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HSE内审检查表采油作业区井下作业大队
HSE内审检查表采油作业区井下作业大队
4、查现场设施的完整性以及使用、维护、保养情况和记录,确认设施具有的控制风险能力;
5、查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6、查作业单元的HSE标准设施配备(警示标志、防护保护装置等);
7、抽查1-2台设备运行情况及运转记录。
8、查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巡回检查记录。
5.5.2承包方和(或)供应方
1、查工程施工现场交底单、工程量变更报审单、单项工程验收确认单等
H S E 管 理 体 系 内 部 审 核 检 查 表
受审核部门: 部门代表: 审核员: 审核日期: 记录编号:CSC/HSE-JL-172-2013
管理手册章节号
审核内容及方法
审 核 记 录
判定
5.3策划
5.3.1对危害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1、查《危害因素(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清单)》、《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表(清单)》是否识别齐全、评价是否合理。
6、查环境隐患排查与整治情况。管线穿(跨)越环境敏感区、高危管段的监控,管线基础信息档案的建立与完善情况。
5.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1、查法律法规清单及行业标准清单;2、查规章制度、操作 Nhomakorabea程是否齐全。
3、法律、法规宣传、学习的相关资料。
4、“反违章禁令”和“HSE管理原则”宣贯、学习情况。
5、践行有感领导、履行属地管理和直线责任的具体做法。
3、查收、发文件记录。
5.5实施与运行
5.5.1设施完整性
1、查设备台帐是否完善;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阀等特种设备和附件的定期检(校)验率达100%、检验合格证办证率100%,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率100%;压力容器使用证持有率100%
2、查安全防护设施台账,检测、校准控制的相关记录或报告;
3、 环保设施完整性。生产、生活区污染源、污染物处理设施(装置)运行与管理,油气集输管道(干线)、原油储罐、应急池管护,风险预警措施落实情况。
6、查HSE新制度的学习、宣贯和执行情况,岗位标准作业程序现场执行和应用情况。
5.3.3目标和指标
1、查HSE目标指标责任书(大队与基层小队、站点);
2、查HSE目标指标量化分解表;
3、查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统计,是否完成目标;
4、抽查2-3名员工是否熟知HSE目标指标。
5.3.4管理方案
1、查全年HSE工作要点或工作安排。
5.5.5作业许可
1、查动火、动土、高空、临时用电、进入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审批记录,抽查3份记录。 2、抽查1个作业现场,是否办理作业许可,现场安全措施、安全监督人员是否到位。
3、抽查作业现场特种作业人员的证件。
5.5.6运行控制
5.5.6运行控制
5.5.6运行控制
5.5.6运行控制
1、查HSE两书一表,是否实施。
2、查为确保目标指标的实现,是否制定HSE体系建设实施方案,HSE两书一表等。
5.4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
5.4.1组织结构和职责
1、查是否成立HSE委员会,按时召开HSE委员会会议。落实安全生产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部署安全生产工作,为安全生产工作措施落实提供保障;
2、查岗位职责是否包含HSE相关职责;
3、询问验证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各负其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践行有感领导,履行直线责任。
4、岗位责任制考核情况。
5.4.3资源
1、查是否建立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财力资源、信息等资源台帐。 2、查安全防护器材台帐。 3、查劳保护具发放台帐。 4、查消防器材台帐。
资源配置是否满足当前HSE生产现状。
2、查承包方HSE两书一表。
3、查外聘车辆及驾驶员资质的审查与考核记录。
4、查对承包方车辆、人员的相关管理资料。入场作业许可等。
5.5.3顾客和产品
1、查收集记录顾客需求,包括员工。
2、进站安全须知、安全警示标志、应急通道及逃生路线指示正确、明显。
5.5.4社区和公共关系
询问与当地政府及周围群众有关HSE的交流情况。
5.4.5协商和沟通
1、查作业区(大队)HSE安委会会议记录(每月1次),包括上级文件的传达落实、安全例会、安全形势分析会等。
2、查HSE活动记录(每月至少3次),包括重要HSE专项活动开展记录、紧急通知及会议精神的落实情况、大队临时开展的HSE活动记录等。
3、查日常组织生产电话、公告、口头通知等记录(调度值班日至)。
4、查特种作业培训台帐,抽查特种作业操作证。
5、查“安全上岗证”培训取证情况,是否每年组织安全上岗证取证及复审培训,并进行考核换证,确保每位职工每年接受安全教育不少于一次,且培训内容全面、适用。 6、是否对各级岗位人员(管理和操作人员)的能力进行考评。(技能鉴定、特殊岗位资质考核、述职报告等方式)
7、 环保培训。员工环境风险辨识、应急知识以及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培训,承包商上岗前环保培训。
2、人员目视化管理:劳保护具是否穿戴齐全,现场作业人员有无违章,入场人员是否进行安全教育,是否有入场许可证等。
3、工艺设备目视化管理:
1)已投用的设备在明显部位标注明确的设备名称及工位号
2)已投用的设备使用设备状态指示牌(“在用”、“备用”、“待修”、“在修”)
3)控制开关指明了控制对象,和现场设备标识对应
4、查 “安全生产月”、“安全警示月”系列活动开展情况,是否制定活动方案、目标,是否落实到每个井站和员工。
5、查事故控制ACT卡使用情况。
5.4.6文件
5.4.7文件控制
1、查受控文件清单,规定文件的保存年限/存管人员等,
2、查作业区/大队发文执行审批程序(发文部门),文件的下发有审核/审批,确保其受控。
2、是否识别评价出“重大危害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控制削减措施;
(抽查1-2名员工是否熟知本岗位风险源点及预防控制措施)
3、建立重大危险源台帐及控制措施;
4、风险评价是否定期(一年)进行评价更新,对新工艺、设施、原料各种变更的识别与评价,提供证据;
5、查隐患台帐及整改治理情况;抽查1-2个治理现场核查;
5.4.4能力、培训和意识
1、查年度HSE培训计划。
是否开展HSE培训需求调查,建立HSE培训需求矩阵,确定与HSE相关岗位(管理和操作岗位)的能力标准,包括基本素质、教育、工作经历等。 2、查培训台帐及培训档案,各级HSE培训记录健全,有成绩,有培训效果评估及改进措施。 3、查新入场或转岗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