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绘本阅读活动-小白兔

中班绘本阅读活动-小白兔

中班绘本阅读活动-小白兔
XX课件中班绘本阅读活动:小白兔绘本分析小白兔兴高采烈地去自家园子里采摘卷心菜准备回家烧汤,满载而归时,发现自己家的门被关上了。

他带着疑惑和惊讶敲了敲门,发现自己的家被一只凶恶的山羊占领,小白兔吓得拔腿就跑。

他一路跑,一路找救兵帮忙。

一开始,他遇到一头强壮的牛,可是当牛听说是一只凶巴巴的能把小白兔碾个稀巴烂的山羊后,害怕地拒绝了他。

接着,小白兔先后遇到一条大狗一只体型巨大的公鸡,可他们都拒绝了他。

小白兔耷拉着脑袋又害怕又失望地走着,这时来了一只蚂蚁。

这是一只淡定的蚂蚁,脚踩皮鞋,面带微笑,表示愿意帮助小白兔。

可小白兔有点不大相信:蚂蚁这么小,他真的能帮助我吗?就在他半信半疑的时候,小蚂蚁把门敲出强有力的咚咚咚声,用充满底气的声音告诉山羊我是一只强大的蚂蚁,出乎意料的是,凶恶的山羊真的逃跑了!画家对角色和情节进行了有趣的超乎常规的描绘:主角小白兔和我们平常见到的毛茸茸胖乎乎的兔子形象不一样,嘴巴又长又尖,有点像狐狸——他确实像狐狸一样会说,每遇见一种动物,他都会用不同的词汇形容山羊的凶狠。

当小白兔被山羊吓得落荒而逃时,居然是用五条腿(另外两条腿被拟人化,成为胳膊)在跑,孩子们看到这里不禁哄然大笑:啊!太搞笑了,兔子怎么会有这么多条腿?接着又自己回答:是因为它跑得太快了。

而当穿着皮鞋的蚂蚁粉墨登场时,山羊拿着放大镜仔细寻找的样子,形象地凸显了小蚂蚁的小,让读者忍俊不禁,更充满期待:这么小的蚂蚁,为什么不怕山羊?绘本的语言也颇具特色,尤其是小白兔向不同的动物描述可怕的山羊时,每一次的句式都相似,但词汇有所区别,那些形容词比如凶巴巴恶狠狠,以及每一个动词如扑踩摔,准确到位地刻画出山羊的凶狠,也让读者感受到故事所营造的紧张氛围。

而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这些形容词和动词是充满魔力的,他们喜欢接触这样的词汇,并展开想象。

对于自我人格正在慢慢形成的孩子来说,《小白兔》确实是个好故事。

或许,过两年他们再读这个故事会觉得平淡,甚至觉得这个故事情节有点俗套。

但是,在最关键的建构自我时期,这样一个以小胜大的故事,满足了他们内心的需求,让他们对自己对世界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活动目标观察动物形象,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白兔寻找哪些小动物帮忙以及他们不愿意帮忙的原因,理解词汇火箭升空的意思。

在集体阅读和自主阅读后,能大胆猜测积极讨论,表达自己的理
解。

感受作品的夸张幽默。

《小白兔》绘本人手一本;绘本电子书;绘本中山羊小白兔牛狗公鸡小蚂蚁的形象图片各一张;书袋人手一个;活泼的音乐一小段。

活动过程一教师扮演小白兔,引入故事。

师:小朋友们,我是小白兔,我要去菜园里摘些卷心菜回来烧汤。

教师扮演小白兔,拿着篮子,跟随音乐的节奏做采摘动作和回家动作。

师:不对呀,我刚才走的时候,门是开着的,现在怎么关上了?发生什么事情了?是谁在我的房子里?说明通过表演,自然引入故事的主角小白兔,关于情节的小小铺垫,留下一个悬念,为山羊的出场埋下伏笔,更引发了幼儿的猜测,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集体阅读绘本开头部分。

师幼共同阅读绘本封面至扉页。

师:房子里到底是谁呢?答案就藏在我带来的这本书里,书的名字叫《小白兔》,看看这只小白兔,跟你平时见到的小白兔有什么不一样吗?师:小白兔采完卷心菜回来,发现家里来了人,到底是谁来了呢?一起看看吧!师幼共同阅读绘本第~页。

教师配合电子书的朗读音频逐页播放绘本。

读完之后展开讨论。

师:房子里面究竟是谁呢?小白兔头上有一个黄色的大大的符号,
这是什么意思?师:小白兔怎么突然会有这么多条腿?他为什么要逃跑?说明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可以尝试进行自主阅读。

但为了让自主阅读更有效,在阅读之前,最好先集体阅读故事的开头,共同了解故事的背景。

同时,集体的观察和讨论可以为后面的自主阅读热身。

三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第~页。

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明确看书的要求。

师:小白兔有没有成功逃跑?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们从书袋里拿出书,从书里找一找,看到别回形针的前面一页,别回形针的地方不打开。

翻书的时候要一页一页轻轻翻。

幼儿自主阅读。

交流分享。

师:小白兔逃跑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他遇到了哪些动物?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角色形象图片。

师:小白兔遇到这些动物之后,说了什么呢?这些动物又是怎么回答的呢?我们再来读一遍。

集体快速阅读,欣赏对话。

教师和幼儿一起,逐页翻阅绘本第~页,教师在旁朗读文字,读完之后继续展开讨论。

师:他们为什么不愿意陪小白兔回家?说明让幼儿带着问题阅读,保证了阅读的有效性。

教师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细节,并围绕所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想象和思考。

阅读之后的交流则能帮助幼儿提炼故事的主要情节,理清思路。

交流之后的集体快速阅读,是对故事的重新回顾,教师的朗读可以让幼儿借助语言深入理解故事,丰富语言经验。

四集体阅读绘本剩余部分。

师:小动物们都害怕山羊,还会有人愿意帮助小白兔吗?你觉得谁会帮助他?幼儿讨论,教师小结。

师:接下来我们看看,到底有没有人来帮小兔子。

师幼共同阅读绘本第~页。

师:这时候的小白兔很失望,垂头丧气的,看看他的表情,谁来学一学?师:这时谁来了?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请小蚂蚁帮忙赶走大山羊吗?为什么?师幼共同阅读绘本第~页。

师:小蚂蚁要帮小白兔去赶走大山羊了,你觉得他能成功吗?师:看看这时的小白兔,他心里会想什么呢?师:小蚂蚁会不会被大山羊吓跑呢?我们赶紧往下看。

师幼共同阅读绘本第~页。

师:山羊在干什么?小蚂蚁太小了,山羊都看不见他,你觉得小蚂蚁能成功吗?师幼共同阅读绘本第~页。

教师朗读文字。

师:山羊到哪里去了?火箭升空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做一做!教师阅读故事到结束。

师:故事里的这个我是谁?小白兔和小蚂蚁在窗户边做什么?他们会说什么?说明这部分是故事的高潮,画面也很精彩,小白兔的表情小蚂蚁的打扮以及山羊一开始不以为然最后狼狈逃跑的样子,都通过画面细致地表现出来。

从情感上,这样一个大逆转的结局,更适合集体共享,所有人在激动中感受结局的魅力。

五完整阅读绘本。

配班老师同步播放电子书,师幼翻阅绘本。

讨论: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故事的什么地方?说明完整了解故事情节之后,借助成人的朗读再次阅读,可以让幼儿对故事有更为整体的理解。

视觉和听觉的协作,则带给幼儿独特的感受。

而对于这样一个在情节和语言上略有重复的绘本来说,幼儿也非常喜欢一次又一次地反复读。

活动延伸《小白兔》这本绘本看似简单,实际上作为幼儿园教学材料,其蕴含的价值很多,那些形容词和动词在故事情境的帮助下活灵活现,非常利于幼儿理解它们的含义,并尝试应用。

因此,在了解绘本故事内容感受绘本的幽默和夸张之后,教师还
可以再以语言学习为主,组织多种学习活动。

这样的活动不一定是集体教学,可以是表演游戏,还可以是自主的阅读,或者餐前的故事朗读。

建议的活动方式有:在阅读区投放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在多次阅读中发现更多画面细节,进一步感受故事的幽默夸张。

在美工区提供卡纸白纸油画棒金粉皱纹纸双面胶订书机等材料以及故事中角色形象,供幼儿装饰并制作成头饰或胸饰。

在表演区投放房子栅栏菜地及小白兔牛狗公鸡的胸饰,供幼儿自主表演。

XX课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