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磁悬浮系统的PID控制

磁悬浮系统的PID控制

磁悬浮系统的PID控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磁悬浮系统的PID控制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职称:日期:华科学院摘要磁悬浮技术具有无摩擦、无磨损、无需润滑以及寿命较长等一系列优点,在能源、交通、航空航天、机械工业和生命科学等高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

本设计毕业设计在分析磁悬浮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其数学模型,并以此为研究对象,设计了PID控制器,确定控制方案,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研究,得出较好的控制参数。

最后,本文对以后研究工作的重点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磁悬浮系统控制器MATLAB软件PID控制AbstractMagnetic suspension technology, which has a series of advantages such as contact-free, no friction, no wear, no need of lubrication and long life expectancy, is widely concerned and adopted in high-tech areas such as energy, transportation, aerospace, industrial machinery and life science.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of magnetic suspension system’s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its system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is thesis describe PID controller designed and get control scheme. It get the better control parmeters by MATLAB software simulation studies.The key research works for further study are proposed at last.Key Word:Magnetic Levitation Ball System Digital Controller MATLAB PID Control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I)第1章绪论 (1)1.1磁悬浮技术综述 (1)1.1.1 前言 (1)1.1.2 磁悬浮方式的分类 (1)1.1.3 控制方式的分类 (2)1.1.4 磁悬浮技术的应用及展望 (2)1.2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6)1.3本论文的工作及主要内容 (6)第2章磁悬浮系统的结构与建模 (9)2.1简介 (9)2.1.1 磁悬浮实验本体 (9)2.1.2 磁悬浮实验电控箱 (10)2.1.3 磁悬浮实验平台 (10)2.2磁悬浮系统的基本结构 (11)2.3磁悬浮系统工作原理 (11)2.4磁悬浮系统的数学模型 (12)2.4.1 控制对象的运动方程 (12)2.4.2 系统的电磁力模型 (12)2.4.3 电磁铁中控制电压与电流的模型 (13)2.4.4 电磁铁平衡时的边界条件 (14)2.4.5 电磁铁系统数学模型 (14)2.4.6 电磁铁系统物理参数 (15)2.5本章小结 (15)第3章控制器设计 (17)3.1控制器方案选择 (17)3.1.1 电流控制器 (17)3.1.2 电压控制器 (17)3.1.3 方案的确定 (18)3.2PID控制器设计 (18)3.2.1 PID控制器 (19)3.2.2 改进型PID算法的应用 (20)3.2.3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 (22)3.3本章小结 (23)第4章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仿真 (25)4.1引言 (25)4.2MATLAB软件简介 (25)4.3选用此软件的缘由 (26)4.4S IMULINK仿真系统 (26)4.5MATLAB下数学模型的建立 (27)4.6开环系统仿真 (27)4.7闭环系统仿真 (28)4.8PID参数现场实验法整定 (32)4.9本章小结 (36)第5章总结与展望 (37)参考文献 (39)致谢 (41)第1章绪论1.1 磁悬浮技术综述[1]1.1.1 前言磁悬浮技术属于自动控制技术,它是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

磁悬浮的作用是利用磁场力使某一物体沿着或绕着某一基准框架的一轴或几轴保持固定位置。

由于悬浮体和支撑之间没有任何接触,克服了由摩擦带来的能量消耗和速度限制,具有寿命长、能耗低、无污染、无噪声、不受任何速度限制、安全可靠等优点,因此目前世界各国已广泛开展磁悬浮控制系统的研究。

随着控制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采用先进的控制方法对磁悬浮系统进行的控制和设计,使系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带来了磁悬浮控制系统向智能化方向的快速发展。

目前,关于磁悬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国内外都处于快速发展之中。

磁悬浮技术从原理上来说不难以理解,但是真正将其产业化却是近几年才开始的。

1.1.2 磁悬浮方式的分类一般而言,磁悬浮可分为以下3种主要的应用方式:a.电磁吸引控制悬浮方式这种控制方式利用了导磁材料与电磁铁之间的吸力,几乎绝大部分磁悬浮技术采用该技术。

虽然原理上这种吸引力是一种不稳定的力,但通过控制电磁铁电流的大小,可以将悬浮气隙保持在一定数值上。

随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和驱动元器件高性能、低价格化,该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此基础上也有研究人员提出了把需要大电流励磁的电磁铁部分替换成可控型永久磁铁的方案,并深入的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工作。

该方案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励磁损耗,甚至在额定悬浮高度时不需要能量,是一种非常值得注目的新技术。

b.永久磁铁斥力悬浮方式这种控制方式利用永久磁体间的斥力,一般产生斥力为1kg/cm2,所以被称为永久磁体斥力悬浮方式。

当然,根据所用的磁材料的不同,其产生的斥力相应变化。

但是,由于横向位移的不稳定因素,需要从力学角度来安排磁铁的位置。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该方式的产品,例如日本1994年4月公布的专利中,就有关于该方式配置方案的内容。

随着稀土材料的普及,该方式将会被更多的应用到各个领域。

c.感应斥力方式这种控制方式利用了磁铁或励磁线圈和短路线圈之间的斥力,简称感应斥力方式。

为了得到斥力,励磁线圈和短路线圈之间必须有相对的运动。

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悬浮装置上。

但是,在低速时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悬浮力,在低速或停止时需要有车轮来支撑车身。

从原理上而言,该方式很少被应用于低速传动机构。

1.1.3 控制方式的分类目前,磁悬浮控制应用技术分为数字控制方式和模拟控制方式。

随着近年来现代控制理论的日趋成熟,同时随着计算机计算速度的飞跃提高,数字式控制方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与数字式控制相比,由于模拟式的控制部分为硬件构成,容易被技术人员理解、掌握和调试,并且相对价格比较低。

容易实现产品化、系列化,从而在产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的磁悬浮轴承产品大多数为模拟式控制。

但是,模拟运算电路一旦制板,则无法再做根本性修正,缺乏软件的灵活性,同时也无法发挥现代控制理论中 系统等理论的强大威力。

1.1.4 磁悬浮技术的应用及展望目前,磁悬浮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主要集中在磁悬浮列车和磁悬浮轴承两方面:a.磁悬浮列车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3个载人的气垫车试验系统,它是最早对磁悬浮列车进行研究的系统。

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固体电子学的出现,使原来十分庞大的控制设备变得十分轻巧,这就给磁悬浮列车技术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1969年,德国牵引机车公司的马法伊研制出小型磁悬浮列车模型,以后命名为TR01型,该车在1km轨道上的时速达165km,这是磁悬浮列车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在制造磁悬浮列车的角逐中,日本和德国是两大竞争对手。

1994年2月24日,日本的电动悬浮式磁悬浮列车,在宫崎一段74km长的试验线上,创造了时速431km的日本最高纪录。

1999年4月,日本研制的超导磁悬浮列车在试验线上达到时速552km。

德国经过近20年的努力,技术上已趋于成熟,已具有建造运用的水平。

原计划在汉堡和柏林之间修建第一条时速为400km的磁悬浮铁路,总长度为248km,预计2003年正式投入营运。

但由于资金计划问题,2002年宣布停止了这一计划。

我国对磁悬浮列车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1989年3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磁悬浮试验样车。

1995年,我国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实验线在西南交通大学建成,并且成功进行了稳定悬浮、导向、驱动控制和载人等时速为300km的试验。

西南交通大学这条试验线的建成,标志我国已经掌握了制造磁悬浮列车的技术。

然而,2001年3月上海13.8km的磁悬浮列车开始营运,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磁悬浮运营铁路的国家。

b.磁悬浮轴承(1)磁悬浮轴承工业应用1)航天工业方面[2][16]磁轴承主要应用对象有低轨道地球卫星和航天器中的超真空泵、中子粉碎机、卫星惯性飞轮和能量存储飞轮、姿态控制飞轮、火箭引擎透平泵、制冷透平泵、环状悬浮定位系统以及反射镜的驱动机械装置等。

2)机床主轴支承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工业对加工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机床转速的增加,传统的滚动轴承和静压轴承均已明显地不能满足对支承的要求,其中尤以噪声、振动、发热及使用寿命的问题更为突出。

另外,在传统的轴承中,供油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这不仅使结构更趋复杂,同时又产生了诸如污染等问题。

可幸的是上述问题在采用了磁轴承以后,均能获得圆满解决。

法国的S2M公司在数百台机床上成功地应用了磁轴承[3],包括各种高精度车床、铣床和磨床,而磨床方面的应用尤为突出。

3)其它工业技术方面在一般工业生产中第一个装有磁轴承的是德国Leybol-Heraeus公司发明的涡轮机驱动的真空泵,其额定转速达30,000r/min,工作气隙直径90mm,转子重7kg,高真空、高转速、长寿命。

在轻工业中,磁轴承主要应用于涡轮分子真空泵、离心机液态泵、纺织机主轴、小型低温压缩机、旋转光学境主轴、旋转阳极射线管、中子分选器等。

法国研制成功一台冶金实验用的小型超高速离心机,其转速达800,000r/min。

在重工业中,磁轴承也得到了应用。

德国ABB公司采用磁轴承系统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核能用部件,即MALVE实验循环器,其转子重2吨,功率400k w,外伸推进器直径1.25m。

由于磁轴承具有独特的优良性能,在能源工业中,特别是核能技术的研究中,它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此外,磁轴承在航海技术、纺织技术、医疗器械、电动机、发电机、喷气机、电度表、机器人技术、振动控制等方面都得到了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