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希COD使用说明书

哈希COD使用说明书

DOC023.52.03233.Jan04CODmax 化学需氧量分析仪操作手册○C HACH LANGE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致力优质水质目录第一章技术规格 (4)第二章引言 (5)2.1 系统描述 (5)2.2 应用 (6)第三章拆箱和安装 (7)3.1 拆箱和安装…………………………………………………………………………‥ 73.1.1安装位置要求…………………………………………………………‥•‥‥ 73.2 MODBUS界面……………………………………………………………………‥•103.2.1 MODBUS协议 (11)3.2.2连接……………………………………………………………………………• 113.2.3 MODBUS网卡 (11)3.2.4输出特性表……………………………………………………………………• 12第四章校准与准备试剂…………………………………………………………………• 164.1 试剂成份 (16)4.1.1 硫酸汞溶液 (16)4.1.2 重铬酸钾溶液 (18)4.1.3 硫酸溶液 (18)4.1.4 零点标准溶液 (19)4.1.5 标准溶液 (19)4.1.5.1 标准溶液的化测试验 (19)4.2 危害信息 (20)第五章试运行分析仪 (22)5.1 拆卸安全面板 (22)5.2 安装试剂 (23)5.3 暂停操作 (25)第六章操作…………………………………………………………………………………• 266.1 基本原理 (26)6.2 测试范围 (26)6.3 测试步骤 (26)6.4 校准 (27)6.5 自动清洗 (27)6.6 手动清洗 (27)6.7 安全面板 (27)6.8 湿度传感器 (28)6.9 分析单元 (29)6.10 导管分布图…………………………………………………………………………• 306.11 样品泵操作…………………………………………………………………………• 32第七章软件菜单系统……………………………………………………………………• 327.1 主显示屏……………………………………………………………………………‥ 327.2 键盘使用……………………………………………………………………………‥ 337.2.1 图形功能 (34)7.3 菜单结构……………………………………………………………………………‥ 357.3.1 设置菜单 (35)7.3.2 信号菜单 (36)7.3.3 维修菜单 (38)测试功能菜单…………………………………………………………• 397.3.3.17.3.4 状态菜单 (40)7.4 记录COD数据 (40)第八章设备维护 (42)第九章故障维修 (47)9.1 警告 (47)9.2 错误 (47)第十章附件列表 (50)安全预防措施尤其注意所有有关危险和谨慎问题的说明。

否则可能会导致对操作人员的严重伤害和对仪器的严重损伤。

为确保设备本身提供的保护不被损坏,请勿使用任何本手册中未说明的方式安装该设备。

预防标志仔细阅读设备上所有的标签,否则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损伤。

如果设备上标记了该符号,请参照指导手册和/或安全信息进行操作。

产品外壳或隔板上标记该符号时表示存在电击危险,只有具有进行带电操作资格的人员可以打开外壳或去除隔板。

产品上标记了该符号时,表明存在化学危害风险,只有经过培训具有操作资格的人可进行化学药品处理或维护设备化学药品传递系统。

产品上标记了该符号时,表明需佩戴护眼设备产品上标记了该符号时,表明该处为接地保护位置。

触电与灼伤预防当安装或维修接电设备时请务必:维护或修理前务必断开电源;按照地方或国家规则进行电力连接;尽可能使用接地故障断路器;在连续操作条件下将操作单元接地;化学药品第3.2节包括在线COD分析仪所需的标准物质列表。

其中一些物质为有毒物质。

请处理这些化学或溶液的时候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第一章技术规格以下为分析仪的标准配置参数,在未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可能发生变化测量方法:基于中国国家标准GB11914-89水质—化学需氧量测定---重铬酸钾法测量范围: 10~ 5000 mg/l COD测量不确定性:精确性:>100mg/l时、<测量值的10%;<100mg/l时< ± 6mg/l重复性:>100mg/l时、<测量值的5% ;<100mg/l时 ± 5mg/l 消解时间:3、5、10、20、30、40、60、80、100或120分钟可选测量间隔时间: 3、4…24 小时或连续,也可由MODBUS触发仪器校准: 自动校准的时间间隔可人工选择(自动校准的持续时间大约为60分钟)用户维护: 每月仅需1小时的维护时间试剂容量: 在连续测量、消解时间为30分钟、校正时间间隔为24小时的情况下,每套试剂可用1个月输出: 2路电流输出:0/4-20 mA, 最大负载500 Ω2个多功能输出继电器: 24 V 1A服务界面: RS 232仪器自带MODBUS通讯协议环境温度: +5°C~+ 40° C电源要求: 220 VAC ± 10%/50-60 Hz电耗: 大约100 VA尺寸:宽×高×深550 mm x 810 mm x 390 mm质量: 约22 kg (不包括试剂)其它: 自动清洗、自动记录数据、带图形显示第二章引言2.1 系统描述警告:不能用蒸馏水或饮料替代试剂来运行仪器,这样有可能导致消解试管温度过高,从而发生爆炸的危险!图1 在线COD分析仪仪器外壳1. 底板 8.RS232界面2. 试剂 9.液晶显示屏3. 安全面板 10.操作键盘4. 废液排放管 11.仪器门5. 进样管 12.试剂瓶(空)6. 电源线 13.7. 屏蔽电缆口2.2 应用本方法适于测量化学需氧量在10~5000mg/L范围内的废水。

含有悬浮物的水样需均质化以后才能进行测量。

此方法适用于氯化物浓度低于5gCl-/l的水样。

第三章拆箱和安装3.1 拆箱和安装从运输的纸箱中取出分析仪器,彻底检查其是否有任何损伤。

检查仪器所有硬件和电缆的连接,排除运输过程中引起的松动。

如果这些部件中发现任何缺失或损坏,请立即联系哈希公司或其代表处。

仪器的装箱清单z分析仪(不含试剂)z空瓶附件(包含瓶盖)1个2.5升的棕色瓶2个1升的棕色瓶1个500毫升的塑料瓶1个250毫升的塑料瓶1个10升的废液溶器1个10升废液溶器的瓶盖z1年的消耗配件z通用的安装附件包z安全附件包(包含一双手套、一副防护眼镜、一件防护服)z用户操作手册z检验文档3.1.1 安装位置要求此分析仪设计用于室内运行,应安装在墙上或平放在架上运行。

分析仪应安装在干燥、通风、易于进行温度控制的地方。

为了便于操作,分析仪应安装在与眼睛平行或稍高的位置。

按以下要求安装分析仪, 以优化分析仪的COD测试:选择尽可能靠近样品源的位置安装分析仪,尽可能地减少分析延迟;分析仪应安装在距排放口较近的位置;安装位置的环境温度应控制在5℃~40℃范围内(41℉~104℉);安装地点应保持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图2 分析仪外形尺寸图3 安装示意图注意:溢流杯(3)和其它水样容器(随机水样)的液面应与内部标准液置于同一水平面上。

1. 潜水泵 5.在线COD分析仪2. 手动阀 6.废液管3. 溢流杯4. 电源插座7. 废液容器注意:废液应作为危险废丢物处理!3.2 Modbus界面以往我们将现场的测量值从测量单元传输到自控系统的传统方法为电流环法。

测量值的传输方式采用的是模拟量信号,但是我们都知道在测量单元和自控系统中,信息的传输和处理都是以数字量的形式进行的,因此理想化的条件是将信息传输数字化。

数字量形式的数据传递也被网络和现场总线支持。

现场总线传输与模拟量传输相比,其优点如下:除了测量值以外,仪器内的其它数据,如状态信息和内置参数也可被传输到控制系统中;双向数据传输成为可能,仪器中的内置参数可在远端进行设定、修改,并可对仪器进行远端控制;在信息改为数字化传输后,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将大大提高;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所有仪器的连接仅需一根4芯电缆即可完成;以后加装的测量设备可轻易兼容到现场总线系统中,无需进行大量的安装步骤。

图4 传输接线图3.2.1MODBUS协议在分析仪出厂时,MODBUS通讯协议就已经被固化在仪器的程序软件里。

CODmax 分析仪内部的MODBUS 通讯协议采用的是RTU工作模式。

如我们的网络都采用标准的MODBUS协议的RTU工作模式,则我们的分析仪只需要加一个网卡,便可以轻易地与现场总线进行衔接,进行通讯和控制。

3.2.2连接分析仪与现场总线的连接是通过RS485接口完成的。

RS485接口分为两线制和四线制两种运行模式。

虽然四线制这种运行模式会导致通讯电缆的成本增加一倍,但是四线制使得数据的双向传输成为可能,这将极大地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

为了使分析仪的信息能与RS485接口相匹配,必须在分析仪里安装一网卡。

此网卡的功能是将分析仪的数字量信号转换成RS485的格式,以便向外输出。

分析仪可通过一组输送电缆直接连接到现场总线的公共接点上。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现场总线的通讯电缆可以一环接一环地把所有的仪器连接起来即可。

3.2.3MODBUS网卡连接在MODBUS总线最末端的设备,其网卡的跳线端子必须按下图所示进行短接。

这样做是为了给MODBUS总线提供其必须的总线终端。

图5 MODBUS网卡在全双工模式下,跳线端1、2、3和5必须短接在半双工模式下,跳线端1、2和3必须短接3.2.4传输特性表以下是MODBUS通讯协议相关参数的定义表:名称描述1 标签名称变量描述2 寄存器号变量所属寄存器的编号,每个寄存器包含两个字节3 数据类型YYYY:第一个寄存器存放年号MMDD:第二个寄存器存放月/日HHMM:第三个寄存器存放小时/分钟00SS:第四个寄存器存放秒4 变量长度寄存在寄存器内的变量的字符长度5 读/写(R/W)读/写操作(R/W=读和写;R=读)6 描述对变量进行简单描述CODmax特性表组号标签名称寄存器号数据类型变量长度读/写操作描述基础寄存器测量 40001 浮点型数据 2 读显示测量值基础寄存器测量时间 40003 时间型数据 4 读最后测量值的日期时间基础寄存器消解时间 40007 非整型数据 1 读剩余消解时间基础寄存器仪器状态 40008 非整型数据 1 读/写读:0=状态OK;1=警告;2=错误;3=服务写:0=复位基础寄存器样品要求 40009 非整型数据 1 读 1=分析仪需样品0=分析仪不需要样品基础寄存器错误位 40010 非整型数据 2 读0位=无安全面板;1位=湿度传感器;2位=内部总线错误;……基础寄存器警告位 40012 非整型数据 2 读0位=清洗计量试管;1位=不能调节;2位=测试设置;基础寄存器试运行 40014 时间型数据 4 读试运行时间3 读软件版本号基础寄存器软件版本 40018 字符串型数据数据寄存器修正因子 40021 浮点型数据 2 读/写校准因子:0.1~10.0数据寄存器测量间隔 40023 非整型数据 1 读/写测量间隔:2=连速;3=3小时;…;24=24小时;25=触发数据寄存器消解时间 40024 非整型数据 1 读/写消解时间:0=自动;3=3分钟;2=5分钟;3=10分钟;…;10=120分钟数据寄存器测量延迟 40025 非整型数据 1 读/写测量延迟:0=关[1…600]秒数据寄存器当前范围 40026 浮点型数据 2 读/写当前范围:20mA﹦[10…10000]mg/l COD数据寄存器电流 40028 非整型数据 1 读/写电流配置:85->[0…20]mA;153->[4…20] mA数据寄存器故障 40029 非整型数据 1 读/写电流故障:0->电流正常;85->故障=0 mA;153->故障=20 mA数据寄存器继电器1 40030 非整型数据 1 读/写继电器1配置:0=最小值;1=最大值;2=测量值;3=校正值;4=清洗;5=样品要求数据寄存器继电器2 40031 非整型数据 1 读/写继电器2配置:0=最小值;1=最大值;2=测量值;3=校正;4=清洗;5=样品要求数据寄存器最小值 40032 浮点型数据 2 读/写最小值[10…10000]mg/lCOD,低于最小值时启动数据寄存器最大值 40034 浮点型数据 2 读/写最大值[10…10000]mg/lCOD,高于最小值时启动数据寄存器时间 40036 时间型数据 4 系统实时时钟数据寄存器清洗间隔 40040 非整型数据 1 读/写清洗间隔时间:0=关;24=1天;48=2天;72=3天;96=4天;120=5天;144=6天;168=7天数据寄存器清洗开始40041 非整型数据 1 读/写清洗时间:0=00:00;…;时间23=23:00数据寄存器最后清洗时间40042 时间型数据 4 读最后清洗时间数据寄存器校正间隔 40046 非整型数据 1 读/写校正间隔:0=关;24=1天;48=2天;72=3天;96=4天;120=5天;144=6天;168=7天数据寄存器校正开始时间40047 非整型数据 1 读/写校正时间:0=00:00;…;23=23:00数据寄存器最后校正时间40048 时间型数据 4 读/ 最后校正时间功能寄存器开始测量 40052 非整型数据 1 读/写读:运行状态写:开始新一轮测量功能寄存器停止测量 40053 非整型数据 1 读/写读:运行状态写:停止新一轮测量功能寄存器开始清洗 40054 非整型数据 1 读/写读:运行状态写:开始新一轮清洗功能寄存器开始校正 40055 非整型数据 1 读/写读:运行状态写:开始新一轮校正图6 电器连接1. 出线套 6. 继电器 22. 前面板7. 电源输出 13. 显示终端8. 电源输出 24. 接线板9. MODBUS界面5. 继电器 1注意:如果不使用主线连接器,而采用固定配线进行电源连接,请务必在靠近显示单元的电源线上安装两极绝缘器!所有的信号连接电缆必须屏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