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精神心得体会:让“上海精神”引领上海基层
建设
六月的青岛,海鸥翔集;六月的青岛,帆影点点;六月的青岛,花香满城。
从繁华的浦江之畔,到美丽的黄海之滨,“上海精神”再次弘扬,互利合作再次扬帆起航。
17年乘风破浪,上合组织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儒家思想的“和合”理念与本次上合中互信、互利、平等、协商的上海精神相融相通。
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
这是上合17年成功的原因。
时代交替,上合组织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开辟了一条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宽广航道,催生了强大凝聚力,激发了强烈合作意愿,成为了上合组织成员国打造命运共同体、共建和谐家园的精神纽带,而“上海精神”也是我们这个家园共同的财富。
作为在“上海精神”指引下的上海基层建设,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一是要坚持取人心所向,谋发展之实的发展观。
上海正面临的新一轮的发展挑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打造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必须坚持民心所向,为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打造“上海品牌”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