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质量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全国质量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全国质量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一、质量的差不多知识1.把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2.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3.熟悉质量概念的进展二、质量治理的差不多知识1.把握治理的职能(打算、组织、领导、操纵)2.把握治理层次和技能3.把握质量治理的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操纵、质量保证、质量改进)4.熟悉质量治理的进展5.熟悉质量治理专家的质量理念(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理念)三、方针目标治理(一)方针目标治理的差不多知识1.把握方针目标治理的概念2.熟悉方针目标治理的原理3.熟悉方针目标治理的作用(二)方针目标治理的实施1.把握方针目标制订的依据和程序2.熟悉制订方针目标的要求3.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4.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5.把握方针目标治理评判的要紧内容6.熟悉方针目标治理考核的对象和内容7.了解方针目标治理诊断的概念四、质量经济性分析(一)质量经济性1.了解质量与经济性的关系2.熟悉从利润与成本两个方面考虑质量经济性咨询题3.熟悉质量经济性治理(二)质量成本1.熟悉质量成本的概念2.把握质量成本的PAF(预防、鉴定和故障成本)模式3.熟悉质量成本的过程(符合性和非符合性)模式4.熟悉质量成本模型5.了解质量成本治理6.熟悉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方法(三)成量成本构成1.把握预防成本的构成2.把握鉴定成本的构成3.把握内部故障(缺失)成本的构成4.把握外部故障(缺失)成本的构成(四)劣质成本1.熟悉劣质成本的概念及组成2.了解劣质成本分析的步骤五、质量信息治理1.把握质息和信息流的概念2.了解质量信息系统的构成3.熟悉质量信息治理的要求六、质量教育培训1.把握质量教育培训的内容2.熟悉质量教育培训的范畴及各层次培训的目的3.把握组织选择和实施质量教育培训的时期和要紧活动4.了解培训需求识不的方法5.熟悉设计策划培训的含义和培训的制约条件6.熟悉常用培训方式和选择培训方式应考虑的因素7.熟悉培训实施过程治理的要紧活动8.把握评判培训成效的方式七、质量与标准化(一)我国标准的体制1.把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概念2.把握我国强制性标准的概念和法律地位3.了解强制性标准的范畴4.熟悉强制性标准的形式5.熟悉举荐性标准的概念6.了解举荐性标准的作用(二)标准的制定1.把握制定标准的差不多原则2.熟悉制定标准的对象3.熟悉标准制定的一样程序、标准的备案和复审(三)标准化的常用形式1.熟悉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的概念(四)企业标准化1.熟悉企业标准化的差不多任务2.熟悉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3.了解企业标准的贯彻与监督(五)采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把握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概念2.熟悉采纳国际标准的程度及表示方法3.熟悉采纳国际标准的差不多原则和一样方法(六)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技术壁垒(WTO/TBT)规范1.了解WTO/TBT协议的差不多内容2.熟悉WTO/TBT协议的要紧原则八.杰出绩效评判准则1.把握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和适用范畴2.熟悉杰出绩效评判准则的要紧结构3.熟悉杰出绩效评判准则的内容概要4.了解杰出绩效评判准则的评判方法九、产品质量法规与职业道德规范(一)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规定1.熟悉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原则2.把握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畴3.熟悉产品质量责任的概念4.把握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5.把握《产品质量法》中对企业质量治理的要求6.把握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7.熟悉《产品质量法》明令禁止的产品质量欺诈行为8.熟悉《产品质量法》对企业及产品质量的监督治理和鼓舞引导措施(二)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要求1.熟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的差不多要求2.熟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差不多要求第二章供应商质量操纵与顾客关系治理一、供应商选择与质量操纵1.熟悉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典型形式2.了解互利的供应商关系对企业的益处3.了解供应商的重要性分类4.熟悉企业与供应商关系选择的阻碍因素5.了解供应商审核的时机与分类6.熟悉供应商评判的差不多原则7.了解供应商评判的一样程序8.了解供应商选择的常用方法9.把握对供应商的质量操纵方法二.供应商契约与供应商动态治理1.了解企业与供应商契约的种类2.了解供应商选择评判与业绩评定的区不3.把握供应商评定的要紧指标4.熟悉供应商业绩的评定方法5.了解供应商的动态分级及动态治理三、顾客中意1.把握顾客的类型2.了解相关方的含义3.把握顾客中意的概念和特性4.熟悉Kano模型的涵义5.熟悉顾客要求的识不与确认6.熟悉顾客中意度概念7.熟悉顾客中意度指标8.了解中国顾客中意指数模型要素的含义四、顾客关系治理1.熟悉(原为了解)顾客关系治理的含义2.熟悉(原为了解)顾客关系治理的技术类型3.了解顾客关系治理与顾客中意度连续改进的关系(新增)4.了解骨骼关系治理的技术类型(新增)第三章质量治理体系一、质量治理体系的差不多知识1.把握质量治理体系的差不多知识2.了解环境治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汽车工业质量治理体系(新增)3.把握质量治理八项原则,了解其在组织中的应用4.了解质量治理体系标准的进展5.熟悉2000版ISO 9000族文件的结构6.把握ISO 9000族核心标准的要紧内容和应用范畴二、质量治理体系的差不多要求(一)范畴1.熟悉标准应用的范畴2.把握标准应用的要求(二)质量治理体系总要求和文件要求1.熟悉质量治理体系的总要求2.把握质量治理体系文件的范畴及要求3.把握质量手册的概念及要紧内容4.把握文件和记录的概念及操纵的目的和要求(三)治理职责1.熟悉最高治理者在质量治理体系中的职责及要求2.把握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四)资源治理1.熟悉质量治理体系所需的资源2.把握对人力资源的要求3.了解对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的要求(五)产品实现1.熟悉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及操纵要求2.把握设计和开发的概念及对其操纵的要求3.熟悉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操纵要求(六)测量、分析和改进1.了解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的作用2.熟悉对监视和测量的要求3.熟悉对不合格品操纵的差不多要求4.熟悉数据分析的要求5.熟悉纠正、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的概念及差不多要求三、质量治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1.了解建立质量治理体系的差不多原则及要紧活动2.熟悉质量治理体系方法四、质量治理体系审核1.把握质量治理体系审核的要紧术语2.熟悉质量治理体系审核的目的和分类3.把握五项审核原则4.熟悉质量治理体系审核的要紧活动及要紧内容5.熟悉质量治理体系审核和质量治理体系认证的要紧区不及联系一、质量检验概述(一)质量检验差不多知识1.把握质量检验的差不多概念2.把握质量检验的差不多要点3.了解质量检验的要紧功能4.把握质量检验的步骤5.熟悉产品验证及监视的概念(二)不同类不的产品质量检验1.熟悉机械产品的质量检验2.熟悉电工产品的质量检验3.熟悉流程性材料的质量检验4.熟悉产品的环境条件试验5.了解软件质量的检验二、质量检验机构(一)质量检验机构的差不多知识1.熟悉质量检验机构的要紧工作范畴2.了解质量检验机构的职责和权限3.熟悉质量检验机构的设置(二)实验室的差不多知识1.了解实验室的差不多任务2.熟悉实验室的质量体系3.熟悉样品的质量操纵4.把握检测的质量操纵5.把握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的差不多要求三、质量检验打算(一)概述1.把握检验打算的差不多概念2.了解编制质量检验打算的目的3.熟悉质量检验打算的作用4.熟悉检验打算的差不多内容5.熟悉编制检验打算的原则(二)检验流程图1.把握检验流程图的差不多概念2.熟悉检验流程图的编制过程3.把握简单的检验流程图的编制(三)检验站的差不多知识1.把握检验站的差不多概念2.熟悉检验站设置的差不多原则3.了解检验站设置的分类4.熟悉几种要紧检验站设置的特点(四)检验手册和检验指导书1.把握检验手册的差不多概念2.了解检验手册的要紧内容3.把握检验指导书的差不多概念及其作用4.熟悉编制检验指导书的要求5.熟悉检验指导书的差不多内容6.把握一样检验指导书的编写四、质量特性分析和不合格品操纵(一)质量特性分析表1.把握质量特性分析的差不多概念2.了解质量特性分析表的编制依据3.熟悉质量特性分析表的内容(二)不合格的严峻性分级1.把握不合格的差不多概念2.熟悉不合格严峻性分级的原则3.了解不合格严峻性分级的级不4.熟悉不合格严峻性分级表的内容(三)不合格品的操纵1.熟悉不合格品的操纵程序2.了解不合格品的判定3.了解不合格品的隔离4.熟悉不合格品的处置5.把握不合格品操纵与纠正措施第五章计量基础一、差不多概念(一)计量的内容、分类和特点1.把握计量的定义2.了解计量的内容3.熟悉计量的分类和特点(二)计量的法律和法规1.了解计量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2.熟悉《计量法》的差不多内容(三)量值溯源、校准和检定1.熟悉量值溯源性的概念2.把握校准和检定的概念3.了解校准和检定的作用二、计量单位(一)把握法定计量单位的定义(二)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1.了解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2.把握SI差不多单位3.熟悉SI导出单位和SI单位的倍数单位4.了解可与SI单位并用的非SI单位(三)把握法定计量单位的差不多使用方法三、测量仪器(一)概述1.熟悉测量仪器、测量设备的定义2.了解测量仪器的分类(二)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1.了解测量仪器操纵的概念2.熟悉标称范畴、量程和测量范畴的概念3.了解额定操作条件、极限条件和参考条件的概念4.把握示值误差和最大承诺误差的概念5.了解灵敏度的概念6.把握辨论力的概念7.熟悉稳固性、漂移的概念(三)了解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四、测量结果(一)测量准确度和周密度1.把握测量准确度和周密度的概念2.了解测量准确度和周密度的区不(二)测量重复性和再现性1.把握测量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概念2.了解测量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区不五、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一)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修正1.把握测量误差的概念2.熟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概念3.了解测量结果修正的方法(二)测量不确定度1.差不多概念(1)把握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2)熟悉标准不确定度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概念(3)熟悉扩展不确定度的概念2.了解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3.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1)了解测量模型的建立(2)把握标准不确定度A类评定方法(3)熟悉标准不确定度B类评定的常用方法(4)把握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运算方法(5)熟悉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6)了解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4.把握测量不确定度应用实例六、测量操纵体系(一)概述1.熟悉测量操纵体系的概念2.了解测量操纵体系的组成(二)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1.把握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概念2.了解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过程(三)了解测量过程实施的操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