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让初中生“体会生态精神与人的生存关系”,
从整个生命体的高度来认识各种生命存在的价值,认识 人类对于整个生命体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在尊重、珍惜 和热爱生命过程中领悟生命的意义。
强调生命既有多样性问题,也有独特性问题。
不断接近学生的个体生命,关心学生的生命状态,关注 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努力唤醒学生的生命意 识、培养生存能力、体现生命价值。
一、基本原则
• 围绕“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 责任的公民”这一课程核心,遵循大结构 不变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不断完 善课标内容,力求与时俱进。
完善为主
与时俱进
(一)完善为主
• 1、微调原内容框架结构,使其准确对应 “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 “我与国家和社会”三大板块主题。
公民意识最重要体现就是公共精神的确立。包 括独立的人格精神、社会公德意识、自制自律的行 为规范、善待生命社会的慈悲胸怀。规则意识、法 制观念是公共精神、公民意识的基本内容。
公民教育就是要将公民意识教育、公共生活、 公共精神等思想贯穿于课程内容中,促进初中学生 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 的理解,引导和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公民教育
•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 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尊 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 平等发展的权利。”
公民教育一方面适应了社会转型的特殊要求和 教育民主化的进城,另一方面,公民教育遂提出的 培养理性、独立、自主、合格的社会公民的德育目 标,对于道德教育的发展以及公民个体的成长无疑 都是有益的。
• (1)修正具体行为动词,便于教师准确把握课
程目标,达成相关要求。
• (2)矫正个别认识局限,使课程内容规定更加
科学。
• (3)合并或分解前后雷同的的德目,尽量使同
一个德目只出现在一条条目中。
• (4)删除某些知识或者缩小其内涵,使难易程
度适当,落实小学、初中、高中衔接要求。
• 4、对某些课程内容条目的排序进行调整,明确条 目之间的逻辑顺序。如:
1.3正确对待 学习压力, 克服厌学情 绪和过度的 考试焦虑, 培养正确的 学习观念和 成就动机。
情到国策,中国到世界的逻辑重新排序)
(二)与时俱进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坚持“以人为 本”思想,突出增加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内容是 本次课程内容修订的两大亮点。 生命教育
公民教育
生命教育
• 实验稿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更多的是以“个体生命” 和“人的生命”为中心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 显然不完整。本次生命教育主要增加:
• 【一】2“自尊自爱”各条目(外在表层的道德逐步指向
深层的道德逻辑) • 【二】1“交往与沟通”与2“在集体中成长”各条目(按
照由宏观原则到具体要求的逻辑重新排序) • 【三】1“积极适社会的发展”各条目(按照由社会要求
到个人责任的逻辑重新排序) • 【三】2“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各条目(按照由具体国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
2006年末修订启动,2011年12月公布。深
入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要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精神,吸收和
反思课改十年宝贵经验,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关课程理论思想的基础
上进行的,重点对课程内容做了认真细致的调整
和修缮。
思想品德课程十年改革思考
无
无
理的协调发展。理的协调发展。
原内容
新内容
原活动建议 新活动建议
1.2 知道青 1.2 了 解 青 春 新
春期心理卫 心理卫生常识,
生常识,学 体会青春期的美
会克服青春 好,学会克服青 无
无
期的烦恼, 春期的烦恼,调
调控好自己 控好己的心理冲
的心理冲动。动。
原内容
新内容
原活动 建议
新活动建议
【三】1.2 正确对待学习 压力,克服考 试焦虑,培养 正确的学习观 念,做好升学 和职业选择的 心理准备。
思想品德课程十年改革思考
三、有效推动了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 ★采用多元性评价方式,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采用过程性、发展性评价方式,促进学生 道德成长 ★使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
思想品德课程十年改革思考
四、依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思想品德课程学科地位的缺失问题 ★教师对品德课程新理念缺乏深入理解和把握 ★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问题 ★在教材使用与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 ★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没有被更多教师掌握
2、对板块下的三部分内容进行厘清,明确了三个组 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每个版块的第一、二部分 内容主要是根据初中学生的生活以及不同时期身心 发展的特点来安排的,有机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 国情教育内容。第三部分集中探讨法律教育的内容。
3、对课程内容的具体条目进行修订,使其进一步 完善。修订策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推动了教师课程理念上的调整 ★教师的思想品德课程知识观有所改变 ★正面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相统一的理念逐步为教师 所接受 ★使教师从真理的权威走向师生共同成长 ★加强了思想品德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沟通,综合发挥 学校德育作用
思想品德课程十年改革思考
二、有效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新变化 ★将活动课程引入课堂 ★改变了以往课堂“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将多 种教育模式引入课堂 ★将多种学习方式引入课堂 ⊙改革前:主要是接受式学习。 ⊙改革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学 习方式。
公民意识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 的自我认识,是公民自觉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 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 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念 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强调:人们在社会生活
中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 意识等基本意识。
二、课程内容解读
总体情况
特点
德育为先 能力为重 创新方法 力求减负 审慎设计
一、成长中的我 (一)认识自我
实验稿:6条内容4个活动建议。 修订稿:7条内容4个活动建议。
原内容
新内容 原活动建议 新活动建议
1.1 悦 纳 自 己 1.1 悦 纳 自 己
的生理变化, 的生理变化, 促进生理与心 促进生理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