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字经演出 主持词

三字经演出 主持词

《三字经》主持词
(石)尊敬的各位老师
(王)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石)我是主持人石航旭
(王)我是主持人王鹤宁
(石)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三字经最初为南宋学者王应麟所写,他为了教育本族子弟读书,
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的三字歌诀。

(王)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各朝各代都有人对《三字经》不断地加以补充。

(石)三字经汇集了中国古代圣贤的智慧,涵盖了历史、天文、地里、道德... (王)三字经教给我们学习和做人的道理,教育我们智仁忠信,廉耻礼义... (石)从小学习《三字经》既是民主文化的传承
(王)也是民主精神的发扬
(合)下面请欣赏1年2班表演的《三字经诵读》
音乐“欢沁”(音乐声要小)
(王)小时候老先生教我四书五经
摇头晃脑最是熟读三字经
(石)小孩子左顾右看不用心
所以老先生就要打手心
(王)背着手面壁思过背着三字经
牢记每一句话的做人哲理
(石)老先生说过少壮不努力
长大后就只能啃着玉米
(2人后退,盘腿坐地,把书放地下象征性打开)
(合)①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②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③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2人起立,分别回2男2女队列)
由后面第①组同学,接着读“论语者,二十篇”
三字经分部分诵读
主持人接: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高山流水
①: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②: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③:中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乐经亡,余可求。

①②③: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有国风,有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58-68页删掉】
④(2女):尧舜兴,禅尊位。

号唐虞,为二帝。

[拍书桌起立或出列大声读} 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武,称三王。

⑤(2男):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拍书桌起立或出列大声读}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①: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周共和,始纪年。

历宣幽,遂东迁。

周道衰,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73-80页删掉】
②:清太祖,膺景命。

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

民安富,治绩夸。

道咸间,变乱起。

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

传九帝,满清殁。

③:革命兴,废帝制。

立宪法,建民国。

古今史,全在兹。

载治乱,知兴衰。

欢沁音乐(舞蹈进入)
④(2女):史虽繁,读有次。

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

此四史,最精致。

⑤(2男):读史者,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①: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

②: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

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

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

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

尔幼学,当效之。

③:蔡文姬,能辩琴。

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

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

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

尔幼学,勉而致。

犬守夜,鸡司晨。

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合):幼习业,壮致身。

上匡君,下利民。

扬名声,显父母。

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

我教子,唯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跳舞6人单腿跪地):勤有功,戏无益。

一年二,(全体合)宜勉力。

(全体再合一遍):一年二,宜勉力。

{全体高举双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