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学教育中,教书与育人是分不开的。
中学生物教学的内容广泛,适于渗透德育教育。
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但要深刻挖掘教材内容,更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人生体验等,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育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生物教学德育教育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3-9795(2012)08(c)-0231-01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性,采取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把政治思想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耳染目濡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较高的道德教育。
1 采取爱国主义的教育
在德育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被视为最重要的内容,它的核心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1.1 颂扬古今生物科学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我国古代就有《山海经》、《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等光辉论著;我国远在四五千年就建立了农业,三千年前就有了室内养蚕和驯养家畜等;1965年我国又在生命起源问题上获得突破,即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
1981年我国又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
本人还随时收集和积累了富有教育意义的我国生
物学所取得的现代成就和动态来点燃学生的爱国主义心灵花火。
1.2 叙说丰富的生物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如我国有恐龙时代的蕨类化石沙椤;我国的裸子植物资源居全世界首位,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而且水杉、银杉、银杏等是闻名世界的珍稀裸子植物;我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有许多的珍贵特产的种类,如褐马鸡、丹顶鹤、白鹇等;另外,娃娃鱼、白鳍豚、扬子鳄、大熊猫等也都名扬海内外,享誉世界。
然而,中国的悬铃木被冠之以“法国梧桐”,麋鹿的故乡却要从外国引种麋鹿……,残酷的史实告诫我们,只有祖国的发达强盛才能保护自己的丰富资源,发展自己的丰富资源,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1.3 坦诚国情,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口众多,国力薄弱和自然资源的贫乏,这就是中国的国情。
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已达13亿多,而每年出生人数仍保持在两千多万,比澳大利亚的人口总数还多。
虽然我国有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但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以前人们对于野生生物资源的有限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一段时间以来,过度放牧、乱砍滥伐、乱捕滥杀,而使大量的草原和森林被毁,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使不少动植物资源濒临绝种或已经绝种。
尽管我国有许多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占优势,然而按人均量计算则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又属于资源贫乏之列。
例如我国森林覆盖总量名列世界第6位,而人均量却排在世界第121位。
触目惊心的事实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确实
比较薄弱,生态环境恶化已造成了严重的隐患,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未来一代人要树立其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当代青年唯有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并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为报效祖国尽责。
1.4 介绍科学家事迹,进行理想前途教育
许多老前辈的科学家思想就是已科学救国,他们为了改变国家的落后励志发展自己的生物科学,他们不仅放弃了在国外的工作以及丰厚的待遇,还为我国的科学做出了无比的贡献。
如在“鱼纲”一节的教学中,介绍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教授拒绝美国哈佛大学的优厚的待遇,高薪的挽留,毅然回到祖国。
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的事业在中国,正因为祖国很穷,我才决定用我的知识去报效她。
”回国后,在遗传学研究中培育杂交鱼—“童鱼”,振惊了生物界。
通过介绍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事迹,使同学们认识到为为社会作出贡献是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只有把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才能更有效地造福于人类。
2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因为人们的思想和言行,对一切事物的一认识和研究,无不受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支配,所以在传授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1 渗透生命物质性的观念
唯物主义肯定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因此生物学关于生命的物质性观念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在生物教学中强调构成细胞的几十种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命物质所特有的,自然界存在的动植物本身是物质,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演变成原始生命,再经过生
物进化,形成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从而使学生头脑中残存的这样
那样的有神论得到彻底改正。
而生物进化是由于自然选择,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形状相似是由于遗传,子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与亲代之间的性状差异是由于变异,遗传和变异为进化提供了选择的材料,生存斗争又推动了生物的进化,这样是学生在接受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渗透世界物质性的观念,引导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2 渗透辩证的观点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
如动物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神经的兴奋与抑制、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以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新陈代谢为例,说明事物的对立统一。
新陈代谢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组成,二者是矛盾对立的,但它们又是相互依存和联系的: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的进行提供了物质和能量的基础,而异化作用又为生命活动包括同化作用的进行提供了能量。
生命体正是由于这两个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的过程,组成为新旧更替的全过程,推动着生命活动向前发展,体现了生命
的最基本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渗透“辩证与统一”的关系,如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生物个体的表现性,不仅要受到内在因素基因的控制,也要受到环境的影响。
3 结语
在生物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质,激发学习积极性,成为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