芅测量仪器操作规范及自检规程膂测量仪器检定有效期内,如果没有工程项目,可申请停用,由原使用单位填写“测量仪器停用申请报告” ,经工程部审批后生效。
停用的仪器由原使用单位保管,以备其它工地需要时调拨使用。
停用期间,仪器保管人每月应定期进行冲电、放电,以保证仪器电池完好,延长仪器电池的使用寿命。
停用的仪器再次启用前,须查看原有仪器鉴定书,未到期的仪器,经外观检查与实地校测无质量问题可继续使用;若超过鉴定期的仪器,必须送检后方能使用。
羇一、测量仪器操作保养规程薅 1. 仪器负责人(保管人)须熟悉仪器使用常识,遵循仪器生产厂家列出的使用须知,能向其他使用者讲述仪器的操作和安全防护知识并进行有效的监督。
莅 2. 不可自行拆卸、装配或改装仪器。
薃 3. 操作前应先熟悉仪器。
一切操作均应手轻、心细、动作柔稳。
蝿 4. 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
严禁手提或怀抱着仪器箱子开箱,以免开箱时仪器落地摔坏。
开箱后注意看清楚仪器在箱中安放的状态,以便在用完后按原样安放。
蚈 5. 仪器自箱中取出前,应先松开各制动螺栓,提取仪器时,用左手提住仪器支架,右手握持基座,将仪器轻轻取出。
严禁用手提望远镜和横轴。
仪器及所用附件取出后,及时合上箱盖,以免灰尘进入箱内。
仪器箱放在测站附近,箱上严禁坐人。
蒄 6. 测站应尽量选在易于安放脚架、行人车辆少的地方,以确保仪器及人员安全。
安置脚架时,为便于观测,应选好三脚架的高度、方向,尽量与观测者的身高相适应,并避免其他人或物无意碰撞。
螀 7. 仪器安置时,正确的连接方式是:左手握住仪器的支架,右手握住脚架的连接螺栓,待仪器与连接螺栓旋紧后,方能松开左手,使仪器安全地固定在三脚架上,千万不要不拧紧仪器的连接螺栓就将仪器放在脚架平面上。
蒁 8. 仪器安置后,测站旁必须有人。
若遇特殊情况确需离开,必须委托专人看护。
莇 9. 转动仪器前,先松开相应制动螺栓,用左手轻扶支架使仪器平稳旋转。
当仪器失灵或有杂音等不正常的情况出现时,应先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严禁强力扳扭或拆卸、锤击而损坏仪器。
仪器故障不能排除或查明时,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不应继续勉强使用,以免损坏仪器或产生错误的测量成果。
蒄10. 制动螺栓制动时应松紧适当,微动螺旋应尽量使用中间部位,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正镜观测时顺时针方向旋转仪器,倒镜观测时反时针方向旋转仪器。
膁11. 对于短距离迁站时,先将仪器各制动螺栓制动,物镜朝下,并检查连接螺栓是否牢固;然后将三脚架合拢,右手挟持脚架于肋下,左手将仪器紧握于胸前,仪器、脚架尽量与地面垂直。
抱着仪器前进时,要稳步中速行走。
衿若需跨越沟谷、陡坡或距离较远时,一律应装箱背运。
膆12. 观测结束需要搬站时,首先应将脚螺旋调平,微动螺旋回位到中间部位,松开制动螺旋,然后左手握仪器支架,右手松脚架的连接螺栓,按原样装箱。
待仪器装箱平稳后,轻轻将望远镜、水平度盘制动螺栓适当旋紧。
若箱口不吻合,应检查仪器各部位状态是否正确,切不可用力强压箱盖,以免损坏仪器。
薄 13. 仪器应尽量避免日晒、雨淋。
烈日下或在雨中测量时,应给仪器配置伞具。
薂14. 仪器应尽量避免在风雨中使用,若遇特殊情况,使用完后要使用绒布及时擦干水分装箱,回到住地后,打开仪器箱,将仪器平放于稳定、可靠的位置,让仪器阴干,以免受潮影响使用寿命。
蚁15. 仪器清洁时,可用绒布将其侵润,进行表面清搽。
对于污垢,可用绒布沾少许稀释手洗液或餐具洗涤液搽试,并用干净绒布再次搽试干净。
不可用手触摸物镜、目镜、棱镜等光学部件的表面。
清洁镜头时,必须用干净的绒布或镜头纸进行擦拭。
羅 16. 不要用仪器去直接观测太阳,这样不仅有可能损坏测距仪或全站仪的内部部件,也有可能会造成眼睛受伤。
蚄 17. 测量工作中遇雷雨天气,应尽快停止野外工作。
羃 18. 电子仪器的充电器只能在干燥的房间里使用,不应该在潮湿和酷热的地方使用,如果这些装置受潮,使用时将可能会发生电击。
聿 19. 仪器如有激光发射,不可用眼睛直接观测激光束,也不要用激光束对准其他人。
羈20. 使用金属水准尺、对中杆等测量工具,在电气设备如:电缆、变压器、高低压裸线、电气化铁路附近工作时,应与电气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并遵从有关电气安全方面的规定。
螄21. 仪器从温度低的地方安置到温度较高的地方时,仪器表面及其光学部分将产生水汽,可用镜头纸将其轻轻擦去;待仪器温度与环境温度相适应后方能进行观测。
肀 22. 仪器每天用后,回住地应放置于干燥、通风的高架上,利于防潮。
仪器中的 PCMCIA卡、电缆和插头应清洁干燥,经常清理插头上的灰尘。
仪器工作时,不要随意拔掉连接电缆或是卸下 PCMCIA卡,否则将导致数据丢失。
螀二、测量用具的使用保养螆1. 钢尺:使用中不可抛掷、脚踏或车轧,以免折断或劈裂。
在城市道路上量距时,应设专人护尺。
钢尺由尺盘上放开后,应保证平直伸展,如有扭结或打环,应先解开而后拉紧,以防折断。
为保护尺上刻划及注记不被磨损或锈蚀,携尺前进时应将尺提起,不要拖地而行。
钢尺尽量避免接触泥、水,若接触泥、水,使用完毕后应先用软布擦干净。
工地有条件的,可涂凡士林油,再收入卷盘中。
袄2. 皮尺:量距时拉力要均匀适当,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拉断。
使用中避免接触泥水、车轧或折叠成死扣,如受潮或浸水时应及时将尺面由尺盘中放出,晾干后再收拢。
蒀3. 水准尺、花杆、脚架、棱镜杆等测量工具,其尺面刻划应精心保护,以保持其鲜明清晰。
使用过程中不可将其自行靠放在电杆、树木或墙壁上撒手不管,以免倒下摔坏。
塔尺使用完毕后,应将抽出的部分及时收回,使接头处保持衔接完好。
扶尺时不得用塔尺底部敲击地面,以保持塔尺零点位置精确可靠。
对于木质或金属水准尺,暂时不用时,应平放在地面上,不许坐在水准尺、花杆及脚架上。
也不许用以上工具抬、挑物品。
对于木质测量用具来说,使用及存放时还应注意防水、防潮,以免变形。
芈4. 垂球:不可用垂球尖在地面上刻划,也不可将垂球当作工具敲击其它物体。
凡属人为原因造成的监测装置的非正常损坏,对直接责任者处以适当罚款。
薅三、测量装置自检规程羄 1、塔尺自检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购买、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塔尺的检定。
)袁①塔尺的检视:塔尺有无凹陷、裂缝、碰伤、划痕、脱漆、弯曲变形等现象;刻划线和注记是否粗细均匀、清晰、有无异常伤痕、能否读数。
羀②一对塔尺零点不等差及基辅分划(或正反面分划)读数差的测定:距水准仪约 20~30 米的地方找一个固定点,分别在点上立尺,用水准仪照准塔尺的基辅分划(正反面分划)读数,观测过程中不能调焦,以保持望远镜的视准轴位置不变;两塔尺基本分划读数差即为一对塔尺零点不等差;每一塔尺基本分划读数与辅助分划(正反面分划)读数差即为每一塔尺基辅分划(正反面分划)读数差常数。
薈③名义米长的测定:塔尺的基本分划与辅助分划均须检验。
选择温度稳定的室内,将已经过国家授权检定单位检定的钢卷尺与被检测的塔尺放在一起,对钢卷尺施加规定拉力,测定基本分划面和辅助分划面的 0.25 ~1.25m、0.85 ~1.85m、1.45 ~2.45m、2.05 ~3.05m、2.65 ~3.65m、3.25 ~4.25m、3.85 ~4.85m 等七个米间隔,同时记录检测时温度。
根据钢卷尺的拉力与温度计算出每米间隔实际米长,取平均值(考虑正负号)即为一根塔尺名义米长。
肄④分米分划误差的测定:采用经过国家授权检定单位检定的钢卷尺在温度稳定的室内进行。
将塔尺分为 0.1m~1.0m、1.0m~2.0m、2.0m~3.0m、3.0m~4.0m、4.0m~4.9m 五个部分,将钢卷尺与塔尺靠在一起,施加规定拉力,并记录温度,使钢卷尺的零分划对准每一部分的起始分米分划线,一观测员在检查尺的零端观测是否移动,另一观测员由起始分划线起读出每一分米分划线在钢卷尺上的读数,各分米分划误差=各分米分划线左右边缘在钢卷尺上的读数中数- 各部分起测分划线左右边缘在钢卷尺上的读数中数 +钢卷尺的长度与温度改正- 各分米分划线距起测分划线的名义长度。
节⑤塔尺接头间隙差的测定:将塔尺的每一接头压紧,平放在平台上,用检定过的钢卷尺量出塔尺每一接头两端相邻的两分米刻划线间距,与其名义长度的差值,即为塔尺接头间隙差。
莇序号莈技术指标肃指标项蚃限差膀超限处理办法膃一对塔尺零点不等肆 1袀1.0mm薈施加改正差袅 2芃基辅(正反面)分划芁0.5mm芀采用实测值常数偏差袈 3莃名义米长偏差蚂0.5mm螇禁止使用蚇4蒃分米分划误差肃1.0mm葿禁止使用羇修理、固定接头位蒅 5薃接头间隙差蒃1.0mm置蒈自检结果处理及自检周期:经检验符合本规程要求的塔尺,填写检定记录。
检定不合格的塔尺,填写不符合项记录,并对塔尺进行标识。
塔尺的自检周期根据现场使用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 6 个月。
蚃 2、光学仪器自检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购买后和使用过程中的常规自检)薀①定期委托专业的仪器鉴定单位的《仪器鉴定书》虿②外观及各部件的相互作用芇③水准管轴与竖轴的垂直度蚃④光学测微器行差羁⑤光学测微器隙动差照准部旋转正确性莁⑥指标差羆⑦2c 值螂⑧光学对点器的视轴相对与竖轴的同轴度莂各项技术要求、检定条件和检定方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 光学经纬仪》 JJG414-94( 国家技术监督局 ) 中有关规定。
蝿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经自检合格的仪器,填写自检记录;自检不符合的仪器,填写自检记录,并注明不符合项目,及时修理。
自检周期根据使用情况确定,一般为半年。
仪器经长途运输后也应进行自检;螅 3、全站仪 ( 电子经纬仪、测距仪 ) 自检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购买及使用过程中的全站仪和电子经纬仪的自检。
)①光电测距系统的自检:外观检视;发射、接收、照准三轴正确性的检验;棱镜光学对中器的检验;气象仪表的外观检验;棱镜常数的检验。
②电子测角系统(或电子经纬仪)的自检:外观及键盘功能;水准管轴与竖轴的垂直度;照准部旋转正确性;照准误差 c、横轴误差 i 、竖盘指标差 l 的检定;照准部旋转时仪器基座的稳定度;测距轴与视准轴的重合性;光学对中器视轴与竖轴重合度。
③数据采集系统(该部分未启用者可不进行自检):存储卡的初始化;存储卡容量检查;文件创建与删除;测量与数据记录;数据查阅;数据传输;设置与保护;解除与保护。
④自动瞄准及跟踪系统:对于具有自动瞄准及跟踪功能的全站仪及电子经纬仪,应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书有关规定对仪器的自动瞄准精度进行自检。
各项技术要求、检定条件和检定方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 JJG100-94( 国家技术监督局 ) 及《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ZBA76002-87)(国家测绘局)中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