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胞生物学实验
如镜台测微尺1mm处(全长)与目镜测微尺75 刻度(150小格)重合,则:
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
1 150
mm
=0.0067mm=6.7μm
④同样的方法标定高倍镜下目镜测微尺 每小格的实际长度
计算公式如下:
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
镜台测微尺长度 =
目镜测微尺格数
= 30×10μm 200
(4)测量细胞并计算核质比
五、实验操作
1. 取猪肝1g,放入小烧杯中,加4ml 0.25M蔗糖缓冲液, 将组织剪成约1mm立方的小块。
2. 将剪碎的组织移入匀浆器的外管中,再将内管(带柄 的活塞)插入外管中,缓慢而均匀地施力,上下旋转拉 动,匀浆7-10分钟,然后用六层纱布过滤回洗净的原烧 杯中。(这两步操作略)
3. 每组取1个5ml离心管,加入匀浆液2ml,2000rpm离 心10分钟。(每组1管)
许多酸性染料不易穿过活细胞的质 膜进入细胞内,却能渗入死亡的细胞 内,使其着色,以此来鉴别死活细胞。
2.方法 取酵母悬液一滴于洁净玻片上,滴一滴0.2%亚甲基
蓝染液,加盖片,2分钟后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
3.结果 死细胞被染成蓝色,活细胞不着色。
实验作业
画图记录细胞吞噬实验所见结果
实验三
细胞核与线粒体的 分级分离
实验内容
实验一、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显微测量 实验二、细胞生理活动的实验观察 实验三、细胞核与线粒体的分级分离 实验四、细胞分裂的形态观察 实验五、细胞原代培养 实验六、细胞计数及死活细胞的鉴定 实验七、综合设计性实验
实验一
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显微测量
实验目的
(一) 观察并了解细胞的基本形态。 (二)掌握临时制片和显微绘图的方法。 (三)了解显微测微尺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10x10
.
erythrocytes
leucocyte
Blood platelet
Chalice-shaped
(columnar,dense, elliptical-shaped nuclear)
Pillar cell
10x40
Skeleton muscle cell(fibrous,have many myofibril)
蝗虫精巢取材方便,标本制备方法简单,染色体数目较 少,蝗虫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2n=22+X,经过减数分裂 形成四个精细胞,每个精细胞的染色体数为n=ll+X或n=11
(二)蝗虫精巢压片标本的制备
接下去的操作见下面的流程图。
健那绿染色:各取10μlD4悬浮液和健那绿染液在载玻片 上混合,10分钟后加盖玻片,观察线粒体。
改良苯酚品红染色:取10μlD6涂片,滴10μl改良苯酚品 红染液,5分钟后加盖玻片,观察细胞核。
2.细胞核的分离提取
处死小白鼠→取出肝脏,剪成小块→在盛有0.9%NaCl的烧 杯 平 皿 中 → 量 筒 量 取 8ml0.25mol/L蔗糖-0.003mol/L氯化钙溶液,先加少量该溶 液于平皿中→剪碎肝组织后,再全部加入→剪碎的肝组织倒入 匀浆管中研磨3~5次→ 用3层纱布过滤匀浆液于离心管中→将 装有滤液的离心管放入离心机2500rpm离心15分钟→缓缓取上清 液,移入高速离心管中,保存于有冰块的烧杯中,余下的沉淀 物进行下一步骤→用6ml0.25mol/L蔗糖-0.003mol/L氯化钙溶 液悬浮沉淀物,2500rpm离心15分钟→弃上清,将残留液体用吸 管吹打成悬液→ 滴一滴于载玻片上,自然干燥→ l%甲苯胺兰 染色后盖片即可观察。
nuclei
四、作业
1.绘制口腔上皮细胞(点线绘图法) 2.低倍镜、高倍镜下测微尺的标定方法及结果 3.计算核质比
镜台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200小格)
实验二、细胞生理活 动的实验观察
实验目的
通过制片与观察加深理解细胞吞噬等生理活动 掌握死活细胞鉴别的原理及方法
实验用品
1.材料:小白鼠 2.器材和仪器: 光学显微镜、2ml注射器、载玻片、盖
实验目的
1、了解分步离心分离细胞成分的方法原理。 2、学习、熟悉高速离心机的使用方法。
离心分离的原理
(一)实验原理 先用研磨、超声振荡、低渗等方法将组织或细胞破碎
(匀浆化),释放出细胞中的各种亚组分,再利用不同的 离心条件将它们分离出来,以供进一步分析研究之用。
1、差速离心法:从低速到高速逐级沉淀分离,使较大的 颗粒先在较低转速中沉淀,再用较高转速将原先悬浮在上 清液中的较小颗粒分离沉淀下来,从而使各种亚细胞组分 得以分离。但由于样品中各种大小和密度不同的颗粒在离 心时是均匀分布于整个离心介质中的,各每级分离得到的 第一次沉淀必然不是纯的最重颗粒,须经反复悬浮和离心 加以纯化。
差速离心法主要用于分离细胞器和病毒。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离心后用倾倒法即可将上清夜与沉 淀分开,并可使用容量较大的角式转子。
缺点是:①分离效果差,不能一次得到纯颗粒;②壁效应 严重,特别是当颗粒很大或浓度很高时,在离心管一侧会 出现沉淀;③颗粒被挤压,离心力过大、离心时间过长会 使颗粒变形、聚集而失活。
玻片、解剖器材、滴管、牙签、吸水纸 3.试剂:1%鸡血悬液、6%淀粉肉汤、0.3%台盼兰、酵
母悬液、生理盐水、0.2%亚甲基兰染液
实验内容
(一)细胞的吞噬活动 (二)细胞活性的鉴定—酵母菌
1.原理
白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中能游走的单位。它分为粒细胞系、单 核细胞系、淋巴系三类。
游走性、变形运动、趋化性、吞噬异物。
马蛔虫受精卵细胞:6条染色体
(二)观察
三、蝗虫精巢减数分裂压片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一)原理
减数分裂(Meiosis)是配子发生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有丝分 裂,即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使染 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体现了遗传三大定 律,所以说减数分裂在稳定种的遗传性状和繁殖中均起着 重要作用,是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实验用品
(一)材料: 人口腔上皮细胞(自取) 蛙血细胞涂片 人血涂片 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永久制片 骨骼肌纵切片
(二)器材:
载玻片 牙签 吸水纸 永久制片
盖玻片 擦镜纸 纱布 镜台测微尺
实验内容
临时制片——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的制备 显微测量 永久制片的观察
using of the microscope
在白细胞中,以粒细胞、单核细胞的吞噬活动较强,故称此二 类细胞为吞噬细胞。单核细胞由血液进入组织后逐渐演变成巨 噬细胞。吞噬细胞主要靠吞噬来处理异物。
吞噬细胞首先由于趋化作用而向异物游走,然后伸出伪足包围 异物,并发生内吞作用形成吞噬泡将异物吞入细胞,继而溶酶 体与吞噬泡融合消化异物。
2.方法
三、 试剂: Carnoy固定液、70%乙醇、醋酸洋红染液、45 %醋酸、二甲苯。
实验内容
一、动物细胞无丝分裂的观察——鸡血涂片
(一)原理
雷马克(Remak)于1841年最早在鸡胚血细胞中发现 血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故称无丝分裂(Amitosis)
(二)结果与观察
处于分裂过程不同阶段的鸡血红细胞,核仁先行分裂, 向核的两端移动,细胞核伸长呈杆状;进而,在核的中部 从一面或两面向内凹陷,使核成肾形或哑铃形改变;最后, 从细胞中部直接收缩成两个相似的子细胞。
Vn V=
Vc- Vn
Vn细胞核体积 Vc细胞体积
(三)永久制片的观察
Observation of cell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 human blood smear ➢ toad blood smear ➢ mouse small intestine pillar epidermal cell ➢ skeleton muscle slide
①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片→低倍镜下选无重叠、伸展良好、 结构完整的细胞→换高倍镜测量。
②口腔上皮细胞为扁平形(近似椭圆形), 测细胞的长半径 (直径),短半径(直径),计算细胞体积。以同样方法测核 并计算核体积(或将核近似看作球形)。
③按公式计算核质比。
椭圆V=4πab2/3(a 长半径,b短半径) 圆V=4/3R3(R半径)
二、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马蛔虫子宫切 片
(一)原理
细 胞 有 丝 分 裂 (Mitosis) 的 现 象 是 分 别 由 施 特 拉 斯 布 格 (Strasburger, 1880) 在 植 物 细 胞 和 弗 勒 明 (Flemming , 1882) 在动物细胞中发现。有丝分裂过程包括一系列复杂 的核变化,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以及它们平均分配到 每个子细胞的过程。
实验用品
一、材料和标本 小白鼠
二、器材和仪器 玻璃匀浆器、普通离心机、台式 高速离心机、普通天平、光学显微镜、载玻片、 盖玻片、刻度离心管、高速离心管、滴管、10ml 量筒、25ml烧杯、玻璃漏斗、解剖剪、镊子、吸 水纸、纱布、螬盘、平皿。
三、试剂 0.25mol/L蔗糖-0.003mol/L氯化钙溶 液、1%甲苯胺兰染液、0.02%詹纳斯绿B染液、 0.9%NaCl溶液。
3.高速离心分离提取线粒体
操作步骤 装 有 上 清 液 的 高 速 离 心 管 → 17000rpm 离 心
20 分 钟 → 弃 上 清 , 留 取 沉 淀 物 → 加 入 0.25mol/L蔗糖-0.003 mol/L氯化钙液1ml, 用吸管吹打成悬液→17000rpm离心20分钟→将 上清吸入另一试管中,留取沉淀物,加入 0.1ml 0.25mol/L蔗糖一0.003mol/L氯化钙 溶液混匀成悬液→取上清液和沉淀物悬液,分 别滴于载玻片上,各滴一滴0.02%詹纳斯绿B 染液盖上盖片染20分钟→油镜下观察,颗粒状 的线粒体被詹纳斯绿B染成蓝绿色。
a.实验前二天,每天向小鼠腹腔注射6%淀粉肉汤 0.5~1ml(含O.3%台盼兰,起标记作用),以刺 激腹腔产生较多的巨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