3分)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答:描写的对象是7、此人排列第一,身体矮黑,喜好结交英雄豪杰,为人仗义疏财,待人谦和,具有独到的组织才能,抚困济危,江湖上威信较高,此人是,是一书中的人物,人称。
列举此人一个相关的情节。
(4分)8、综合性学习。
(5分)火灾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主要灾害,成为仅次于旱灾、水灾的第三大灾害。
我市某校九(1)班组织以“预防火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邀请你参加。
活动一:看图示,练疏散(2分)请根据下面安全疏散示意图,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九年级的最佳疏散线路(不超过40字)。
活动二:编节目,作宣传(2分)三句半是我国民间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曲艺,一般要求押韵,诙谐搞笑。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仿照前后句子样式,补写其中一节。
材料:楼内失火逃生时不坐电梯。
穿过烟雾逃生时,应尽量用湿物裹身,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顺墙向安全出口方向疏散。
当楼梯被烈火、浓烟封闭时,可通过窗户、阳台,逃往相邻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间。
如果烟味很浓,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封门,再不能开门逃生,此时应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信号呼救待援。
防火灾,说安全(三句半)锣鼓一敲上台前,我们四人来表演。
说说防火安全事,宣传!关注消防图保险,珍爱生命最为先。
千千万万得注意,当然!万一火情到身边,沉着冷静别慌乱。
火势不大消灭掉,乐观!,。
,!消防事业不一般,与我与你紧相连。
时刻防火别大意,平安!说上一段三句半,说好说赖请包涵。
祝愿人人都安全,再见!活动三:立公约,保安全(1分)下面是九(1)班的“暑期防火公约”,请你用“为了……特制定本公约”的格式,为“公约”写一个说明制定公约的目的、意义的引言。
暑期防火公约暑假就要开始了,1.不得携带火种,不准玩火。
2.小心、安全使用锅灶和液化气灶具。
3.不能乱拉、乱扯电线,不能随意拆卸电器,用完电器要及时拔掉插座。
4.发现燃气泄漏时,要关紧阀门,打开门窗,不可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5.发现火灾及时拨打119,不得逞能上前扑火。
以上几条,希望同学们严格遵守。
九(1)班班委会二О一一年六月十一日三、现代文阅读(32分)(一)榜样(17分)秦俑峰子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家乡教书。
当同学们都去火车站送他时,峰子不知怎的就想起了一句悲壮的古诗: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先到县教育局报到,签了字后,办公室的同志瞪着一对金鱼眼问:“你是师大毕业的?”峰子什么话也没说,背起两大袋子书和行李,头也不回地搭车回了家。
父亲见峰子回来了,远远地迎了上去,说:“工作好了吧?”峰子没吱声,把行李往父亲手上一放,回到家“咕嘟咕嘟”喝了一大杯水,然后才说:“省晚报让去做记者,没去。
”“怎么?”“我想回村里学校教书。
”父亲颤着声问:“是不是在学校里犯了事?”“年年都评三好学生呢,怎会犯事?”峰子坐了下来。
“那怎么回咱这破村?”“学校不是少了老师么。
”【A】父亲愣了好一阵,叹了口气,便去张罗着煮面条。
峰子早没了娘。
他看着驼了背的父亲,心中不由惴惴不安:父亲要是骂他一顿,或者打他一记耳光,他的心里也许会好受一点。
吃过面,峰子便去村小学找校长。
【B】说是学校,其实不过一层四间的茅草土坯屋,屋旁竖着一根四五米高的木杆,上头飘着一面早已发白的旗。
学校长年驻校的,也就校长一人。
峰子在学校的自留地上找到了校长,校长正戴着那副掉了一条腿的老花眼镜,在地里侍弄自己种的蔬菜。
峰子轻轻地唤了一声:“校长。
”校长回过头,眼镜差点儿就掉到了地上。
他见了峰子,脸上的笑便浮了上来,说:“峰子回来了。
”“我是来向您报到的,我也来学校教书,以后我就是您的部下了。
”“你……”【C】校长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汪了泪,顾不上擦掉泥巴,就紧紧地握住峰子的手。
校长破例炒了一盘蛋,邀峰子喝一盅。
校长一边喝酒一边说:“想你考上大学那年,学校里的娃儿就加了一倍,大家都把你当榜样呢。
”峰子就想起往年的寒暑假,他一回家,总有东家西家的请他到家里吃饭教课,说是要自家的娃子学学他的样。
可是,这一年暑假过去,也没见哪家有人来请他。
和乡里乡亲的见了,还有人不相信地问:“峰子,你真回咱村里教书?”峰子就爽快地回答:“是!”到秋天开学了,报到的学生竟暴减到了往常的三分之一。
校长和峰子都不明白:老师多了,学生怎么反倒少了?于是峰子拿了一份花名册挨家挨户去问,问来问去,都回答说,我家娃儿不念书了,过两年让他到外面打工去。
峰子说:“孩子还小,怎就不让念了?”“念了书没用。
“怎没用?念了书可以考大学啊。
”对方就不吭声了,任峰子怎么劝说也没用。
等峰子一脚跨出大门,【D】后边就传来轻轻的嘀咕:“”这话刺得峰子的心一阵阵地疼。
一年后,县教育局捎了信过来,说是让峰子去领“扶贫助学志愿者”奖章,他成了全县教师的榜样呢……(选文略有改动)9、认真阅读小说,将峰子的主要活动补充完整。
(3分)告别同学→→回到家里→→答乡亲疑问→→获得嘉奖10、得知峰子决定回乡教书后,【A】处父亲“愣了好一阵,叹了口气”表现了他和的复杂心理;【C】处校长“……只是汪了泪,……紧紧地握住峰子的手”则反映了他的心理。
(3分)11、【B】处划线句子属于环境描写,这里既反映了乡村的特点,又衬托了峰子的品质。
(2分)12、联系上下文,试写出【D】处“嘀咕”的话。
(3分)13、峰子是一位有着“悲壮”色彩的主人公,文中用了大量笔墨来表现他的“悲”和“壮”,请各举一例并作简要点评。
(6分)(1)“悲”(2)“壮”不完满才是人生(15分)季羡林①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②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
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这都是我们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
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③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
他们君临天下,“率士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
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
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
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
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
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
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
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④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
在这一类人中,好的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
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头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
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⑤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
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
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都是完满的呢?⑥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
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
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
“考”者,考试也。
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
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进士举人,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⑦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
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
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
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⑧不完满的人生并不限于中国人,外国的名人也是如此……⑨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
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
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14、作者在阐述观点时选择了哪几类人作为例证?为什么这样写?(4分)15、请选取一个外国名人的事例,为第⑧段补充事实论据。
(2分)16、为什么说了解“不完满才是人生”这一观点会“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面对“不完满的人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6分)17、对第③段加点词“这种说法”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