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培养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重视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相互转译,并能正确书写推理过程。
3、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培养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习惯。
学习目标: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运用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来探寻三角形以及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全等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回顾:已知AB//DE,且AB=DE,
(1)请你只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EF,你添加的条件是
(2)添加条件后,证明△ABC≌△DEF?
今天我们这节课来复习全等三角形。
(引出课题)。
师:识别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
生:SAS 、SSS、ASA、AAS 、HL。
二、探求拓展:
1、基础过关:
已知:点A,D,B,F在一条直线上,AC=FE,BC=DE, AD=BF, 求证:∠E=∠C 多媒体展示
练习1:已知: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DC∥AB,OB=OD求证:OA=OC
练习2:如图,分别以⊿ABC的边AB,AC为一边画正方形ABED和正方形ACGF,连结CD,BF. 求证
BF=CD
练习3:如图,AE=AD,要使ΔABD≌ΔACE,请你增加一个条件是.
E
D
C B
A
2、能力提升
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
(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
求证:①△ACD≌△CEB;②DE=AD+BE;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
求证:DE=AD-BE;
(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三、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中考一本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