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油蒸发性能--调和汽油馏程

汽油蒸发性能--调和汽油馏程

车用油品蒸发性能--馏程
调和汽油馏程
(一) 馏程的定义
油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蒸馏,从初馏点到终馏点这一温度范围,叫做馏程。

而在某一温度范围馏出的馏出物,称为馏分;温度范围窄的,称为窄馏分;温度范围宽的,称为宽馏分。

石油产品蒸馏测定中馏出温度与馏出体积分数相对应的一组数据,称为馏分组成。

馏分组成是石油产品蒸发性大小的主要指标,如初馏点、10%点、50%点、90%点和终馏点等,统称为馏程。

(二) 测定馏程的意义
馏程可以判断油品馏分组成,是装置生产操作控制的依据和评定发动机燃料的蒸发性,判断其使用性能:
A. 车用汽油的馏程
a) 10%馏出温度,可以判断汽油中轻组分的含量,它反映汽油发动机燃料的低温启动性能和形成气阻的倾向。

发动机启动时,转速较低,吸入汽油量少,且发动机处于冷缸状态,进入气缸中的汽油气化率低,如果缺乏足够的轻组分,汽油发动机的启动就会有困难,因此,车用汽油标准中规定10%馏出温度不能高于70℃;车用汽油10%馏出温度越低,越能保证发动机的低温启动性;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汽油10%馏出温度越低,所需启动的时间越短,油耗越少。

然而,10%馏出温度过低,汽油中的轻组分过多,易在输油管内产生气阻,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启动,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或低压下工作时更是如此。

目前,车用汽油标准中只规定了10%馏出温度的上限,其下限实际上由另一个蒸发性指标:蒸气压来控制。

b) 车用汽油的50%馏出温度表示其平均蒸发性能,它影响发动机的启动后的升温时间和加速性能。

冷发动机从启动到车辆起步,一般需要经过一个暖车阶段,温度上升到50℃左右,才能带负荷运转。

50%馏出温度越低,其平均蒸发性能越好,启动时参加燃烧的汽油量就越多,则发热量也越多,因而能缩短发动机启动后的升温时间并减少耗油量。

50%馏出温度直接影响汽油发动机的加速性能和工作的稳定性。

50%馏出温度低,发动机加速灵敏,运转平稳;若过高,当发动机加大油门提速时,部分燃料来不及气化,燃烧不完全,使发动机功率降低,甚至燃烧不起来,致使发动机熄火而无法工作。

为此,车用汽油标准中规定了50%馏出温度不能高于120℃。

QQ:756251527 邮编:322203
c) 车用汽油的90%馏出温度表示其重质组分的含量,它关系到燃烧的燃烧完整性。

90%馏出温度越高,重质组分越多,气化状态越差,燃料燃烧越不完全,不仅会降低发动机功率,增大耗油量,而且还易在气缸内形成积炭,使磨损加重。

一般来说,油品的90%馏出温度越低越好,我国车用汽油标准中规定90%馏出温度不高于190℃。

d) 终馏点表示燃料中最重馏分的沸点。

此点温度高,则易稀释润滑油,降低其黏度,影响润滑,增大机械磨损同时燃烧不完全,还会在汽缸上形成油渣沉积或堵塞油管。

试验表明使用终馏点在225℃的汽油,发动机磨损比使用终馏点为200℃的汽油增大1倍,耗油量增加7%。

因此车用汽油标准中规定了终馏点温度不能高于205℃。

B. 评定车用柴油的蒸发性能,判断是使用性能。

车用柴油的馏程是保证其在发动机燃烧室内迅速蒸发和燃烧的重要指标。

为保证良好的低温启动性能,需要有一定的轻质馏分,保证蒸发快,油气混和均匀,燃烧状态好,油耗少;但馏分组成过轻也不利,由于柴油是压燃式发动机,馏分组成越轻,自然点越高,则着火滞后期越长,致使所有喷入的燃料几乎同时燃烧,造成汽缸内压力猛烈上升而发生工作粗暴现象。

此外,过轻的馏分组成,还会降低柴油的黏度,使润滑性能变差,油豇磨损加重。

重馏分特别是碳链较长的烷烃自然点低,容易燃烧,但馏分组成过重,气化困难,燃烧不完全,不仅油耗增大,还易形成积碳,磨损发动机,缩短使用寿命。

因此车用柴油标准中规定了50%馏出温度不得高于300℃;90%馏出温度不得高于355℃;95%馏出温度不得高于365℃。

QQ:756251527 邮编:3222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