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感官检验的种类
嗅觉适应性特别强,被同一种味道较长时间刺激后很容易顺应,产生嗅觉 疲劳。
重要性:在感官检验中,嗅觉检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许多方面是无 法用仪器来代替的。在食品加工中,鱼、肉类是否因蛋白质分解而产生腐 败味,油脂是否因为氧化而产生哈喇味,新鲜果蔬是否具有应有的清香味, 都有赖于嗅觉评价。 进行嗅觉评价时的正确方法: 1.食物与鼻子应有一定距离。可用手掌在食物上方轻轻煽动。 2.最后将食品送入口中,通过咀嚼或吞咽,使香气进入鼻腔。 3.两次实验间以新鲜空气作为稀释气体,使鼻腔内嗅觉气体浓度迅速下降。
手压:用手指按压肉的表面,压后凹处迅速恢复原状的新鲜好肉;若凹 处恢复原状较慢或不能完全复原的为次质肉;如果凹处不复原的为变质 肉,不能食用。手摸:手摸肉的表面,如微干或略显湿润,切面有粘手 感的为质量较次的肉;如表面很干燥,切面严重粘手的则为变质肉,不 能食用。
视觉评价应在自然光或类似自然光下进行,避免光线暗弱或光线直接射 入眼睛而造成视觉疲劳。 二、听觉检验 概念:通过被检验物作用于听觉器官所引起的反映,对食品进行评价的 方法称为听觉检验。 利用听觉进行感官检验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同一个物品,当受到外来 机械敲击时,应当发出相同的声音,当其中的一些成分、结构发生变化 后,原有的声音会发生一些变化,据此可以检验出许多产品的质量。 如敲打罐头,在生产中称之为打检。即从敲打发出的声音来判断罐头真 空度的高低、内容物的多少和封口的紧密程度。
按检验时所利用的感觉器官,感官检验可分为 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和触觉检验。 一、视觉检验 概念;通过被检验物作用与视觉器官所引起的
反映,对食品进行评价的方法。在感官检验
中,视觉检验放在第一的位置。因为: 1.一个产品是否能得到顾客的认可, 往往取决于第一印象,即“视觉印象” 色泽和造型美观的食品会首先博得美感。
2.舌头部位的影响
3.味觉产生时间的影响 4.呈味物质的水溶性影像 完全不溶于水的物质实际上是无味的,只有溶解于水中的物质才能刺激 味觉神经,产生味觉。 5.身体状况的影响 人生病时会导致味觉迟钝;人处于饥饿状态下味觉敏感性会明显提高。 一天中味觉敏感度在午餐前达到最高。进食一小时内敏感性会明显下降 。 五、触觉检验
2.另外任何食品的外观特征往往与其内
在的品质紧密联系
比如,去菜市场买菜,常常通过观察,了解食品的光泽、色泽可以判断 鱼类或肉类的新鲜度,从色泽可以判断水果、蔬菜的成熟度。
看色泽:肉皮表皮无红点的,是好肉;有红点的是变质或腐败肉。瘦肉 光泽而红色匀称的为好肉;色泽稍暗的为劣质肉。肥膘肉色泽洁白,光 泽油腻的为新鲜肉;若脂肪无光泽或呈灰绿色的为变质肉,不能食用。
皮肤的感觉称为触觉。根据刺激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皮肤受到 机械刺激尚未变形时的感觉称为触觉;若刺激强度增加,使皮肤变形, 称为压觉;由于两者是相互联系,所以又称为触压觉。
皮肤分布着冷点和热点,若受冷、温热、烫的刺激所产生的感觉称为温 度觉。 广义的触觉还包括增加指压时产生的感觉,通常称为手感。也包括食物 在口腔内,通过牙齿的咀嚼,与口腔、舌面进行接触及摩擦过程中所产 生的物理性感觉,即口感。
触觉评价是通过人的手、皮肤表面接触物体时所产生的感觉来分辨、判 断产品质量特性的一种感官评价。
打检棒
打检机
真空打检机原理:当容器经过探头时,探头在容器顶部施加一个“非接 触式”的敲击动作,使容器顶部发出声音,不同真空度的容器会发出不 同的声音,先进的声学技术根据声音来判断容器是否发生泄漏。 三、嗅觉检验
概念:通过被检物作用于嗅觉器官而引发的反映,评价食品的方法称为 嗅觉检验。
对于嗅觉,有敏锐者也有迟钝者,即பைடு நூலகம்是嗅觉敏锐者也并非对所有的气 味明锐。如长期从事品酒工作的人,嗅觉对酒香的变化非常敏锐,但对 其他气味就不一定敏锐。
4.为避免嗅觉疲劳,嗅觉检 验应由淡到浓,且数量不宜
过多,延续时间也不易过长
四、味觉检验 概念:味觉是食品中的可溶性呈 味物质刺激舌面的味细胞(味 蕾),通过味觉神经传入大脑皮 层的味觉中枢而产生感觉。 人的基本味觉有酸、甜、苦、咸 四种。
最纯粹的味觉:堵塞鼻腔后,将接近体温的食品送入口腔内而获得的感 觉。而味觉往往是味觉、嗅觉、温度觉等几种感觉在口腔中的综合反应。 1.食品温度的影响 最佳温度20~40℃。30℃时味 觉最敏感。同时,温度对味觉 的影像还表现在味阀值的变化 上。甜味和酸味的最佳感觉温 度是35~50℃,咸味是18~35℃, 而苦味则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