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某信息化项目资质要求及技术需求一、资质要求:1.投标人须具有CMMI3 (软件成熟度模型3 级)级(含)及以上资质证书。
2.投标人应具有省级(含)以上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的软件企业认定证书。
3.投标产品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4.投标人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22 条规定的相关条件。
5.投标人须具有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6.本项目不接受分包及联合体投标。
二、技术需求建设目标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按照总体要求,按照“顶层设计、统一规划、整合共享、差别应用”的原则,依托公安信息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省、市级平台互联互通,对全国省、市两级管理信息平台的数据汇聚、研判分析和监测管理,加强全国统一指挥和协同作战能力,全面提升工作的整体效能。
建设任务(一)建设部本级信息平台基础框架软件。
按照公安信息平台建设标准和规划体系部署基础框架软件,实现基础功能,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汇聚整合应用。
(二)完成部级信息平台综合数据库建设。
采用全国统一的基础数据标准,构建部、省、市三级统一的基础数据库,通过ETL 系统汇聚整合各类资源,并形成数据采集、汇聚、更新和维护的长效机制。
在此基础上开展关联分析、挖掘研判等相关应用。
(三)完成部级信息平台各应用模块开发。
基于信息平台基础框架,行政管理监测、监督检查、分析研判等八个功能模块。
(四)实现互联互通。
一是完成部级和试点省(市)级信息平台的纵向互联互通,实现平台联网。
二是开发部级系统和部级相关业务系统程序接口和数据接口,实现部级管理信息平台和部级相关业务应用系统的横向互联互通。
(五)建立部级信息平台运行维护管理体系。
建立信息平台应用、管理、维护的规章制度和考核体系;采用PKI/PMI 全网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及访问控制机制,实现安全可信的访问;建立信息平台安全防护体系;建立信息平台数据结构和信息传输的标准规范;数据质量监测体系;对各省级信息平台的监测管理。
1. 建设原则部级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原则建设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同时要制定部级平台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指导部级和各省的平台建设,同时保持系统建设的开放性和调整弹性。
立足实际、按需扩展原则建设要充分考虑目前实际现状,在规划设计时要考虑节约成本和注重实效,避免重复建设;充分考虑业务的顶层设计,按照面向服务的体系设计,满足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可伸缩性,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
全局掌控、监督指导原则建设以汇聚全国资源为基础,通过对各省上报的数据进行检测分析、问题评估、态势分析,从全局上掌控全国业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而指导各省管理的工作。
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原则建设实现部级与各省联动,实现全国范围内数据资源的共享,并作为全国的业务数据的枢纽中心,实现与部级其它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业务协同。
准确有效、智能研判原则建设要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分析的有效性,通过智能研判和预测性分析等技术手段,准确反映出问题和实际的情况,为提供决策支持。
2.项目设计要求与方案总体框架部级管理信息平台基于统一的安全和运行保障体系,采用分层体系架构,从上到下分别为:展示层、业务层、服务层、数据层。
数据层数据层汇聚全国各省的资源,既实现对结构化数据的管理,也实现对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
服务层服务层在数据层的基础上,通过提供规范的访问接口,为业务层提供功能支撑。
业务层业务层按照功能可以分成业务应用模块、平台管理模块。
展示层提供统一、友好、易用的界面。
部省市平台关系部级管理信息平台以公安信息网为依托,通过ETL 抽取各省资源建设部级综合库,实现资源数据的汇聚,以综合库为基础建设业务应用模块;通过纵向联动服务机制实现部、省、市多级联动,使任务可以下得去、上得来。
与其它业务系统关系部级管理信息平台与其它部级业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部门协作等业务协同功能。
技术要求为了满足平台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可伸缩性的要求,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系统采用先进、稳定、成熟的技术架构体系和技术规范、开发语言,如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SOA 规范)、中间件及工作流技术,架构分层合理。
其它技术要求如下:1)平台总体技术要求首先要符合行业制定的标准和规范。
2)系统的菜单和文字要求清晰准确、贴近业务、易于理解,操作过程应该提供帮助引导,界面支持个性化定制,整体风格符合公安的特点。
3)充分考虑各省网络环境的差异,提供多种技术方案解决数据交互的问题。
4)多级联动和业务交互接口要求能自定义配置和服务定制,满足业务扩展性要求,同时要考虑安全访问机制。
5)业务查询的响应时间<3 秒,具体的业务操作的响应时间<2 秒。
6)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并发访问量,系统应支持并发访问用户数≥ 300人,并可以通过平台扩容支持用户并发数的扩展。
7)存储容量在设计上要考虑五年内系统存储容量;同时在不影响系统使用的情况下,通过扩展存储空间,适应未来业务数据容量的增长。
8)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高性能、可伸缩性和高安全性特性。
作为大规模应用的服务器软件,应支持大规模并发能力,具备数据库集群支持能力,具备TB 级海量空间数据存储管理能力,可在主流操作系统平台上运行(包括UNIX 和Windows)9)中间件必须是符合J2EE标准的,所选用的工具采用成熟的ETL 数据加工工具、OLAP 多维数据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等工具。
10)为了满足对系统的审计要求,系统要充分考虑日志完整性和操作记录的留存。
11)综合库在数据划分和分层设计上要求划分合理、减少数据冗余。
12)通过灵活的设置,系统能对分析研判、监测点管理、查询统计等功能进行扩展。
13)系统要能体现业务协同的理念,能适应业务协同的变化和数据的共享,发挥平台的整合效用。
14)对于业务数据进行不同级别的保护;对于部分数据,要进行加密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
15)数据抽取实现全量增量和增量抽取。
业务应用功能要求部级管理信息平台业务应用模块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监控、分析研判等八大业务模块,其中分析研判模块为其它模块提供支撑。
平台管理功能要求系统提供平台管理功能,包括登录管理、工作管理、业务协同管理、运行维护管理等。
2.1.1.登录管理登录管理保障平台的登录安全,要求与PKI 身份认证集成,并记录登录日志信息、对登录日志进行查询统计等操作。
2.1.2.工作管理统一对业务应用进行管理,提供权限管理、配置管理、任务管理、应用整合、日志管理等功能。
2.1.3.业务协同管理业务协同管理保障本平台与部级其它业务系统协同工作,资源共享,包括服务管理、服务状态监控、服务授权管理、服务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2.1.4.运行维护管理运行维护管理支撑系统的正常运转,在系统运转过程中如果有故障发生时要做到易发现、快恢复。
系统要有运行监控、系统恢复、数据监控、策略管理、异常报警、接口监控、统计分析等功能。
综合库功能要求目前,全国各地不同业务警种建设了不同的业务系统,针对业务系统数量多,业务数据多而杂,数据量庞大等特点,建立有效的监测点,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制定、建立一定的数据标准,各地按照标准进行转换、处理,减少汇聚、抽取的数据量,根据规范进行标志性属性标识,汇聚有效的、利于监测点建设的数据。
2.1.5.数据需求对全国监测数据进行抽查和汇聚,通过ETL 进行定时的数据抽取,实现数据汇聚,考虑各地的差异性,提供备选的数据汇聚方式。
综合库数据包含三个部分:一是汇聚各省汇聚的监测数据;二是各省监测结果;三是部级系统产生的业务数据。
综合库的建设方式根据实际的数据需求,可将综合库划分为基础数据库、应用专题库、标准代码库、问题数据库等。
各库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 1 综合库结构图综合数据库的功能定位包括:1) 数据规范 平台所建设的综合库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各业务部门的业务系统数据, 并实现对数 据标准、代码、元数据的管理和维护的功能。
2) 数据汇聚综合库为汇聚数据的容器, 根据业务的需求, 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和频 繁的查询,需要进行合理化的设计,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综合库的数据汇聚工作需要通过 ETL 完成,该功能根据数据需求编排抽取作业, 可制定即时、 定时或周期性的调度策略。
同时在抽取过程中可以根据设置的数据规则 进行清洗、过滤、转换,系统能动态可视化的监控数据抽取过程。
通过以上要求可实现数据获取、数据抽取、数据清洗、数据整理、数据转换、数 据映射、数据分配、 数据跟踪、 数据质量检查及数据汇聚等串行或并发的数据加工任 务的执行。
2.1.6.功能需求综合库管理主要包括数据作业管理、 资源信息管理、数据分层管理、数据质量管 理、字典代码管理、元数据管理、日志审计管理等功能。
数据作业管理主要对抽取的资源进行调度和监控管理。
主要包括过程监控 (作业 状态监控、作业结果查询)、作业管理(制定作业计划、查询、编排等功能)、故障 处理(报警、分析、登记)等功能标准代码库资源信息管理主要对资源进行分类和信息管理。
主要包括资源统计分析、资源查询等功能。
数据分层管理主要对综合库的分层建设进行管理。
包括分层管理、应用分析等功能。
数据质量管理主要对综合库的资源进行质量监测管理。
包括问题数据分析、查询、统计、检测、导出等功能。
字典、元数据管理主要对字典和元数据进行管理。
包括对登记、导出、下载等功能。
日志审计管理主要对抽取日志进行管理并支持审计。
包括日志审计、日志备份等功能。
综合库参数配置主要对运行管理的参数进行设置。
包括运行参数和数据源设置、参数配置导入导出等功能。
动态库管理主要对动态建表和视图进行管理。
包括对表和视图的动态管理等功2.1.7.存储要求存储的设计应根据现有业务量进行估算,考虑五年内系统数据的扩展性,配置相应容量的存储设备;同时考虑系统存储的可靠性、可用性、高扩展性及可管理性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存储系统。
接口设计要求2.1.8.业务需求2.1.8.1. 业务联动部级管理信息平台针对通过监测点检测出的某类异常信息,进行预警或工作提醒,预警管理模块主要包含部级平台将预警指令信息下发至省级平台,省级平台对预警指令信息进行签收并及时反馈上报给部级平台等内容。
部级平台通过开放联动接口,供省级平台调用,实现业务信息上报。
部级平台根据统一制定的标准规范,开发丰富的服务接口,以平台为依托,供省级平台、各业务系统使用。
各省级平台应按照部级平台统一制定的服务标准规范,开发丰富的服务接口,用于与部级平台的业务联动、其他平台/系统的业务协同。
2.1.8.2. 业务协同部级平台可将监测点异常信息、汇总的资源等信息,通过发布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各业务系统进行查询、使用。
对于部门之间,存在相互链接、有交叉点的业务,通过业务协同,依托平台,实现部门间的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减少工作的重复开展、数据的重复录入情况,从而消除系统间的“信息孤岛、信息壁垒”,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