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煤矿.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部2号令《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决定》等有关要求,加强对应急预案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预案体系
龙泉公司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三大部分。

综合预案是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专项预案是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二、预案文件体系及分工
(一)综合预案:由安监处负责制定。

(二)专项预案:由分管业务部室负责制定。

(三)现场处置方案:由分管业务部室负责制定。

(四)抢救方案:由现场指挥部负责制定。

三、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1、预案编制步骤
(一)成立编制领导组和编制小组,制定编制计划。

由总
工程师任编制领导组组长,安监处、生产技术部、地测部、机
电部、通风区、调度室、救护消防中队、后勤部、人力资源部、计财部、企管部、仓储中心等单位有关人员组成编制小组。

(二)进行风险辨识、评估。

安监处牵头,各单位配合,
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每年组织一次重大安全风险
辩识、评估,对辩识出的重特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重点控制。

(三)编制应急预案。

公司所属各部门或有关单位根据危
险辨识、评估的结果,对难以控制、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重
大危险源,有针对性地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四)应急救援的评审与发布。

应急预案编制完毕后,必须经本业务部室内部和编制小组集体评审,并聘请上级主管部门和本单位有关专家进行评审,经上级应急主管部门和应急救援总指挥批准后发布。

应当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照分级属地的原则报送娄烦县应急管理局和太原煤监分局备案。

(五)应急预案的实施。

预案下发后,人力资源部牵头,各职能部室配合,组织职工对预案进行认真贯彻、学习,让应急救援总指挥部领导和各成员单位、广大职工熟悉掌握应急常识;调度室牵头,制定年度演练计划,组织演练,并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
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一旦发生事故、事件或灾难,应急救援总指挥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抢险救灾。

2、应急预案编制的格式和内容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行业标准GB/T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编制。

3、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
(一)各业务部室必须针对某些难以控制的重大危险源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专项预案可结合本专业事故或危害控制特点进行编制。

各单位编制专项预案时可增加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的措施。

(二)预案必须明确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及其职责,明确参加抢救成员单位或现场抢救组织机构的职责。

(三)必须有详细的应急救援程序和应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

(四)每一程序必须明确谁执行、干什么、怎么干、有何要求。

例如:报警时一定要明确上报时间、上报部门、上报内容和已采取的措施;应急响应必须明确启动哪个级别,启动预案由谁来决定,有哪些要求。

(五)要有应急保障措施,包括应急设备设施、物资材料、人员队伍、通讯联络、技术支持、医疗保障等。

4、应急预案的审批
(一)综合预案必须由各业务部室和各专业副总工程师会
审,应急救援总指挥批准。

(二)专项预案由各业务部室会审,分管公司领导批准。

(三)现场处置方案由各单位或各业务部门会审,分管公
司领导批准。

(四)抢救方案由现场抢救指挥部审核、应急救援总指挥
批准。

(五)各种应急救援支持保障预案由编制部门分管领导审核,编制部门主要领导批准或上级分管领导批准。

(六)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及支持保障预案必须由安委会
审核通过。

四、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
1、安监处负责应急预案的管理,每一年组织修订一次,当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
大变化、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发生调整、安全生产面临的风险
发生重大变化、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在应急演练和事
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需要修订预案的重大问题等需及时修订归
档。

2、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成员及各单位、各部门都必须认真贯彻学习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知道应急指挥和常规应急救
援常识,知道自己的应急职责和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

人力资源部要把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作为职工安全技能培
训的主要内容之一列入年度培训计划,采用模拟演示、放录像、讲事故案例等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应急知识培训,特别是要加
强对职工自救互救知识、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使职工知道各种
灾害发生的预兆、避灾方法、逃生路线,尤其是佩戴自救器的方法和常识;安监处把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纳入相关单位安全绩效考核,对培训不认真的单位进行处罚;通风区每年第一季度安排对下井职工进行佩戴自救器的方法和常识培训。

党委工作部等单位也要采取各种宣传形式,对全公司职工
进行应急常识的宣传和教育,采用广播、板报、传单等形式进行宣传。

力争把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做到人人皆知。

3、调度室每年一季度负责编制年度演练计划,规定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等,组织或协调应急演练。

演练可采用全面演练的方法,也可采用桌面演练或功能演练的方法,但必须保证演练质量,让所有职工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
的应急措施和逃生路线、方法。

4、应急预案应当每三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应急预案评估可以邀请相关专业机构或者有关专家、有实际应急救援工作经验的人员参加,必要时可以委托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实施。

4、重特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行动或演练结束后, 调度室要组织相关人员对演练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提出不足及今后改进
意见。

若需要修改预案,及时修订完善。

5、发生重特大事故、事件或灾情时,综合预案与该事故的专项预案一并执行,调度室负责做好相关应急记录。

6、安监处负责监督检查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学习、执行情况,并将预案监督检查情况纳入季度安全考核之中。

五、应急救援的保障
1、信息管理部要制定应急通讯保障措施,保证在各种应急情况下都能够通讯畅通,信息传递及时。

2、调度室要根据任职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更新《抢救总指挥部成员通讯录》同时将联系方式放置到调度台显要位置,便于应急通知。

3、各单位所有作业地点和重要的地点都必须配有直通调度室的电话,并且要保证畅通无阻。

任何人无论是谁,只要发现危险的异常情况(事故、事件或灾情),都有责任有义务立即向调度室汇报。

4、指挥部成员要配备完好的通讯工具,并始终保持在工作状态,在接到通知后,要立即赶赴指定地点。

5、各单位、各部门的负责人临时若有变动,由接替人履行应急抢险职责。

6、计财部要保证在发生重特大事故时有足够的应急救援资金和必要的应急物资。

7、仓储中心、机电管理部要制定应急物资、设备保障措施,保证在各种事故应急抢险救灾中有充足的材料和设备(包括通讯装备、交通工具、照明装置、防护装备及各种专用设备等)。

8、各单位的抢救物资、设备要按规定配齐配足,加强日常检查和管理,按规定进行更新,不得随意挪用。

9、各单位在接到援救电话后,要迅速召集本单位有关人员,按总指挥部要求将所需的物资、设备等,按指定时间送到指定地点,如有延误,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0、救护消防中队要制定应急队伍保障措施,加强应急训练和演习,保证在紧急情况下抢救抢险队伍能够及时达到现场,组织抢救,出色地完成总指挥部交给的任务。

11、医院要制定应急医疗保障措施,保证在各种应急情况下能及时有效地救治各种受伤人员。

12、救护消防中队要制定治安警戒和交通管制措施,对进入事故现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控制(必要时抢救人员佩戴统一明
显标志,抢险车辆张贴特殊证照),维持治安秩序。

13、党委工作部要制定新闻应急措施,开展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消除负面影响。

14、安监处要对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的救援行动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15、各单位、各部门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总指挥部的命令,所有参加抢救的人员必须积极主动,服从指挥,遵守纪律,不得推
诿扯皮,对抢救中出现失误的部门或不服从指挥、推诿扯皮、临阵脱逃的人员要坚决给予严肃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