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道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道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8.1 铺道岔
一般规定
8.1.1 道岔铺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道岔应在无缝线路固定区,岔内钢轨相对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8.1.2 订购道岔时,应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岔内钢轨焊接与胶接接头的数量与位置,并明确焊接方法,对道岔钢轨长度预留量等作技术处理。

8.1.3 道岔应在工厂内预组装并验收,出厂时,制造厂应对产品零部件依据相关技术条件进行检验,并提供出厂合格证、铺设图和发货明细表。

8.1.4 正线道岔应采用专用机械铺设法或换铺法进行铺设。

8.1.5 铺岔完成,经自检、电务互检合格后,电务应及时安装转辙及锁闭装置。

安装转辙装置时,工务、电务应配合施工。

转辙及锁闭装置未安装前,应用钩锁器固定尖轨,直向限速15km/h通过,侧向禁止通过工程列车。

主控项目
8.1.6 道岔的类型、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标准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查验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查、尺量。

8.1.7 岔枕的类型、规格、质量、铺设数量和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查验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查、尺量、点数。

8.1.8 道岔基本轨、尖轨、辙叉及配件应按道岔设计文件铺设。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8.1.9 道岔转辙器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8.1.10 辙叉安装后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一般项目
8.1.11 道岔轨道中心线应与其连接轨道的中心线重合,零配件安装正确齐全,标记正确、齐全、清晰。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8.1.12 螺栓的扭力矩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组道岔抽检扣件、紧固螺栓各3个,涂油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测力扳手检测、观察检查。

8.1.13 道岔各部分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8.2 设置位移观测桩
8.2.1 位移观测桩各项质量按本标准第7.3节的规定检验。

8.3 道岔焊接及锁定
一般规定
8.3.1 在焊接岔内钢轨接头时,应按设计顺序焊接。

道岔与两端无缝线路焊接应在道床基本达到稳定状态、轨面高程、轨向和水平已基本达到设计标准时,方可施焊。

焊连及锁定
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始终保持限位器子、母块位置居中,尖轨方正。

8.3.2 道岔焊接应按客运专线铁路钢轨焊接的有关要求执行。

8.3.3 焊接完成后应检查焊好的接头,并打上焊接标记,填写焊接记录报告。

主控项目
8.3.4 由道岔前端和辙叉跟端接头焊缝决定的道岔全长偏差不得超过 20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

8.3.5 道岔胶接绝缘接头焊接前应测定电绝缘性能,并应符合其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仪器测量。

8.3.6 无缝道岔内锁定焊接及道岔与两端无缝线路锁定焊接应同日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轨温计测定并记录;监理单位检查
施工单位记录。

监理单位旁站监理。

8.3.7 无缝道岔与相邻轨条的锁定轨温差不应大于5℃。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轨温计测定并记录;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记录。

监理单位旁站监理。

8.3.8 钢轨焊头必须进行探伤检查,焊接质量应符合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测。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检查、探伤仪检查;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探伤记录,并进行见证检测。

8.3.9 焊缝及两侧各100mm范围内不得有明显压痕、碰痕、划伤等缺陷,焊头不得有电击伤。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8.3.10 道岔工地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应符合表6.0.11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1m直尺或专用平直度检查仪检查。

一般项目
8.3.11 钢轨铝热焊焊缝距离轨枕边缘不应小于100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

8.3.12 道岔内焊接接头应打磨平顺、光洁。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8.3.13 轨道纵向位移“零点”标记应齐全,标记大小应适当、一致,色泽均匀清晰。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8.4 道岔整理
一般规定
8.4.1 一般规定同本标准第7.5.1~7.5.4条。

主控项目
8.4.2 线路开通前,岔区道床应达到稳定状态,其状态参数指标应符合表7.5.5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组道岔前、直股后和侧股后各检
测2根轨枕,求平均值,要求每一实测值与平均值之差不超过平均值的20%;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测。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仪器测量;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检测记录,并进行见证检测。

8.4.3 导曲线应圆顺,不得有反超高。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仪器测量、观察检查。

8.4.4 道岔(直向)静态平顺度铺设精度标准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4.4的规定。

表8.4.4 道岔(直向)静态平顺度铺设精度标准(mm )及
检验方法 序
号 项 目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v
(km/h ) 检验方法
200 200<v ≤250及
300≤v ≤350
1
轨距 ±1 ±1 轨检小车检测 2
高低 3 2 3
轨向 3 2 4 扭曲(基长
6.25m ) 3 2
5 水平 3 2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8.4.5 道岔整理后的动态质量检查应符合本标准第7.5.8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8.4.6 道岔直股方向与其连接的线路应一致,远视直顺;侧股方向与其连接曲线应连接圆顺。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仪器测量、观察检查。

8.4.7 道床应饱满,道床断面和岔枕埋深等符合设计要求,标记正确齐全、字迹清晰,清洁无杂物,碴肩、边坡和中部碴面整齐。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8.4.8 道岔钢轨经过预打磨后,表面应平顺,无斑点。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