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通过《教师道德素养》的学习,我认识到关爱学生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按照这个去做,通过学习总结如下:
师德规范中第三条,关爱学生中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当教师必不可少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一、师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
关爱学生,是指教师能从高度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关心爱护学生,严格要求教育学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1、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2、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是是对心灵的呵护,更是一种激励、一种引导;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教师关心爱护学生,要做到:
第一,了解和信任学生。
第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三,爱护每一名学生。
第四、对学生严慈相济。
一是要严而有理。
二是要严而有度。
三是要严而有方。
四是要严而有恒。
五是要严中求细。
二、在尊重中走入学生的心灵
平等地对等和尊重学生,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第二,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第三,宽容和信任学生。
三、保护学生的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1、保护学生安全:保护学生安全,不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从道德规范角度,都是教师不应回避的责任。
2、关心学生健康关心学生健康,首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3、维护学生的权益。
学生的权益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各种权利。
我国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来保护学生的权利,如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民主平等的权利,发表意见的权利,隐私权等。
第三条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学校既是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场所,也是保护学生权利的主要部门。
尤其是教师,要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各项权利,做学生权利的维护者。
另外,要求教师既充分尊重学生,又必须约束自己的行为,以防伤害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