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会考复习知识点总结

生物会考复习知识点总结

•1、雄蕊包括(花药、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花药中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形成(花粉管),精子沿着花粉管进入子房中的(胚珠),胚珠中有(卵细胞和极核),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胚包括(子叶、胚根、胚芽、胚轴),极核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珠被发育成(),子房壁发育成()。

2、桃的皮、果肉、桃核硬壳都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成。

3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果皮,种皮,胚,•4玉米小麦是果实,葵花籽是果实,西瓜子南瓜子是种子。

3、由桃花到果实的过程中,必须完成两个重要的生理活动分别是传粉_和_受精_。

•5、花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6、有性生殖定义: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是有性生殖。

7、有性生殖的意义(1)产生果实和种子,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强,有利于适应多样的环境,扩大了分布范围;(2)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有利于生物的进化8、(1)无性生殖定义: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2)常见方式:分裂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繁殖扦插、嫁接、组织培养、克隆(3)无性生殖的意义产生后代个体速度快;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9、(1)嫁接的方式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它们的不同在于接穗不同。

芽接是用芽作接穗,枝接用枝条做接穗。

(2)、嫁接成功的关键要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3)、嫁接之后的植物体上所开花的颜色或果实的特点与提供接穗的植物一样。

10、竹子、马铃薯、姜、蒜、藕、富贵竹发育成后代用(茎),椒草用(叶),都是(无性繁殖)。

7、扦插时注意哪几点?为什么上端切口水平,下端切口斜向?为什么去掉部分叶片?11、植物的组织培养有什么好处?•12、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生殖: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13、发育:经过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是完全变态。

•14特点: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很大,为完全变态。

举例:蜜蜂、菜粉蝶、蚕蝇蚊等昆虫。

•15.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称为不完全变态。

没有蛹期。

•16.不完全变态举例:蟋蟀、蝼蛄、蝗虫螳螂等。

•17.若虫: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称为若虫。

(4)蝗虫严重危害农作物,我们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__。

_____龄前,原因是•18应在家蚕发育的[ ]__________期满足食物供应。

•19蝗虫经过5次蜕皮,蜕的皮是外骨骼,原因•20蝗虫最好的防治方法是生物防治•21、两栖动物常见动物由哪些?•2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体外受精,变态发育,水中进行:雄蛙口角边有鸣囊,可鸣叫吸引雌蛙进行抱对。

水中受精。

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是变态发育•23、外鳃——内鳃-肺,皮肤辅助呼吸•24、后肢-前肢-尾消失,青蛙发育过程中,运动器官的变化为_尾→_四肢,呼吸器官的变化为鳃→__肺、皮肤辅助•25、卵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卵壳卵壳膜:保护作用胚盘:含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卵白:保护作用,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

卵细胞包括卵黄、卵黄膜、胚盘气室:为胚胎的发育提供氧气。

系带:固定卵黄•受精卵胚盘色浓而略大,未受精的卵色浅而略小,原因胚胎发育已经开始。

2、鸟的生殖发育过程求偶:如孔雀开屏。

交配。

筑巢:如织布鸟。

产卵。

孵卵。

育雏。

1、遗传与变异遗传概念: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概念: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转基因过程:取核未融合的受精卵(小鼠)→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未融合的受精卵的卵细胞核或精子内→将已导人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卵管中去→在子宫内发育,性状:鼠的个体大小,基因: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转基因: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2基因与性状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基因的概念:有染色体上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性状的概念: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如血型),行为方式等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控制生物性状3、基因与染色体①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有多个基因②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③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成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④在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基因都是成单存在的。

⑤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基因也是体细胞的一半⑥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于父亲,一半来自于母亲,子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各占一半下图是染色体、DNA关系的示意图,根据图示请回答后面的问题:(1)图中(一)表示染色体,它存在于细胞核中;图中(二)表示染色体片段,其中的A为 DNA,B为蛋白质;图中(三)表示DNA 。

(2)(一)是由蛋白质和 DNA组成,其中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控制生物性状的是[三 ] 基因。

4、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分别控制显、隐性性状①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②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

③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隐性基因)并没有受D(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5、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实验过程:种植纯种高豌豆和矮豌豆→→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获得杂交后的种子→种下后植株全部是高豌豆→高豌豆进行自交→获得杂种种子→种下杂种种子→植株有高有矮6、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原因: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似,后代的遗传病的可能性越大。

•四、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和肌肉组成。

2、1-5各部分名称。

(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软骨5、关节窝)2、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使关节牢固的结构是: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把相邻两骨牢固连接起来。

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是:关节面上覆盖的关节软骨、关节囊的内表面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脱臼指关节头从关节窝脱落出来。

滑液是关节囊分泌的。

3、运动产生过程:骨骼肌包括中间肌腹和两端肌腱(乳白色)。

肌腱绕过关节连接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的特性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

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

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4、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直臂提水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扔铅球,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5、肌肉是动力,关节是支点,骨骼相当于杠杆。

6、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

五、动物的行为1、按行为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作用:它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是动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作用:它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

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3、社会行为大具有以下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蚂蚁包括:雌蚁、雄蚁、工蚁、兵蚁。

狮子有社群行为,蝗虫,养鸡场的鸡,老虎都不是社群行为。

4、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动作、声音、和气味等,即动物的语言,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5、生物之间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关系更加复杂。

6、一般的蝶蛾类昆虫的雌虫,体表的腺体能分泌吸引雄虫的性外激素。

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昆虫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也可以干扰雌雄虫之间的通讯,使雄虫不能判断雌虫的位置,以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六、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3、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如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

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意义在于: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过程和环境污染等。

4、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

5、用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制造出了雷达。

6、常见仿生:冷光与萤火虫、蝙蝠与雷达、乌龟背甲与薄壳建筑。

蛙泳不是仿生。

第六单元第四章广泛分布的细菌和真菌修改:徐欣凤一、细菌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菌落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常呈白色;真菌菌落特点:较大,霉菌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与步骤:①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营养基(配制培养基)。

②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冷却(高温灭菌)。

③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此过程叫接种)。

④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恒温培养)。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等。

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不需要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

除少数细菌外,多数细菌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5、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原因:杀死混有的细菌和真菌的孢子,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

7、所有的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11、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使坛内保持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12、鹅颈瓶实验相关问题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