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护理支持性理论
压力是来自环境或内部的压力源的需求超过个人、 社会等适应资源时产生的结果。
目前普遍认为,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
境刺激作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 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
此定义包含三个方面:刺激、认知评价
及反应。 1.刺激:重点研究能够引起压力反应
的刺激物的特点
2.认知评价:压力不是环境刺激的直 接结果,而是环境刺激通过人的认知
2)护理是一个开放系统 。
3)护理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4)护理系统是一个具有决策与反馈功
能的系统。
第二节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
主讲人:张红叶
(一)需要的定义
需要:是主体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切条件的 依赖、指向和需求。
人的基本需要:是个体生存﹑成长与发展,维 持其身心平衡的最基本的需求。
(二)基本需要的类型
评价,只有被评价为紧张性的刺激物
时,才能引起压力反应。
3.反应:在压力状态下人的生理、心理等方 面的反应。
三者之间的联系:
刺激
认知评价
反应
压力源(stressor)任何能使人体产生压力
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
类型: 生理性;
心理性;
物理性;
化学性;
社会文化性。
压力反应:压力源作用于人体后,人会 产生一 系列的身心反应来适应及应对压力源,以维持 机体的内稳态。
局部适应症候群(LAS):是机体应对局部压力
源而产生的局部反应。如局部的炎症、溃疡 等
压力反应的生理过程
警告期:人体觉察到威胁,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而引起 的警戒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血糖升高,瞳孔扩 大等。机体动用足够的能量来应对压力。
抵抗期:若压力源持续存在,警告期反应特征消失, 但机体抵抗力处于高正常水平状态,机体与压力源形 成对峙。 衰竭期:压力源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机体的适应性 资源被耗竭,机体没有能力适应压力源,不良的生理 反应不断出现,出现疾病或甚至死亡。
(物质、能量、信息)
系统部分
(处理与转换)
输出
(产品、成果、人才)
反馈
五、系统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1、用系统的观点看人,建立整体护理的 概念。 2、作为护理程序发展的依据。
3、作为护理理论或护理模式发展的框架。
4、用系统的观点看护理,为管理者提供理论
支持 (简答题)
1)护理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 。
压 力 ↓ 交感神经系统 ↓ 下丘脑 ↓ 脑垂体 ∣ 肾上腺皮质 ↓ 盐皮质激素 钠潴留 蛋白合成 ↓ 糖皮质激素 蛋白合成 糖原异生 ∣ ∣ 肾上腺髓质 ↓ 正肾上腺素 周围血管收缩 (肾血流↓肾素↑) ↓ 肾上腺素- 心率加快 心肌收缩↑支气管扩张↑ 血液凝固↑新陈代谢↑脂肪移动↑ ∣
↓ 全身适应综合征
常用心理防卫机制
对抗压力源第一线防卫:身心防卫
1、否认:对自己无法接受的事实潜意识的加以拒绝,以
逃避心理上的痛苦。 2、文饰作用: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为自己辩解,将面临 的窘迫处境合理化,以掩盖自己的行为动机或解释结 果。 3、转移:将一种情绪从一个目标转移到另一个可以接受 的目标上。即将自己对某人无法发泄的情绪发泄到可
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 菲(Bertalanffy L.V.)提出
第二节 系统理论
一、基本概念
系统: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及功能的有
机整体。
包含两层意义: 一是指系统是要素的集合,要素之间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
二是指系统中的每个要素都具有自己独特
的结构和功能,但组成整体后又具备了新的
自我实现的需要
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愿望实现, 得到满足,达到自己所追求的最 高目标。
各层需要之间的关系
1、生理的需要必须首先得到满足。
2 、有些需要必须立即且持续地予以满足;而有些
需要可以暂时延缓满足,但它们最终是需要得到
满足的。
3 、当较低一层的需要被满足或基本满足后,高一
层次的需要便会出现,并逐渐明显。
整体性 相关性
三、系统的 基本属性
动态性 层次性
目的性
四、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在空间或时间方面均有相互 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和顺序。是内在结构
功能:指系统与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过程的秩序和能力。
为外在行为。 一个系统是通过下列程序完成功能转换的:输入→转 换→输出→反馈
输入
(五)需要层次理论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美国心理学家 Abraham Maslow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高
自我实现需要
needs for self-actualization
自尊需要
self-esteem needs
爱与归属的需要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s
各层之间的关系
4、随着前一层次需要的不断满足,后一层次的需 要就会出现。 5、各层次需要的发展过程与个体的发育成长过程 是相一致的。 6、各需要之间的层次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不 同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所不同。
各层之间的关系
7、人类基本需要满足的程度与健康是密切联系
的。
8、随着层次的上移,其满足的方式越有差异。
以接受的人或物身上。
4、潜抑:将不能接受的想法、感情和冲突,不知不觉地抑
制到潜意识中去,加以忘却,以保护自己不引起焦虑。 5、压抑:有意识地将不能接受的思想、冲动和事件置于脑 外,但这些事随时还能记起来。 6、退化:是人的心理阶段暂时脱离现实的倒退性行为,即 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回复到幼年时的幼稚行为以应对 现实,满足自己的需要及欲望。
超系统和次系统的支配和服从关系
二、系统的分类
1、按组成系统的要素性质分类:
自然系统:是自然形成的、客观存在的。
人造系统: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人为 建立起来的系统。
复合系统:实际上,大多数系统是自然
系统和人造系统的结合,称复合系统。
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 开放系统:是指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 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通过输入、输 出和反馈来完成的。 闭合系统:是指不与外界发生 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3.无限性:一个需要满足后就会产生新的需要,
从而维持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4.独特性:人的需要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
面,受遗传及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
5.历史制约性:需要的产生与满足受到周围环境条
件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
(三)影响需要满足的因素
生理因素 情绪因素 知识和智力因素 环境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需氧 量增加、免疫力降低、胃液分泌增加、肠蠕动 减弱或亢进,括约肌失控等。
心理反应:如焦虑、抑郁、否认、怀疑、 退缩或进攻,以致躯体出现各种症状和疾病。
压力反应的规律
1)多种不同压力源中的任何一个压力源就可以引起 压力反应。 2)人们对同一压力源的反应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3)大多数人都能设法避免一般性的压力源。 4)大多数人对极端的压力源的反应方式是相同的。 5)每个人对压力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不相同。
高血压、冠心病、消化道溃疡
3.压力对个体社会功能的影响
塞利的压力与适应理论
汉斯.塞利(Hans
Selye) 是加拿大生 理心理学家,被称为压力理论之父。
全身适应症候群(GAS): 机体对面临长期不断的
压力源而产生的一些共同的症状和体征如全身
不适、疲乏、体重↓、疼痛、失眠、胃肠功能 紊乱等。是不同压力源的共同反应,是通过下 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产生。
病案分析
讨论
患者张某,女,30岁,结婚3年一直未孕。因停经10周,突然出 现右下腹胀痛伴肛门坠胀,且症状逐渐加重,来院治疗。入院查体: 体温37.3℃,脉搏110次/分,血压90/60mmHg。妇科检查:阴道少量 暗红血,宫颈举痛,摇摆痛。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尿 HCG(+)。拟诊宫外孕破裂,遂进行急诊手术,术中确诊右侧输卵 管妊娠破裂,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 术后患者出血得到控制,生命体征逐渐平稳,病情逐步恢复,患者 主诉手术切口明显疼痛,加之环境糟杂,无法入睡。由于对手术后饮 食和活动要求不了解,不敢随意进食和下床活动。 此外,患者非常担心手术后能否顺利恢复,是否影响日后生育,有焦 虑情绪。由于患者丈夫在外地工作无法回来陪伴患者,患者感到很孤 独,加之担心输卵管切除术影响以后生育问题,因而对未来感到悲观 失望,郁郁寡欢。
4、在整体护理中,可按照基本需要层次理论, 系统地收集和评估病人的基本资料。 5、在制定护理计划时,可按照基本需要的层次, 将病人的护理问题分为轻、重、缓、急进行 排序。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马斯洛理论的贡献 马斯洛理论存在的不足:
(1)认为基本需要是与生俱来的,低估了环 境和教育对需要发展的影响; (2)强调个体优先满足低层次需要,忽视了 高层次需要对低层次需要的调节作用。
低
安全需要 safety needs
physiological needs
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
进食、饮水、运动、 休息、睡眠、觉醒、 排泄和性等。
安全需要
生命、财产、职业和心理安全。(婴儿 期更敏感)
爱与归属的需要
归属、 关怀、 温暖、 友谊、 爱情、 奉献等
自尊的需要
被人尊重、赏识、认 可,有声誉、 成就、有影响等。
请应用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分析 在患者张某住院治疗的不同阶段分别应重点满足哪 些层次的基本需要。
三、压力理论
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