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伟煤业有限公司瓦斯治理专项措施编制:生产矿长:张宏伟安全矿长:焦成伟机电矿长:丁书敏技术矿长:苏建森矿长:苏占旭二零一一年4月5日目录第一章矿井通风、瓦斯情况 (3)第二章瓦斯 (9)第三章可能瓦斯发生事故的自然条件 (10)第四章瓦斯爆炸的条件、煤与瓦斯突出钱的预兆 (11)第五章防止瓦斯的三道防线 (13)第六章瓦斯治理的专项措施 (17)第七章瓦斯监测 (19)第八章瓦斯检查点的布置 (23)第九章其他安全措施 (22)第十章加强安全装备系列化管理 (24)第十一章安全避灾 (26)叁伟煤业有限公司“瓦斯治理”专项措施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煤矿瓦斯事故,确保煤矿安全,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特制定本矿“瓦斯治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望全矿各单位及每个职工认真传达贯彻执行。
第一章:矿井通风、瓦斯情况第一节:通风系统:1、我矿通风方式为中央对角抽出式通风,即主立井、副立井进风、风井立井回风,风井安装2台2BK54-4-NO12型轴流式通风机,配套电动机功率45KW,做到一备一用,保证24小时正常运行。
值班人员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正常通风量为1490 m3/min—2900m3/min.通风阻力为300-500水柱,等积孔为3.4。
矿井反风利用电机反转实现全矿井通风。
通风系统完全能够满足矿井通风的需要。
2、通风系统简单、合理,保证矿井有效风量,减少外部及内部漏风率,满足井下各工作地点风量需要,并做到合理通风、合理分配风量。
主扇24小时正常运转,杜绝自燃通风现象的发生。
3、合理选择主扇安装地点,选择合理的矿井供风量和负压值,保证矿井正常通风。
4、主扇房各种记录、制度及防护用品齐全。
5、矿井通风的任务○1、对井下所有工作地点共给足够的新鲜空气。
○2、冲淡、稀释并排出井下有害气体和矿尘。
○3、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保证职工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节通风构筑物设立管理1、风门设立及管理付井井底东西大巷、主副井联络巷、主井轨道上山口场各立1组风门,每组4道,2道正向风门,2道反向风门,间距不少于6m,实行连锁,并设专人巡回看护,减少漏风率。
2、主井东大巷与副井联络巷设调节风门,用于正行人、运料、调节主井东大巷施工用风。
3、风桥在1101工作面北50米处设立风桥一座。
风桥下部布置在底板岩层之中,上部布置在煤巷中。
用于1101工作面回风和主井回风,在日常巷道管理中,加强煤巷部分的维护,确保通风断面不小于8立方米,保证正常回风。
4、密闭(挡风墙)退役巷道及时打上永久性密闭,防止漏风,密闭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临时密闭揭示警标,写上“无风严禁进入”字样。
5、测风站:主、付井井底进风大巷,副井东回风大巷各设一处侧风站,长度都不少于4m,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不漏风,前后10m内没有拐弯巷道、巷口交岔点等。
坚持每10天测一次风,断面、风速、风量、温度瓦斯等内容及时填写。
6、各进、回风巷道风速符合《规程》规定要求。
第三节反风1、矿井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反风演习,有矿领导和救护队参加演习前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2、反风采用风机反转方式进行反风,根据风机性能测定,风机能在10分钟内改变风流方向,且有效风量达到正常风量的60%,符合规程要求,无需增加反风道。
3、反风时,风门设专人看管,关闭反向风门,打开正向风门。
4、反风工作关系矿井安全,必须慎之又慎,只有反风演习及井下抢救瓦斯、煤尘、火灾事故时,才能使用,但必须经过矿领导研究决定,技术可靠,方准执行。
第四节通风巷道1、矿成立通修队负责对通风巷道的管理看护维修,确保通风巷道断面,减少通风阻力,避免拐死弯和直角巷道。
对巷道内的断梁折柱及时更换,杂物及时清理,对巷道中高、断面不够应及时剁底、维修,防止主要进、回风巷风流短路和塌方绝路。
2、尽量不留盲巷,对无用巷道采取永久密闭或临时密闭,防止瓦斯聚集,并揭示警标,防止人员进入。
3、采掘工作面每人每分钟不能少于4m3新鲜风流,工作面实际需风量必须经过计算,取最大值。
4、采掘工作面温度不准超过26℃,机电硐室不能超过30℃。
第五节局部管理1、领用局部通风机时有机电科、通风科共同检验风机防爆质量,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下井。
2、掘进工作面安装YB32—11型对旋式通风机供风,专人管理、保证运转正常、且有使有备。
3、所有局扇必须实现三专两闭锁。
4、局扇和启动开关必须安装在进风流中,距回风巷口不少于10m,风机风量220—320m3/min之间,且吸风量不能大于该巷全风压风量,防止循环风的产生。
3、局扇及开关必须上架,高度0.3m以上,必须有接地保护,必须安装风电闭锁及瓦斯电闭锁。
4、风筒必须使用抗静电、阻燃及反压边风筒,直径400mm 以上。
5、风筒吊挂要做到吊挂一致,拐弯平稳,接头严密,且使用反压边,不能反接、花接,风筒破损及时修补或更换。
风筒出口距工作面不能小于6m,保证有效风量率在85%以上。
6、严禁私自停、开风机,停工不停风,因停电检修等停风,必须撤出所有人员。
超过24小时不工作,要打上临时密闭,揭示警标,写上“无风严禁进入”字样。
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浓度,只有CH4浓度在1%以下时,方可人工复电送风,送风时严禁一风吹,如果CH4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必须有矿技术负责人编制瓦斯排放措施,进行排放。
恢复送风前必须检查风机前后20m内的瓦斯浓度,CH4及CO2浓度超过0.5%,严禁送风送电,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7、巷道贯通前必须有安检通风部门提前做好调整风路的准备,防止风流短路。
8、通风科每月对全井下局部通风机检查验收不少于三次9、严禁无风、微风、瓦斯超限作业,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严禁使用扩散风、循环风、下行风,串联通风只准一次,且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第二章瓦斯第一节瓦斯特性1、瓦斯是矿井有害气体的总称。
瓦斯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分子式CH4。
俗称沼气。
矿井瓦斯成分比较复杂,除甲烷和CO2外,还含有烃类,如甲烷、氮、氢、SH4、CO和微量的稀有气体。
2、瓦斯具有无色、无味、无臭特点,比重0.554,比空气轻,往往存在与巷道的上部。
3、瓦斯在煤层及围岩中赋存的状态:a游离状态、b吸附状态。
第二节矿井瓦斯的危害甲烷本无毒,但空气中甲烷浓度较高时,会降低空气中氧的含量,大量积聚能使人窒息死亡,有时还能产生煤与瓦斯喷出、突出现象。
它能够燃烧、爆炸,瓦斯浓度在5—16%,氧的浓度12%,遇明火就能产生爆炸,同时会发生煤尘、火灾等次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及电器设备、井巷工程严重破坏。
第三节瓦斯涌出的形式当煤层被开采时,煤体受到破坏,储存在煤体内的瓦斯就会离开煤体向采掘空间用处,这种现象叫瓦斯涌出。
涌出形式分普通涌出、特殊涌出两种。
矿井瓦斯涌出的来源按瓦斯涌出的地点和分布状况分:煤岩壁瓦斯涌出、采落煤炭瓦斯涌出、采空区瓦斯涌出、临近煤层瓦斯涌出。
根据2006年矿井瓦斯、二氧化碳等级鉴定报告,我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038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554m3/t。
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
第三章可能发生瓦斯事故的自然条件第一节瓦斯因素1、产生瓦斯的地点:a瓦斯积聚:采掘工作面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瓦斯浓度大于2%时,可称为瓦斯积聚。
产生瓦斯积聚的主要原因是通风不畅,导致巷道顶部,采煤工作面的上隅角和一些帮顶不严的巷道壁、顶处瓦斯积聚。
b废弃巷道和采空区:废弃巷道和采空区未进行及时封闭,采空区和废弃巷道内的瓦斯就回向采掘工作面涌出。
C断层及地质变化带附近区域:断层及地质变化区域附近,裂隙发育十分明显,储存在煤岩体内的瓦斯顺着裂隙向采掘空间涌出。
D采掘工作面形成的集中应力区:由于采掘活动的剪切作用,使煤岩体原有的完整性遭到了破坏,形成了无数的裂隙,严重的会发生冒顶事故,储存在煤岩体内的瓦斯顺着裂隙向采掘空间涌出。
E强烈震动可能诱发瓦斯涌出。
第二节火源(一)产生矿井火源的原因1、存在明火,井下吸烟、焊接及用电炉、大灯泡取暖引燃可燃物。
2、出现电火花。
主要是电气设备性能不良,管理不善,设备、电缆超负荷工作,出现短路,引起电火花,引燃可燃物。
3、违章爆破。
由于不按规定和爆破说明书进行爆破,如放明炮、糊炮空心炮以及用动力电源爆破,不装炮泥,倒掉炮药中的消烟粉、炮眼深度不够,最小抵抗线不符合规定引燃可燃物。
4、机械摩擦。
由于机械摩擦或碰撞产生电火花引燃可燃物。
我矿属低瓦斯矿井,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涌出量不大,矿井绝对瓦斯涌出时最大为0.038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554 m3/t。
但在通风不良的个别区域内,不排除瓦斯积聚的可能,如遇明火、电气火花、煤炭自燃、金属撞击或摩擦火花等,都有可能引起瓦斯燃烧或爆炸。
因此,必须加强通风、瓦斯、机电设备及爆破等方面管理,防止瓦斯燃烧或爆炸事故发生。
第四章瓦斯爆炸的条件及煤与瓦斯突出前的预兆(一)瓦斯燃烧和爆炸的条件矿井瓦斯的燃烧或爆炸是因瓦斯涌到井下空气中,其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发生燃烧或爆炸。
一般情况下,空气中的瓦斯浓度按体积算,小于5%时,不能爆炸;大于16%时,不爆炸;只有在5-16%时,遇到火源就发生爆炸。
瓦斯爆炸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瓦斯浓度:5-16%;2、高温火源:650-750OC;3、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于12%。
二、煤与瓦斯突出前的预兆1、无声预兆:工作面顶板压力增大、煤壁被挤碎片帮、顶板掉渣、下沉或底板鼓起;煤层层理紊乱、煤质暗淡无光泽,煤质变软;CH4、CO2浓度忽大忽小,气温异常,打钻时有顶钻、卡钻、喷煤、喷瓦斯等现象。
2、有声预兆:煤层在变形过程中发出霹雳声、闷雷声、机枪声、响煤炮声,声音由远到近,由小到大,长短不一,有短暂的、连续的、间隔的,煤壁发生震动和冲击,顶板来压、支架发出断裂声等。
第五章防治瓦斯的三道防线一、成立矿通风防瓦斯领导小组组长:苏占旭付组长:苏建森成员:焦成伟、丁书敏、张红伟、吕站立、许乐、李富洲、办公室设在安全科吕站立兼办公室主任,负责通风防瓦斯的日常工作。
1、加强通风,防止瓦斯积聚合理分配各用风地点的风量,保证各工作地点有足够的新鲜风流将瓦斯稀释、冲淡、安全排出。
特别是采面上隅角,独头上山、采空区、盲巷头、及顶板冒落区空间常积存瓦斯,要引起安全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1、采面上隅角、采空区瓦斯积聚的处理。
采用风障法、尾巷法、安装局扇等方法排除上述地点的瓦斯。
采煤工作面要及时放顶或用充填法减少瓦斯积聚空间,使之失去积聚条件。
○2、顶板冒落区瓦斯积聚处理:顶板冒落空间大于0.5m3,瓦斯浓度大于2%时,可用导管法、挡板法、充填法处理冒落区的瓦斯,使之不能积聚。
○3、独头巷道或通风不良巷道要加强通风防止瓦斯聚集。
○4、盲巷处理:采掘工作面应尽量不留盲巷,及时回撤,一时撤不了的及时打上永久性密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