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的礼仪中常有射箭活动,箭靶上面有各种兽头,天子的是熊头,诸侯的是麋鹿头,卿大夫的是虎、豹头,士的则是猪头,以显示地位的尊卑。

从中可知西周实行:A察举制B军功爵制度C宗法制D郡县制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学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新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A.爆发了“七国之乱”,社会动荡,“仁政”受到欢迎B.专制主义体制开始建立,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C.政治上的“大一统”需要有文化上的“大一统”作为根基D.道教兴起,佛教传入,儒家学说受到挑战3.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A.社会环境稳定B.自然条件改善C.政治重心南移D.生产力大为改观4. “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

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竟于学。

”“此法”应为: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5. 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

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

”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A.人性本善 B.心即理也C.格物致知D.致良知,知行合一6.皇太极死后,在其弟多尔衮与其子豪格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皇子派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

他们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表示皇位必由皇子继承,甚至严厉提出“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

这反映出:A.血缘关系是影响皇位继承的唯一因素B.清初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C.议政王大臣会议妨碍了皇权的集中D.满族统治者受到宗法思想的影响7. 明清时期,江苏苏州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

这表明: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8.“由民国元年至十年……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而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

”材料中“黄金时代”的到来主要是由于: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辛亥革命的促进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D.国民政府的推动9. 孙中山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一文中说,“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

其主要观点是:A.反对私人资本发展,追求社会公平B.强调发展国家资本,力求造福国民C.主张平均地权,防止贫富不均D.关注工人利益,反对阶级分化10.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

”据此可推知材料: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11.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

”“全新的现代性”主要指:A.英美苏等国家的全力支持B.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民族性D.抗日战争促成了全国的统一12.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中国私营工商业经历了两个阶段。

首先,中央和各级政府根据“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其次,对私营工商业的政策是逐步地、有计划地开展公司合营。

这两个阶段:A.工商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B.都是利用资本主义来恢复新中国的经济C.发展目标都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D.分别属于过渡时期和建设时期13.1980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

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

这表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国家尝试以市场手段调节社会经济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单一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己经被打破14.《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奴隶参与了立法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15.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曾以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繁荣的思想文化闻名于世。

下列有关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A.辩论术的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智者学派的兴起B.辩论术的发达→智者学派的兴起→民主政治的确立C.智者学派的兴起→辩论术的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D.民主政治的确立→辩论术的发达→智者学派的兴起C.强调原告被告平等D.维护被告的利益17.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18.在1776—1780年间,美国大多数州都制定了州宪法。

州宪法都附上了“权利法案”,列举了受到保护的人民基本权利和自由;宣布实行共和制;削减州长的权力,增大了议会的权力。

材料说明美国:A.联邦宪法精神在各州贯彻B.引领世界民主进程的发展C.人民的基本权利高于一切D.地方掀起了民主改革浪潮1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一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

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

”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真正认识到:A.实行余粮征集制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B.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反革命的经济政策C.新经济政策促进国内战争的胜利D.新经济政策能加强工农联盟并能巩固政权20.美国总统胡佛说:“当我们充分理解了(20世纪)20年代经济史的时候,我们将发现,终结了一个繁荣时期的这场崩溃,其主要原因是工业没能把它的进步传递给消费者。

”他认为导致“这场崩溃”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和消费存在矛盾B.工业生产蓬勃发展C.人们醉心于股票投机D.社会生产能力不足21.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援助要求,美国作出积极反应,IMF及时向墨西哥发放了贷款;但1997年泰国发生金融危机,IMF迟迟不发放贷款。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经济强国的意志影响受援助国家B.发展中国家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C.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D.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有利益的优先性22.苏联国民生产总值(GNP)在1928年至1952年间增加了3.5倍,这一发展速度超过了同一时期其它任何国家。

苏联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

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经济政策活跃了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B.斯大林体制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发展生产C.集体农庄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工业化方针提出使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23.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该咨文发表的背景有: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北大西洋公约》的签订C.两极对峙局面形成D.苏联在欧洲扩张势力24.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8年3月22日在白宫签署备忘录,宣布对总值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主要涉及10个高科技领域,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此前美国曾动用过5次301的条款对中国进行所谓“贸易战”,主要涉及知识产权和清洁能源领域等。

上述现象将直接导致:A.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增加B.美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下降C.促进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D.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受阻本卷由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组成。

其中25、26两道题是必做题。

25题25分,26题12分,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27、28、29三道题为选做题。

请考生先在答题纸上将所选试题题号上面的方框用2B铅笔填图好,再将答案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25(25分)近现代东西方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文明类型,同时二者也有一定的关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无论是在中世纪、近代或现代英国,各阶层的人士,对议会和国王具有一种心理状态:一方面,人人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这是合乎法律的且是必须的;另一方面,人们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对国王怀有一种敬重的心理……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在国王统治下的安全感。

——王宇博《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历史选择》(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

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政治民主化发展的进程。

(12分)材料二“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

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国的成立“是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社会思想方面的一大跃进”的理解。

(6分)材料三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

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7分)26.(1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朱载堉(1536—约1610)一生潜心科学研究,提出“理由数显,数自理出”的思想,于万历九年(1581年),创建十二平均律及其计算原理——“新法密律”。

朱载堉用横跨81档的特大算盘,进行开平方、开立方的计算,提出了“异径管说”,并以此为据,设计并制造出弦准和律管。

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使这十二个键的每相邻两键音律的增幅或减幅相等。

对这个音乐领域遗留了一千多年的学术难题,朱载堉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终于以他的十二平均律之说解决了。

它被西方普遍认为是“标准调音”、“标准的西方音律” 。

被李约瑟誉为“虽然远离欧洲,但他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

你是否同意李约瑟对朱载堉的评价?说明理由。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