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修订稿
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修订稿
教学难点:对于刚升入中职的学生来说,了解的创业知识较少,素质能力较低,社会经验 少,如何指导学生了解创业,归纳创业素质以及树立创业自信是本课的难点。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授课对象为中专学前教育专业一年级学生,她们思维活跃,已具备了一定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学生在信息量巨大的当下,具有关于创业的知识储备。但是学生对创业仅仅是表面上的 了解,浅尝辄止。中职生创业的人数毕竟是少数,学生很少会考虑过将来创业。通过这节课希望能 够激发学生对创业的兴趣,了解创业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伟大、那么难。
无论你已拥有多少创业者的素 质,除非你将他们与积极的心态结 合起来,否则它们不会给你带来好 运。(拓展:积极心态如何培养, 手语互动)
知识升华, 再度递进 (五分钟)
总体回顾, 归纳小结 (四分钟)
“读报找商机”活动 刚才我们总结了创业者需要具 备的素质和能力,我们来测测看, 你们是否具备能力素质中的发现商 机的素质。 拓展:训练识别机会的有趣方 法。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 备
成立公司让学员们 初步有一个创业的 整体概念,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完毕,希望其 他组学生给予掌 声,增强自信 每组以公司的形式 参与整节课,授课 主线清晰。
以兴趣为先导,展 示学生喜闻乐见的 图片;以各种创业 者图像引出创业者 概念,以小见大。 还能够由学生自己 提出她们所认为的 创业者概念,体现 学生主体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如创业者的定义,了解创业者应有的素质和能力;了解有
关创业的政策;让学生初步学会主动寻找商机;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 作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展示---互相评价——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总结——看报找商机——讨论交 流——学生点评——教师小结 2、通过有关福州市成功创业案例,用文字、图片资料、学生操作,让学生对创业问题相关知 识有一定的了解。 (三)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激发学生创业的兴趣,树立正确创业观以及积极的心态;通过课前准备 (成立公司、制作海报),认识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调整对自我看法,树立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有关创业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创业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创业者不是高高在 上,而是需要有一双寻找问题(商机)的慧眼以及一些创业能力;让学生了解自己是否具备创业的 条件,初步判断自己在创业者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上还有多少差距。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较高,课前布置预习作业会认真完成,同时具有手工、绘 画等技能基础,有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课标》中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进行有效地德育学习活动的重要方 式。研究性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探讨而实现知识的建构过程。教学 中,应注重学生的活动,要鼓励每个学生亲自实践,积极思考,体会活动的乐趣,在乐学的氛围中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本框题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兴趣指向等,本框题主要采用:参与式教 学方法和小组讨论法。
学生配合
由听到说再到做, 层层递进,进一步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发挥参与式教 学的作用,通过读 报发现商机充分发 挥学生参与课堂的 主体性,学习效果 比听看说要好得 多。
教学流程图:
情境激趣, 设疑总导体入回顾,
归纳小结
演示导学, 形成概念知识升华,
再度递进
认识现状, 寻求答案 结合图片,
发散思维
让学生结合自己所 在的公司来阐述作 为创业者需要哪些 素质及能力,有针 对性,难度适中, 让学生充分参与教 学过程。 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激发学生的创 造力,培养学生的 团队精神。通过讨 论,让学生一步一 步得出结论,这样 学生自己说出的答 案能有效地让她们 记住。改变老师填 鸭式的教学 体会头脑风暴的乐 趣,活跃课堂气 氛,让学生了解其 实创业者有一些共 性,尤其是积极心 态。适当拓展关于 积极心态的内容, 让学生的思考方式 转变。
着重强调一下心理素质里的 “积极的心态”。大家都看过“到 非洲卖鞋”的小故事,说明了什么 (有对应 PPT)两位卖鞋的销售员 谁更容易成功
发小卡片给各个组,让 学生充分讨论,将想到 的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 写在小卡片上。
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 闻,畅所欲言。 自信; 愿景;竞争能力; 承担风险的能力; 说服力 VS 抵受诱惑、驾驭风险能 力; 适应能力;毅力、计 划性、自我定位; 诚信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激趣, 展示导入 (十五分钟)
演示导学, 形成概念 (一分钟)
你创业了吗?这句话,曾经 是美国人见面的问候语,如今已成 为很多中国人口中的常用语。创 业,说说容易,真要付诸行动,就 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做什么, 怎么做,这是想创业的人,尤其是 自主创业的中职生,最应该考虑的 问题。今天在我们班上也出现了一 批敢于“吃螃蟹”的“小老板”。 让我们来来看看你们是不是很敏锐 地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了问题,找到 了商业机会。 1、创业者的定义:你眼中什么样 的人是创业者?
通过老师创设情境,由学生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扬,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学 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框题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将全班学生分组(六至八人为一个小组)、公司或幼儿园海报、学生 名片、马克笔、纸片、透明胶 知识准备:预习书本、平时生活所见所闻
纪律、动力、组织、冒 险、理解、视野、积极 的心态等
学生上台动手分类。将 同性质的词语放在一块 如心理素质:独立自 主、善于交流、合作、 竞争、不冲动、坚持不 懈、适应性强等 如身体素质:身体健康 等 如知识素质:了解本行 业的相关知识等 如能力素质:从业能 力、发现商机能力、自 我约束能力、创新能力 等
同学们都说的很对,看看大家 给出的答案,你们能将这些答案分 为几类呢?
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 能力素质
可能大家觉得创业离我们非常 遥远,但是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 发现其实很多能力我们也具备,创 业不是要具备所有成功者的素质和 能力才能成功,而是针对自己与创 业者素质的差距,慢慢提高。 (PPT 展示幽默图片以及一些例 子)
活动中,我将学生分成了各个小组。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创业者,知道创 业者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素质,知道如何分类这些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增强创业意 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动手操作, 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 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 通和联系;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 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 力和创新精神。
十、板书设计
二、创业者应有的素质和能力 1.创业者定义 2.创业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1)独立自主 2)善于交流、合作 3)敢于承担风险、敢于拼搏 4)克服盲目冲动 5)坚持不懈、不屈不挠、顽强努力 6)善于进行自我调节、适应性强 3.创业者应具备的能力 1)专业能力 2)方法能力 3)社会能力 4.身体素质
动手写字, 学生讨论
八、教学评价设计
1.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2.学会基本技能和方法 3.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活动 4.有主动探究、发问的兴趣和热情 5.合作学习 6.观察、动手操作、探究、交流、讨论、展示活动 7.思维活跃,参与面广
九、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围绕着“创业”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创业的重要性,引起他们 对创业的关注,并能将创业知识与生活环境、职业发展联系起来,形成创业光荣的意识,养成积极 心态的思维方式。活动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含义。
分组进行读报活动,找 出报纸中跟自己公司有 关的商机。
同学们,创业艰苦而且磨 难很多,我们要有敢于创业的 勇气,破除依赖心理和胆怯心 理;要提高创业的能力、富于 创新、善于学习,只有苦过、 累过、奋斗过的收获才是最宝 贵的。最后我们祝愿我们在座 的所有同学都有一个美好的未 来。让我们用掌声和口号来结 束今天的课程。1、2;1、2、 3;1、2、3、4、5、6、7,我 创业,我成功,yeah!
认识现状, 寻求答案 (十分钟)
动手写字, 学生讨论 (五分钟)
结合图片, 发散思维 (二十分钟)
提出问题:你们作为创业者, 作为公司的掌舵人,你想让你们自 己的公司成立,盈利,你的这家公 司需要你们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必须 让自己具备哪些素质呢
大家讨论得很热烈,不知道是不是 得出结论了呢?现在请各个组展示 你们的答案。将小卡片贴在黑板 上。 学生提出的大部分成功创业者的素 质雷同,如果有比较难懂的,老师 可以请她解释。比如学生提出“长 相”这一所谓的能力时候,老师要 引导。
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和 能力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教学课题
创业者应有的素质和能力
科目
德育
课时
1 课时
教学对象 中专学前教育专业一年级学生
课型
活动课
一、教材内容分析
《创业者应有的素质和能力》是高教版中专德育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节立足于学 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生活中的创业者,了解成功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可以反观自己,明确自 己是否适合创业,以及成功的可能性有大,自己还有哪些差距。认识到创业不是要具备所有成功者 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成功,而是针对自己与创业者素质的差距,修改、完善发展目标和发展台阶,制 订提高措施。有意识地主动培养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加强社会能力训练的自觉性。 通过课堂 讨论,树立自信,做好创业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