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古典音乐对当代流行音乐的影响

浅析古典音乐对当代流行音乐的影响

浅析古典音乐对当代流行音乐的影响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南阳理工学院(论文)浅析古典音乐对当代流行音乐的影响学院(部):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手机号码:浅析古典音乐对当代流行音乐的影响目录题引...........................................古典与流行的定义与区别...............................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比较......................................1.对象....................................................2.结构.......................................3.内涵.......................................4.生命力....................................5.包容性................................6.价值......................古典音乐和当今流行音乐的运用...................................当古典“遭遇”流行.............................................参考文献.....................................................致谢...........................................................音乐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的产生有着广大的社会背景。

而音乐背后的最大支持是生活,是文化,是经济,是政治。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现代信息传递技术的跨越性发展,人们交际沟通的手段以及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娱乐的触角渗透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电影、电视、歌曲等各类娱乐元素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的调节部分,而最受追捧的莫过于流行音乐了。

在行走的人群中,青年人戴着MP3听得不亦乐乎;最红最热的歌曲响遍了大街小巷。

超级女生、快乐男生等节目的出炉,更促使流行音乐在青少年中掀起了一股热潮。

对于有一定思想和辨别能力的当代大学生,流行音乐欣赏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关键字:古典流行运用有人说流行音乐就象一个修养不高的美女,你会对她一见终情,但是你不会和她相守一生。

古典音乐就象一个长相普通又土气但具有伟大人格魅力的女人,刚接触你一定不喜欢,但是和她处久了,你会被她人格魅力所吸引,而不嫌弃她的外表。

其实我认为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并非古典音乐就是高雅,流行音乐就是低俗。

它们只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两种不同时代背景产生的音乐。

古典音乐相对于轻音乐和通俗流行音乐,具有持久价值而非仅仅风行一时的音乐。

古典也是从流行中不断被历史筛选后才成为现在的古典的:在Mozart、Bach还有Beethoven等等的那个时代,他们的音乐就曾经是最流行的;我觉得对于音乐,不应该用所谓的流行或者古典来定论,虽然现在的主流观念是那样;我个人认为,音乐只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区别,供不同层次的人来欣赏。

比如Mozart的G小调弦乐小夜曲,那就是雅俗共赏型的,虽然人们不一定知道那是Mozart的作品,但是一旦听到那优美的旋律,都会情不自禁的被其中的美丽和和谐所感动,其实人们所追求的还是音乐本身的美,不论它是什么形式出现的,只要是充满美丽因素的,就是人们喜欢的,当然,那些纯属用于发泄的除外。

从语言的角度,“Classica“和”Popular(also as pop)“还可以理解为:经典的和受人欢迎的,应而可以看出只要艺术家的作品在一段历史时期内都任不被淘汰,不被人们遗忘,那些作品往往都会成为Classical。

应而,Pop music 只要是能够经得住历史考验的,都能够成为Classical music。

古典乐和流行音乐,从形式上讲都是音乐,但本质上不是一类的东西。

它们表达的不是同一类型的情感和意境。

现代流行音乐本质上是与从前的流行音乐一脉相承的,古典音乐盛行的时代,酒吧间里同样有现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但它绝不是古典音乐。

古典和流行某些角度上来说只是时代的划分而不应该是类别的划分只不过因为时代的迁移音乐形式产生了变化所以古典和流行才会产生感觉上的本质区别。

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比较1.对象。

流行音乐的爱好者俗称追星族,很多人认为喜欢流行音乐的人阳春白雪,清高孤寡,很难听懂古典音乐的奥妙。

古典音乐的爱好者则有爱乐者的雅名,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多在自己的团名中加入“爱乐”一词,如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交响乐团等。

爱乐指爱古典音乐,他们全力演绎的仅仅是古典音乐。

认为追星族浅俗和众追星族从头开始兴奋的是音乐,但爱到深处,就爱屋及乌,到尾时恋的是歌星;爱乐者从头到尾爱的都是音乐,对创造和演绎出不朽之作的伟人和巨匠们一直只怀着深厚纯洁高尚的崇敬之情。

大家可以看一看港台歌星,大陆歌星的演唱会,歌星往台上一站,眼睛一闭,台下人山人海,群情亢奋,有时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

而演奏古典音乐呢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演奏厅里静悄悄的,人也少得多,最多在一曲终了,有些掌声,这个反差太大了。

2.结构。

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表面上看是两种不同的音乐类型,它们有不同的音乐特点,不同的表现方式,其实最大的区别是他们的音乐组织方式不同。

古典音乐的组织讲究音乐的逻辑性,动机的统一性,音乐发展的连贯合理性等,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中的每个音符就像宇宙中的星球,合理存在、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绝大多数伟大的古典音乐都有较长的篇幅,表达完整复杂的乐思。

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虽然形式上不完整,但是其内容完美无缺,作者及后人都无法为其拟补形式上的不完整。

由此可见古典音乐的严密逻辑性。

再看流行音乐,一首歌曲4、5分钟是标准长度。

流行音乐的组织缺乏严谨的理性思维方式。

就好比,土木结构的房子随便搭是搭不高的,能够搭得很高的一定是精心设计的摩天大厦。

流行音乐没法像交响乐一样,用很严谨的方式组织起很长的篇幅,即使是比较复杂的爵士乐也难与交响乐媲美。

流行音乐的组织有较简单的逻辑,更多讲究的是感性的东西。

总而言之,流行音乐是较感性通俗易懂但是缺乏理性思维的音乐。

而古典音乐有很复杂的作曲技巧、乐曲结构、演奏技术以及强调各种调性,在情感表达方面也是很有深度和外延性的,不如流行音乐通俗易懂。

3.内涵。

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因结构简单,只长于短暂的情绪突放,浅俗和众,很易接近,很多时候唱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就如钢琴王子弹奏的曲目通俗易懂,容易引起心灵上的欢快和愉悦。

古典音乐讲究形式的精美和情意表达的深邃和阔远,规模宏大,架构深厚,蕴涵深湛,价值久远,常常是哲学的音响化,尤受思想丰富情愫深沉的人士挚爱。

交响乐外延明晰,如:交响曲、协奏曲、管弦乐曲、芭蕾音乐、室内乐、歌剧等,戏称为“重音乐”;从交响乐的曲目标题或别名也能略见其厚重深沉之一斑:贝多芬五交命运、三交英雄、六交田园,舒伯特九交伟大、贝多芬奏鸣曲热情、贝多芬8钢琴奏鸣曲悲怆、柴可夫斯基六交悲怆,肖斯塔科维奇五交革命,马勒一交巨人。

4.生命力。

流行音乐流行一时,其生机在依靠媒介不断炒作,推出新人。

无数作品蜂拥而至,排挤替换。

就一件作品而言,往往气氛一过即成明日黄花。

流行音乐表演者生命力极短,即使红得发紫也只是昙花一现。

克莱德曼现已日落西山,中国内地乐迷听他的钢琴曲时他在国外已经没有演出价值,在香港上座率也仅30%。

而古典音乐则流传百世。

在艺术上是永恒的,因具有规则性的本质,一部作品一旦面世,就可能有万古常新的风范和价值。

50年后可能无人知道克莱德曼是谁,但500年后还会有人知道贝多芬,这就是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最大区别。

5.包容性。

爱乐者和追星族无正斜之分。

由于年龄、阅历、知识、素养、听乐环境等方面的差别,爱乐者能欣赏流行音乐但不会倾心待之;着名钢琴家刘诗昆并非自己搞古典音乐就对流行音乐不屑一顾,自1990年到香港定居后,与王菲张学友叶倩文谭咏麟等许多流行音乐明星合作过。

6、价值。

其实谈到价值,艺术品如同高科技产品, 是脑力劳动为主的产物.如果说高科技产品还可以以它所创造的生产潜力宋衡量它的价值, 艺术品则主要是对人们精神的影响, 其价值难以衡量。

很多人都会趋向于古典音乐,一般的流行音乐都会在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被淘汰,其实不然,淘汰后又有很多流行音乐层出不穷流行音乐在很多时候也体现了其价值,不是有很多人对流行音乐一再推崇吗他们认为流行音乐唱出了他们的心声,有很多反映了社会现实,披露了很多不正当风气,譬如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变》古典音乐的价值则体现在它对艺术带来的反响和它所体现的艺术深度。

古典音乐和当今流行音乐的运用:我认为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拥有很多的交汇点与契合点,并且又互相渗透、融合的趋势与必然性。

首先,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拥有很多交汇点与契合点。

其一,流行音乐的乐队组成虽较小,但是完全符合古典音乐乐队组成中的高与低、快与慢、强与弱等阴阳平衡的基本原理。

其二,流行音乐在旋律的走向、和声的运用、歌曲的结构与调转方式绝大部分采用的还是古典音乐理论体系。

举个例子:“音乐神童”莫扎特的《第四十号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前来助阵。

流行+ 摇滚+ 古典的全新曲风使这首歌一时间成为被人们争相传唱的对象。

再说说4i n l o v e曾经风靡一时的得意之作《一千零一个愿望》,曲子大段的采用了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的旋律。

这让人们对歌曲本身的印象不算深,倒是都会哼唱中间那段来自《G大调小步舞曲》的间奏。

这样的歌曲如今也并不在少数,众多歌手的巅峰之作里都少不了西方古典音乐的存在。

例如周杰伦的《夜曲》采用了肖邦的经典之作《降E大调夜曲》,王力宏的《感情是舞台》在编曲中用了《第四号交响曲》中的一个乐句。

周迅的《伴侣》中混入了约斡施特劳斯至今不朽,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固定曲目《蓝色多瑙河》。

华丽的流行歌词搭配上古典音乐名作,二者合为一体并没有想象中犹如火星撞地球那般磨擦剧烈,反而是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同时也让人了解了西方古典音乐的魅力所在。

至于中国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结合上,势头来得似乎更加猛烈了。

在中国古典音乐的体系中,只有宫、商、角、徵、羽,五个音。

而五声调式的旋律更加和谐更加容易被人接受,也就造就了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结合的必然结果。

加上中国戏曲、民歌的独特风格和演唱方法,更会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文化似乎得到了现代人的肯定。

比如黄雅莉当年的成名之作《蝴蝶泉边》,明显的中国民谣风格,再加上朴实的歌词又给歌曲增添了几分中国色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