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C4分析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1 气质
三、气质差异与管理
1.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各种气质的人 都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才 2.气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1 气质
(二)气质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1.气质与工作的匹配 2.组织结构内的气质互补 3.气质特征与思想工作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1 气质
二、气质的类型及其特征
(一)体液说 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 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他根据 人体内四种体液哪一种占优势,把气质 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 质、抑郁质。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1 气质
胆汁质的特点是: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反应速度快、 情绪兴奋性高而不均衡;在日常行为中的表现是精力 旺盛、动作敏捷、热情直率、易于冲动,心境变化激 烈,难以克制自己,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世界。 多血质的特点是: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反应速度 快而灵活,情绪兴奋性高,有较大的可塑性,心理活 动倾向于外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精力充沛、活泼好 动、善于交际,给人一种亲切感,但失于轻浮,热衷 于表现自己,难有深交;机智灵活,工作效率高,但 持久性稍差;兴趣爱好广泛,但容易转移。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 主要指人们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 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和态度特点。 1.感知方面。有人主动观察,仔细、精 确、独立判断;有人被动感知,粗糙、 模糊,易受人暗示等。 2.记忆方面。有人善于形象记忆,有人 善于抽象记忆等。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1 气质
1.兴奋型(强而不平衡的类型)。有机 体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是一种容易 兴奋、不受约束的类型。 2.活泼型(强而平衡、灵活的类型)。 有机体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较强, 并且二者容易转化。以反应灵敏、活泼、 能很快适应变化着的外部环境为特征。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3.持久性特征。表现为情绪对人的身心和生 活活动影响的持久程度。如:有的人情绪活动 持续的时间长,早上生了气,晚上还拉着脸; 有的人情绪活动时间短,刚才还在生气,一会 儿就变得谈笑风生。 4.主导心境特征。表现为不同的主导心境在 一个人身上的稳定程度。由于情绪活动的持续 影响,常常使人们形成某种心境。如:有人整 天精神饱满,心情舒畅,这是快乐的心境;有 人整天心烦意乱,犹豫不安,这是忧伤的心境。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1 气质
粘液质的特点是: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反应速度缓慢而稳定, 有明显的内倾性。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是情绪稳定、心境平静、不 易波动;情感含蓄不外露,发生较缓慢,但一旦形成则较为稳固 深刻;安静稳重,不善交际;灵活性较低,动作缓慢;工作踏踏 实实,任劳任怨,但易因循守旧,创新精神差;注意和兴趣持久 而难以转移。 抑郁质的特点是:感受性高、耐受性低,反应速度缓慢而不灵活, 不能经受强烈的刺激,具有极鲜明的内倾性。日常生活中表现为 郁郁寡欢、多愁善感,情绪体验深刻,但很少外露;不善交际, 不善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比较孤僻,易受伤害;行动迟缓,动 作刻板,处事小心谨慎;思考问题往往比较全面、深刻、细致, 善于觉察到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一)选人、用人要注意性格适应的合 理性 (二)注重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 (三)培养个体良好性格,促进个性的 自我完善 (四)针对不同性格的人,运用不同的 方式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3
能力
一、能力的定义
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备的心 理特征,通常是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 践活动的本领。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1 气质
(二)血液说 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相对应于 血型,也有四种气质类型。 A型:温和、老实、稳妥、多疑、顺从、依赖 性强、 B型:感觉灵敏、镇静、不怕羞、喜欢社交、 好管闲事。 AB型:A型与B型的混合型。 O型:意志坚强、好胜、霸道、有胆识、控制 欲强、不愿吃亏。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四、性格差异与管理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一个人社 会本质的集中体现。在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与气质 相比,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气质更多的反应个 体的自然属性,形成多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且气质无 好坏之分,无论哪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取得显著成 就。而性格则不同,性格反映的是人的社会属性,性 格的形成更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可塑性也比气质 大,而且性格有好坏之分,对事业有显著影响。性格 贯穿于人的全部行为之中,既表现出一个人对人、对 事、对己的态度,又反映着他习惯性的行为方式,直 接影响着人际关系、活动效果,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3
能力
(三)知识和技能 知识是人脑中的经验系统,它是以思想 内容的形式为人所掌握;技能是具体动 作的操作技术,它以行为方式的形式为 人所掌握。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3
能力
(四)社会实践 在人的能力发展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 素是社会实践,能力是人在认识和改造 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3.是否能在紧张和困难状态下镇定自如, 不屈不挠。如:是勇敢大胆,还是畏缩 胆怯;是沉着冷静,还是惊慌失措;是 机智果断,还是优柔寡断等。 4.是否能坚持长期性的工作。如:是持 之以恒,还是半途而废;是坚定不移, 还是摇摆不定等。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1.强度特征。表现为一个人受情绪的感染和 支配的程度以及情绪受意志控制的程度。如: 有的人情绪强烈、稍加刺激便难以控制;有的 则情绪微弱,即使较大的刺激也难以产生情绪 反应。 2.稳定特征。表现为一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 动的程度。如:有的人喜怒哀乐变化无常,情 绪波动大;有的人则情绪深沉、稳定、情绪波 动小。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三)机能类型说 机能类型说是根据理智、情绪和意志三 者各自在性格结构中所占优势的不同来 确定性格类型的学说。它是由英国心理 学家培因和法国心理学家李波提出来的。 由于这种类型分类的依据是何种心理机 制能占优势,所以被称为机能类型学说。 机能类型学说主要把人分为以下类型: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二、性格的特征
(一)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根据人们对现实事物的不同 态度所作的划分,主要可分为: 1.对待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所构成的性 格特征。如:是热情、正直、善良、同情,还 是冷淡、虚伪、狡诈、无情等。 2.对待劳动、工作、学习的态度所构成的性 格特征。如:是勤奋、认真、责任心强,还是 懒惰、马虎、不负责任等。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3
能力
二、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人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 理的特征,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 神经系统等。这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 不具备基本的素质前提,就失去了能力 形成、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3
能力
(二)环境和教育 环境和教育是人的能力发展的关键性条件。社 会环境作为外在条件,能刺激和推动、压抑和 扼杀能力的发展。教育在儿童能力发展中起主 导作用,它不仅使儿童学习到知识和技能,而 且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能促进儿童心理能力 的发展,这种心理能力成为他们长大成人、在 广阔的社会实践中施展才能的基础。
组
织行为学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学习目的:
掌握气质、性格、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影响因 素 了解人格评估的依据和原则 明确气质、性格、能力的差异及其在管理中的 应用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 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 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和个体 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一个人的态度的积极性和选 择性的诱因系统,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 趣、态度和价值观等。 个体心理特征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稳定的经常出现的心理活动特点,它主 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等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理智型: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以理智来支配 自己的行动。 情绪型:情绪体验深刻,言谈举止受情绪所左 右,处理问题喜欢感情用事。 意志型:有明确的活动目的,行动坚定,具有 主动性、积极型和持续性。 除了上述标准的类型外,还有介于三种类型之 间的中间型,如情绪——理智型,意志——理 智型等。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1 气质
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来 解释气质。他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 程有三个基本特征: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巴甫洛夫根据这三种特征的不同组合,将气质 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 型和抑制型,
4.1 气质
3.安静型(强而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有 机体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较强,但二者不 易转化。以较易形成条件反射,但不易改造, 坚忍而行动迟缓为特征。 4.抑制型(弱型)。有机体的兴奋过程和抑 制过程都很弱,条件反射形成很慢。以在困难 工作面前正常的高级神经活动容易受破坏而产 生神经症为特征。
一、性格的定义
性格反映一个人最基本的精神面貌 .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在习惯的 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 特征,即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 的行为方式。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
4.2
性格
1.性格是个体对社会环境的较稳定的态 度和行为方式 2.性格是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 3.性格是个体的本质属性,在个体心理 特征中起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