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案

浙教版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案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多种算法。

2.在让学生经历发现多种算法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发
散性,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重点形成“凑十”的思想,并使之清晰。

3.培养学生交流,倾听,评价他人意见的习惯和能力。

4.通过分层练习,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
展。

教学重点: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算法。

教学难点:
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用的小圆片,视频展台。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师:我们来热热身子吧,背下“凑十歌”,加上可爱的动作哦!
莫老师带个头吧,1,9,1,9,好朋友,开始!
(生一边比动作,一边背凑十歌)
你能根据“凑十歌”很快地说一说“看到几,想到几”吗?比如,看到9?
生:想到1。

师:看到8?
生:想到2。

师:哇,小朋友们反应真快!接下来,莫老师可要考考你的口算咯。

准备好了吗?
(口算比赛)
师:为什么你们算得这么快啊?
生:因为10加几等于十几。

二,学习新课
师:呵呵,你们学的真不赖哦。

我们再来一个?9+5=?
生:14。

师:咦?没有学过的你们都会算啦!那你能告诉莫老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吗?会的举手!
生沉默。

师:看来,会算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谁能把他是怎么算的说清楚。

谁来说说看?
1.生:看到9,想到1,向5借1个,9+1=10,10+4=14。

师:你真会想办法,巧妙地运用了“转化思想”,把我们没学过的“9加几”转化成了我们学过的“十加几”来计算。

这么妙的方法,你们听清楚了吗?说再来说说看?
一生重复。

(边说,边纠正,边板书)
师:也许还有小朋友没有听明白,没关系,我们请好朋友来帮帮我们。

来,同桌合作,拿出圆片,跟老师一样,左边摆9个,右边摆5个,摆好了吗?摆好的,同桌两人把刚才的方法用圆片摆一摆,说一说。

(师巡视一分钟,看时间)
汇报:谁上来摆一摆,说一说?
问其它生:为什么她只拿了1个,不拿2个呢?
其它生:因为9差1个就10个了,只要借1个就凑成10了。

小结:原来,你们是想着把9凑成10,变成10+几来计算。

2.师: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预设A生:看到5,想到5,向9借5个,5+5=10,10+4=14。

师:谁听到了?
“”听到了,你来说。

(师板书,纠正)
师:听得真好,一字不差。

我们来演示下这种方法吧。

看到5,想到?
生:5。

师:从哪里借5个?谁上来借?
生上黑板移磁铁,借了5个不就凑成10啦?只有一个()不爱数学,其它小朋友都很乖。

师:你们看明白了吗?你也会摆吗?来,自己摆一摆,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向9借5个,开始!
生:向9借5个,5+5=10,10+4=14。

预设B 师:在这个算式中,刚才我们是把9借1个凑成10的,还可以把谁凑成10呢?
生:5
师:接下去说。

生不会说。

师:不着急,上来摆摆看。

师:你们看明白了吗?他是怎么凑成10的?
你也会摆吗?来,自己摆一摆,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向9借5个,开始!
生:向9借5个,5+5=10,10+4=14。

3.师: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生:10+5=15,所以9+5=14。

师:你的意思是,把9看成10,多加了1个,后面就要减掉1个。

看来你也是把9加几转化成了10加几来计算。

师:那我们来看看黑板上这两种方法,咱们给它们起个名字吧?
第一种方法是()想出来的,我们就把它叫做()法吧,第二
种就叫()法。

你觉得()法和()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都有10。

师:是的,都有一个10,也就是它们都把其中一个数
凑成10来计算。

像这样先凑成10再计算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凑十法”。

(板书)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师:那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一是把5拿来分的,二是把9拿来分的。

师:是的,()法是把大的数凑成10的,而()
法是把小的数凑成10的。

三,练一练与揭题
师:诶,看来你们今天学得不错哦,我们再来几个试一试?请
小朋友们拿出课前莫老师发给大家的作业纸。

先做第1题,在方框里
填数,开始!
汇报。

师: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新本领呀?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加法算式,虽然加数都是一位数,但
和都比10大,我们把这样的加法叫做“进位加法”。

我们今天主要学
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板书)
师:那我们在计算这类加法时,一般先要干什么?再
算什么呢?(一般先要凑10,再算10+几。


四,奖杯
师:哇,小朋友今天表现这么棒,莫老师要把奖杯送给你们。

拿出作业纸,第2题,一共有几个奖杯呢?来,开始列示计算!
汇报:(说到4+6+5=15即可。


五,课堂乐园
师:奖杯都拿到了,那课堂乐园的题目我们就更应该认真对待啦。

拿出课堂乐园,翻到第49页,开始做!
师:下课!
作业设计:课堂乐园第49页
板书设计: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5=
9+5=9+1+1+1+1+1 9+5=14 9+5=14 10+5=15 =14 1 4 4 5 9+5=14
1010
教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了许多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理解,同时感受数学的应用意义,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

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如下的体会:
1、用口算比赛导入新课,激起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更是注意的重要源泉。

为了展现出自己的口算水平,得到“口算大王”的美誉,学生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

比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稳定地发展。

2、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学生灵活运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在新教材中,加强心算、允许估算,计算上,像5+7=要求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有的学生发现了5+7其实用7+5来想更好,把5拿来分成2和3;有的学生认为刚学了9+5=用它来推算出结果更简单;更有学生掰起手指头一手比7,一手比5,重叠的是2,那就是12。

在我们看来有的似乎不可以理解,但在学生的应用中它们却很自如,原因源于这些都是他们的真实体验,多样化的知识由此产生。

3、玩中求知,体验生活数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感知的知识是最深刻也是最牢固的。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的兴趣和情趣的兴趣之间的一种缓冲地区。

游戏和摆圆片可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也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做到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这节课我尽量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
该为生活服务”,如一共有几个奖杯呢等。

同时,设计了“凑十歌”的动作比划、“口令游戏”、“比一比看看谁算得快”等游戏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玩中,在玩中探求、合作,体验和巩固。

这样的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各数组成的理解,又使学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内化了所学知识。

4、尊重学生,促使全面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这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应该“关注人”。

人的发展应是全面的,正如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我们的学科教学应关注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三个维度的和谐统一,才会让每个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

这一系列活动是既尊重学生,又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在评议讨论的活动中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这节课总体来说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使得课堂气氛较好。

但同时也有很多遗憾之处。

如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参与性没有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巡视走马观花,而未深入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共同参与到他们的探究中。

对于进位加法的算理,未给与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落实,讲透,使得在时间控制上有些偏差。

作为教师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得到发展,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究和努力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将不断努力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下列这些算式错误率相对高一些:9+6、7+8、6+7、7+9、6+8、7+6、7+4,教学时,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

我学数学乐哈哈
一()班姓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