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2019年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2019年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
库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这是()。

A、原型操作
B、原型启发
C、原型内化
D、原型定向
【答案】A
【解析】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即原型定向阶段、原型操作阶段、原型内化阶段。

题干所述为原型操作阶段的特点。

故选A。

2、“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A、出自于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学说
B、强调教育对人的作用
C、强调环境对人的作用
D、出自于古代教育家孟子的学说
【答案】C
【解析】这句话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是古代教育家荀子的观点,认为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故选C。

3、师德修养是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逐步完善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

A、学会反思
B、加强理论学习
C、树立榜样
D、确立可行目标
【答案】A
【解析】反思是提高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师德修养是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逐步完善的过程。

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发现不足并改正;反思自己的行为与职业道德理论要求的差距,反思自己与周围其他教师和先进模范人物的差距,完善自己;善于听取来自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在别人对自
4、我国教学理论界形成最早、影响最大的教学过程本质说是()。

A、发展说
B、特殊认识说
C、学习说
D、实践说
【答案】B
【解析】特殊认识说是我国教育界一种影响很大,认同者最多的教学本质观。

故选B。

5、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

A、望而生畏
B、谈梅生津
C、见风流泪
D、尝梅生津
【答案】B
【解析】第一信号系统是指由声、光、电、色等现实的具体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是由抽象的语言、文字引起的条件反射。

“谈梅生津”谈到梅子就会产生唾液,体现的是语言、文字引起的反应,故为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故选B。

6、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不包括()。

A、知识与技能
B、智力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答案】B
【解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故选B。

7、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

A、旷课,夜不归宿
B、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C、多次拦截他人,索要财物
D、携带管制刀具
【答案】C
【解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多次偷窃;(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八)吸食、注射毒品;(九)其他
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故选C。

8、小强腿有残疾,具有接受普通教育的能力,该上初中了,当地普通学校以小强腿有残疾为理由,拒绝其入校学习。

该做法()。

A、合法,学校有招生自由权
B、合法,学校有招生自主权
C、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D、违反了《教育法》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二)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9、丁老师在工作中常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

丁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哪种效应?()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效应
D、投射效应
【答案】D
【解析】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

丁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方式投射到学生身上,是投射效应的体现。

故选D。

10、“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而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持这种知识观的是()。

A、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B、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