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北旅游区教学设计

东北旅游区教学设计

东北旅游区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
东北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




1、教材分析
《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是中职旅游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是该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一门基础课程。前期我们开设旅游学概论课程做铺垫,打好基础,之后将开设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等课程,加强对课程的运用能力。
本节课所学“东北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是本课程分区地理的第三章第二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中国旅游地理总论的基础上,为了深化对中国旅游地理的理解,将旅游地理细化到每一个地理分区里。同时本节也是在学习了东北旅游区的地理概况之后的细分,知识体现更加详细、丰富。
教师:总结堰塞湖是如何形成的?
教师小结:镜泊湖由于牡丹江下游河道被火山熔岩堰塞而形成。
教师:镜泊湖湖水从20余米高处跌下,形成吊水楼瀑布,浪花翻滚,气势磅礴;寒冬水瀑凝成冰帘。
投影:镜泊湖西北部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现地下森林
教师:火山喷发后,火山管道会形成什么景观为什么会出现地下森林
教师:火山口形成内部陡峭、深约几十米至百米的坑,土壤、肥料、水分、阳光、种子具备,天长日久生长出森林。
教师小结: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湖水从高处倾斜形成吊水楼瀑布,在西北处,火山口在土壤、肥料、阳光、种子等条件下,形成了地下森林。
投影:展示五大连池以及熔岩的各种态势
教师:五大连池熔岩地貌形态丰富,有“火山博物馆”之称。五大连池也属于火山堰塞湖,结合上面所学的镜泊湖,五大连池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五大连池风景区包括14座玄武岩火山锥、五个串珠状堰塞湖和一块熔岩台地,1972年火山喷发将小白河堵截形成五个毗连的火山堰塞湖。五大连池熔岩地貌形态丰富,有“火山博物馆”之称。
教师:视频展示大连海滨风光,大连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什么?
总结:大连最主要的景观是以青山、碧海、蓝天、沙滩等为主的极具特色的海滨游览区。
1、学生观看地图,分组讨论,请同学回答问题;
2、学生观看视频及图像,回答问题。
讲授:
山地风景资源
(8分钟)
教师:我国风景名山依据形成原因分为哪几类?
投影:长白山景区图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中职旅游一年级学生,他们的基础较为薄弱,但求知欲望强烈,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扩展知识储备,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我以“必需、够用”为尺度,坚持以市场需求为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教学思路
课前复习
(3分钟)
投影:向学生提问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1、东北旅游区位于我国的哪个方向?
2、东北旅游区包括哪几个省?
3、东北旅游区地理环境的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忆并请同学回答问题
导入新课
(2分钟)
教师:根据课前所看的视频和学习任务单的要求,大家总结一下东北旅游区都有哪些旅游资源
请学生回答自己的课前学习的成果
课前已经给学生发送视频并布置了学习任务书,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得出东北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的类型,然后运用图片展示,让学生总结旅游景观的特点及相关概念。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东北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的类型,了解火山堰塞湖的概念;
(2)熟悉本区火山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区和景观特点,熟悉吉林市最著名的观赏景观以及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
教师:大连、沈阳、哈尔滨、吉林旅游宣传、长白山、镜泊湖、五大连池风景介绍的教学视频,并将视频发给学生观看;
根据视频、教材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学习任务单;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分小组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单并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激发学生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和爱国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本次教学中主要运用翻转课堂、多媒体教学法、图像展示法和发现法
教学重点
长白山风景区的景观特点;能够对哈尔滨、沈阳、大连三市主要的旅游景观进行比较;
教学难点
能够对哈尔滨、沈阳、大连三市主要的旅游景观进行比较
总结:长白山景区由于独特的地质地貌、气候、土壤、动植物的分布,构成了典型的温带季风山地自然综合体,是个很有价值的风景旅游胜地和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博物馆。
1、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总结出长白山主峰及天池的形成过程。
2、运用对比方法,学生得出长白山温泉的类型及特点。
讲授:
火山地貌景观
(10分钟)
投影:展示堰塞湖形成的图片
五大连池的药泉属于冷矿泉水,具有奇特的理疗作用,被称为“神泉”。
1、学生讨论并总结堰塞湖的形成原因;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解释五大连池的形成原因。
讲授:
游览城市
(12分钟)
沈阳
投影:北京故宫博物院
教师:中国现今仅存最完整的两座皇宫建筑群除了北京故宫之外,还有哪一座?
教师: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迁都于此,更名盛京。1636年皇太极在此改国号为“清”,建立满清国。1644年清世祖福临,率满清军队攻入关内,定都北京后,以盛京为陪都。
讲授:
海滨风景资源
(7分钟)
投影:大连所处地理位置及维度地图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课前所看有关大连旅游的介绍以及这两幅地图,回答:大连的具体位置;大连的气候特征。
总结:大连位于胶东半岛南端,是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论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投影:展示大连市区风景、海滩景色
教师:大连城市环境优美,有“花园城市”之称,海水清澈,成为优良的海滨度假区。(展示老虎滩的海滨活动)
教师:长白山属于哪一类?
教师小结:长白山是第三纪以来火山活动熔岩喷溢的产物,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主峰白头山主体。山顶形成火山口湖——天池。
投影:长白山温泉图片
教师:结合之前所学习温泉的分类,对比华清池、汤峪的温泉,长白山的温泉有什么特点?
教师:长白山地区生长着大面积种类繁多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并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等珍稀动物,因此,在1960年建立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3)掌握长白山风景区的景观特点;能够对哈尔滨、沈阳、大连三市主要的旅游景观进行比较;
(4)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能科学欣赏国内知名旅游景区、景点。
方法与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协作学习法和问题探究学习法。
情感与评价
(1)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旅游人文素质,提升旅游审美欣赏力和旅游审美感受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