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一)一、填空、选择1、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分别是: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文学史称“两希”传统。
2、古希腊两大史诗分别是:《伊利昂纪》(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奥德赛)。
3、古希腊悲剧三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4、古希腊喜剧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是: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
5、受贝娅特丽斯嘱咐引导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的人是:维吉尔。
6、佛罗伦萨“三杰”分别是: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7、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文学代表作家是:拉伯雷《巨人传》。
8、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文学代表作家是: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9、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代表作家是: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10、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分别是:《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瑟罗》。
11、莎士比亚悲喜剧带有“问题剧”特色。
12、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是:高乃依。
13、古典主义文学代表人物有:高乃依、莫里哀、拉辛、拉封丹、布瓦洛。
14、古典主义的理论家及其代表作品是:布瓦洛《诗的艺术》(提出了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成为古典主义的艺术法典)。
15、弥尔顿的代表作有:《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16、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是:理性崇拜。
17、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是:卢梭,代表作是:《新爱洛依丝》。
18、欧美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19、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是:爱默生、梭罗、欧文、埃德加·爱伦·坡。
20、大仲马的代表作是:《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
21、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是:凡尔纳。
22、《草叶集》的作者是:惠特曼。
23、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麦尔维尔,代表作是《白鲸》(被誉为“美国想象力最辉煌的表达”)。
24、欧洲四大古典名著是:《伊利亚特》、《神曲》、《哈姆雷特》、《浮士德》。
二、名词解释1、荷马式比喻:荷马是一位功底深厚、想象丰富、善于创新的语言大师。
荷马史诗辞章华丽,妙语迭出,生动、形象的用词和比喻俯拾皆是。
某些程式化饰词包含隐喻,如“民众的牧者”(喻首领)、“战争的屏障”(喻善战的勇士),等等。
(要举例说明)然而,荷马最拿手、也用的最好的修辞手段是明喻。
阿波罗从俄林波斯山上下来,“像黑夜一般”;塞提丝从海水里出来,“像一层薄雾”。
明喻可以长达数行,表现一个自成一体的景观。
2、三一律:三一律即戏剧创作时必须要保持情节、时间、地点的“整一”。
这个主张在16世纪已有人提出。
古典主义的理论家发展得更为明确:须围绕单一的剧情进行,排除一切次要的插曲;在一天中进行;在一个地点进行。
“三一律”虽有使剧情集中、冲突尖锐的作用,但更多的是束缚。
莫里哀的《伪君子》就是时间在一天之内,地点在奥尔贡一间内室,情节线索只有一条即揭露伪君子的虚伪和狡诈。
3、(可能是简答)巴罗克文学:巴罗克文学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在17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
巴罗克一词来源于西班牙文,在16世纪用在首饰行业中,指的是“一颗不圆的珍珠”。
巴罗克文学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与法国。
意大利巴罗克文学的代表是诗人马里诺,其作品是《阿多尼斯》。
西班牙巴罗克文学有两个代表人物。
诗人阿尔戈特和卡尔德隆。
德国的代表则是格里美尔豪森。
法国的巴罗克文学分为小说和诗歌两个方面。
小说的代表是于尔菲,诗歌方面的代表是多比涅和马莱布。
总的来说,巴罗克文学发展了一种新的美学趣味和倾向,它不满足于固有的价值体系,它的出现适应了当时的社会愿望和需要。
它的艺术手法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直接作用,对19世纪以来的拉美文学也有深刻影响。
4、(可能是简答)湖畔派诗人:湖畔派的代表诗人分别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湖畔派”诗人从歌颂法国大革命到产生抵触情绪,蛰居到英国西北湖区,寄情山水,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农村生活。
柯勒律治与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作。
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忽必烈传》这两首诗写出东方古代的景色,充满幻觉和奇谲的意象,赋予大自然以强烈的魅力。
骚塞的短诗《书斋咏怀》在故纸堆中寻找知音,发思古之幽情,与世俗格格不入。
这三位诗人对大自然的歌咏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三、简答1、荷马史诗的特定社会历史内容P26答:荷马史诗用神话方式表现了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
《伊利昂纪》题名的原意是“伊利昂的故事”,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当时的希腊人称特洛伊为“伊利昂”。
关于这次战争的起因,在神话故事“不和的金苹果”里面详细说明。
根据这则神话所述,特洛伊战争是为了争夺一个名叫海伦的希腊女子而引起的。
英雄阿喀琉斯的父亲帕琉斯和女神忒提斯结婚时,邀请终身参加婚礼,唯独没有请不和女神厄里斯,这位女神就生气了,她有意要挑起一场纠纷。
当婚礼举行时,她在宴会桌上投下一个“金苹果”,上面写着“给最美的女神”。
当场就引起了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弗洛狄忒争夺“金苹果”的事端。
后来,特洛伊王子巴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爱神阿弗洛狄忒。
为了酬谢巴里斯,爱神帮助他把天下最美的女人——斯巴达王后海伦给拐走了,从而爆发了特洛伊与希腊之间长达10年之久的战争。
2、简要分析索福克索斯的《俄狄浦斯王》的主题P39答:在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俄狄浦斯王》中,“命运”被描写成一种巨大力量,它像一个魔影,总在主人公行动之前设下陷阱,使其步入罪恶的深渊。
在诗人索福克勒斯的眼里,命运的性质是邪恶的、不可顺从的。
命运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根源是神秘的、不可解释的。
因该剧主要表现了了人的意志和命运的矛盾冲突,所以被称为“命运悲剧”。
中心任务俄狄浦斯王是个英雄而不是弱者,他在邪恶的命运面前总是努力抗争,而不是消极顺从,并且敢于面对现实,勇于自我惩处。
他的悲剧不是有意杀父娶母的结果,二十毫无犯罪动机,在极力摆脱厄运之中不知不觉地犯了错,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无罪的。
时任通过主人公极力逃避犯罪,认真追查凶手和严厉的自我惩处,充分表现了他诚实、正直、善良、坚强的优秀品质和敢于直面严酷、勇于承担责任的刚毅精神。
3、简要论述骑士文学的特色P53答: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体现了世俗封建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
骑士文学的主要内容是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表现骑士精神。
主要题材是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骑士抒情诗最早产生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它尤以“破晓歌”最为著名。
大量骑士抒情诗的出现,成为近代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爱情作品的发端。
并且骑士传奇思想上多种因素杂陈,艺术上具有鲜明特色,宣扬骑士精神,掩盖浓厚的宗教色彩,这些却是消极的因素。
但歌颂对禁欲主义有冲击作用的爱情,赞美锄强扶弱、保护妇女儿童的侠义行为,这都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骑士传奇对后世浪漫主义文学颇有影响,为后来欧洲长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4、简要论述《神曲》的艺术形式P65答:(1)《神曲》是一部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的作品。
但丁描写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受到古典文学尤其是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启示和影响。
但《神曲》不像中世纪文学作品那样粗糙庸俗、虚无缥缈,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精神的神学等多层次、多色调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精辟而又抽象的哲学、神学观点,又赋予这些境界以巨大的真实性,奇而不诡,精微致深,似人如身临其境。
(2)《神曲》堪称一座多姿多彩、形象鲜活的人物画廊。
(人物的形象)(3)但丁在写人绘景时,常常喜欢采用来源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界的及其通俗的比喻,产生即不寻常的艺术效果。
(4)《神曲》的《地狱》、《炼狱》、《天堂》各有33歌,加上长诗的序曲,共100歌。
这三个境界的结构也异常匀称、严谨,共有9层。
这种精确的结构和对称的布局,是建立于数字3和10对中世纪文化所具有的神秘的、象征的意义上的。
(5)《神曲》的韵律形式是民间诗歌中流行的一种格律三韵句,隔行押韵,连锁循环,贯穿全诗始终。
(6)但丁摒弃中世纪文学作品习惯运用的拉丁语,采用俗语写作《神曲》,这对促进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对丰富意大利文学语言起了重要的作用。
(7)凡此种种都表明但丁拜托了中世纪文学的传统羁绊,力图用新的艺术形式表现新时代的思想内容,这使但丁成为意大利第一个民族诗人。
5、简要论述堂吉诃德的人物魅力所在原因P84答:(1)作者对堂吉诃德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美好的感情。
透过令人忍俊不禁的一件件荒唐事,人们可以看到堂吉诃德锄强扶弱、维护正义、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
他冲向羊群、戳破酒囊、与风车搏斗,是因为在他眼里这些都是社会的丑恶势力。
而他的其实指责便是要征得民主自由平等,并随时准备为理想去赴汤蹈火。
(2)塞万提斯笔下的骑士已不是中世纪的骑士,而是为了美好的理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的勇敢斗士了。
他发表的关于自由、没得、人的意志的言论时那么有条有理、铿锵有力,他对人类美好的未来具有那么坚定不移的信念。
他的身上体现出人类最普遍、最美好、最崇高的思想感情。
这是作者赋予堂吉诃德的深层含义,也是这部作品几个世纪以来深受读者欢迎的魅力所在。
6、简要论述什么是感伤主义文学p125答:欧洲在18世纪中后期还流行着颇有影响的感伤主义文学,这是启蒙文学的支流或是其继续和发展。
它最先产生于英国,是当时英国软弱的城乡中小资产者情绪的反映。
他们面对大变动的社会现实,痛快自己生活的失败,既不满地主资产阶级的掠夺,又无力反抗,徒然怀恋已逝的宗法社会的“田园生活”。
感伤主义的产生同当时英国贝克莱和休谟的怀疑客观世界的可知性和理性思维的可靠性的感觉主义哲学有关。
感伤主义作家在创作上突出地强调感觉和感情,着力描写个人内心的感受,渲染中下层人物的痛苦和不幸,作品充满感伤情调。
法国卢梭和德国狂飙突进作家以及俄国感伤主义文学都受其影响,但其思想格调大不相同。
7、简要论述“浮士德难题”p148答:浮士德与魔鬼梅菲斯特的对立,是人的内心世界中理性和欲望的对立。
这种内心的冲突常使得浮士德处于两难境地:在我的胸中,唉!住着两个灵魂,一个想从另一个挣脱出来;一个在粗鄙的爱欲中,以固执的官能紧附于世界;另一个则努力超尘脱俗,一心攀登列祖列宗的崇高灵境。
哦,如果冥冥中确有精灵,在天地间活动着从事统治,那么,请从金色的氛围中降临,把我引向那新的彩色的生活。
这就是西方文学中有名的“浮士德难题”:怎样使个人欲望的自由发展同社会和个人道德所必需的控制和约束协调一致起来——怎样谋取个人幸福而不出卖个人灵魂,从哲学上讲,就是康德所探讨的自然欲求与道德律令之间的矛盾。
歌德的浮士德面临的正是这种两难心态,即“紧贴凡尘爱欲”与“先人的灵魂”之矛盾,他追求的就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的“新的彩色生活”。
8、简要论述《白鲸》的特殊宗教意义p222答:因为作者麦尔维尔生长于加尔文教的环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