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概述概念解释

信息技术概述概念解释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实现处于移动状态的对象之间通信的系统,包括移动台、基站和移动交换中心。
1.4
比特(bit)
比特指的是二进制数中某一位上出现的数字,只有“0”和“1”两种取值。表示一个比特需
要使用2个不同的稳定状态(例如:在电路中可以用高、低两种电平分别表示1和0)。比特是 数字系统处理、存储和传输信息的最小单位, 若干个比特的组合可用于表示数值、文字、图像和 声音。
电平值中的一个,将每个采样值分别用8位二进制编码表示)。
信道
向某个方向传输信息的传输通道。由传输介质和相关的中间通信设备组成。
信道带宽
物理信道在不失真条件下所能通过信号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的差值。即信道上所能通过的
信号的频带宽度。“带宽”用于数字信道时,通常指的是信道最高数据传输速率。
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
字节及其计量单位(B,KB,MB,GB,TB)
1B(字节)=8bit(比特),1KB=1024B, 1MB=1024KB IGB=1024MB 1TB=1024GB
比特的传输速率计量单位(b/s,Kb/s,Mb/s,Gb/s,Tb/s)
1b/s
原码和补码
表示有符号整数的二进制编码方法。
浮点数
表示实数的二进制编码方法。一个浮点数包括阶码和尾数两部分。
调制与解调
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之为调制。 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之为解
调。使用的设备是调制解调器(Modem。常用调制方法有:调频、调幅和调相。
编码与解码
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之为编码。 将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之为解
码。常用编码方法:PCM(按8KHZ/S的频率采样模拟信号的电平,为每个采样值指配256个不同
信道每秒钟能有效传输的代表0或1的信号个数。基本计量单位为b/s或bps(比特/秒)。
信道多路复用技术
在一条传输线路 (或空间) 中同时传输多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时采用的技术。复用技术包
括:频分复用(载波通信),时分复用,码分复用,波分复用。
交换技术
使用交换设备实现多对终端设备之间的互连,满足多用户通信的需要 。交换技术包括:电 路交换,分组交换等。
任务
装入存并被启动运行的程序。有前台任务和后台任务之分
多任务
在操作系统的管理下被同时启动运行的多个程序。
进程
程序在某个数据集上的一次运行活动
虚拟存储技术
为扩大可用主存而采用的一种存储管理技术。 操作系统将存储在外存中准备运行的程序及数 据划分成若干个大小固定的 “页面” ,先将部分页面装入主存开始执行程序, 当出现缺页报告时, 存储管理程序采用某种页面调度算法将主存中暂时不用的页面调出保存到外存的虚拟存储器 (交 换文件)中,同时将所缺的页面从外存调入主存,继续执行程序。
文件
带有标识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文件的标识称为“文件名”,操作系统按名存取文件。
软件技术
研制开发计算机软件所需的所有技术
3.2
操作系统
基本系统软件。 用于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硬件资源, 提供友善的用户界面, 为应用程序的 开发和运行提供一个高效率的平台。
系统资源
一个计算机系统拥有的全部软硬件资源。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外部存储设备,输入
/输出设备、网络通信设备、程序、数据、文档。
图形用户界面
显示系统工作在图形模式, 用图形标示系统资源对象, 每个运行的程序在屏幕上对应一个窗 口,窗口中显示正在运行程序的输出信息。操作命令以菜单形式给出。用户使用鼠标点击图标、 窗口、菜单可完成很多人机交互操作。
启动
计算机加电后,CPU自动运行自举程序将操作系统从硬盘读出装入存并运行操作系统的过 程。
第 1 章 信息技术概述概念解释
1.1
信息
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信息是资源。
信息处理
为获取更有效的信息而施加于信息的所有操作。
信息技术
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进行信息处理的技术。包括: 信息感知与识别技术, 信息通信与存储
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技术,信息控制技术。
信息处理系统 用于辅助人们进行信息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处理、控制及显示的综合使用各种信息技术 的系统。
第 3 章 计算机软件概念解释
3.1
软件
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
系软件
用于有效地管理和使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给应用软件开发与运行提供支持, 为用户使用与
管理计算机提供方便的一类软件。
应用软件
针对特定应用需求,专门用于解决各种具体应用问题的软件。
软件工程
建立并使用完善的工程化原则, 以较经济的手段获得能在实际机器上有效运行的可靠软件的 一系列方法。
1.2
微电子技术
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技术。
集成电路
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经平面工艺加工制造,将大量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
件及相互连线构成的电子线路集成在基片上,构成一个微型化的电路或系统。
集成电路的制造材料主要是硅(Si),也可以是砷化镓(GaAs)等化合物半导体。
按照电信号类型和功能将集成电路分为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两大类。
1.3
通信
各种信息的远距离传递。
现代通信
使用电波或光波通过特定传输媒体双向传递信息的技术。
通信系统
主要组成部分为“信源”、 “信宿”、 “信道”。使用的主要物理设备为“终端设备”、 输介质”和“交换设备”。
信号
信源发送通过信道传输给信宿用于承载信息的电信号或光信号。信号分为 “模拟信号” 和“数
字信号”两类。模拟信号的典型波形为正弦波,数字信号的典型波形为脉冲方波。
有线通信系统
以标准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为传输介质,以能在这些线路中传输的电信号、光信号 为信息载体的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
以空间为传输介质, 以能在空间自由传播的无线电波、 微波和红外线等电磁波为信息载体的 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
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信号, 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 是微波 接力通信技术与空间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集成电路的集成度
集成电路芯片中单位面积包含的基本电子元件的数量。
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
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取决于组成门电路的晶体管尺寸, 晶体管尺寸越小, 集成度越高,
路的开关速度就越快,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也就越快。
Moore定律
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
IC
把集成电路芯片密封在塑料卡基片,使其成为能存储、处理和传递数据的载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