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处理工艺PPT
一、微生物学基础---活性污泥
5、含磷有机物的净化机理
活性污泥在厌氧—好 氧的交替变换过程中会产 生聚磷菌。它在厌氧条件 下放P吸C,好氧条件下放 C吸P。通过排放好氧状态 下的剩余活性污泥,可达 到去除磷的目的。
一、微生物学基础---活性污泥 5、含磷有机物的净化机理
一、微生物学基础---活性污泥 6、氮磷同时净化机理—A2O工艺
二、活性污泥指标与影响因素
6、污泥负荷和曝气池容积负荷
曝气池单位容积在单位时间内降解有机物的量简称为 曝气池容积负荷:
Q.S0 Uv=------
V 符号意义及单位同前。 Us与Uv的关系:Uv=Us.Xv
二、活性污泥指标与影响因素
6、污泥负荷和曝气池容积负荷
曝气池单位容积在单位时间内降解有机物的量简称为 曝气池容积负荷:
一、微生物学基础---活性污泥 2、活性污泥
一、微生物学基础---活性污泥
3、碳水化合物的净化机理
好氧条件下:纤维素、淀粉 葡萄糖 脂肪 甘油+脂肪酸 芳香族、烃 中间体
CO2+H2O CO2+H2O CO2+H2O
厌氧条件下:纤维素、淀粉 醇+酸+CH4+ CO2+H2O 脂肪 酸+CH4+ CO2+H2O 芳香族、烃 小分子烃类
Q.S0 Uv=------
V 符号意义及单位同前。 Us与Uv的关系:Uv=Us.Xv
二、活性污泥指标与影响因素
6、污泥负荷和曝气池容积负荷
曝气池单位容积在单位时间内降解有机物的量简称为 曝气池容积负荷:
Q.S0 Uv=------
V 符号意义及单位同前。 Us与Uv的关系:Uv=Us.Xv
二、活性污泥指标与影响因素
6、污泥负荷和曝气池容积负荷
UsBiblioteka Q S0 X V V式中:
Us——曝气池进水BOD5污泥负荷,kg BOD5/kgMLSS·d
Q——曝气池的设计流量,m3/d
So——曝气池进水BOD5浓度,mg/L Xv—曝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mgMLSS/L
V——曝气池的容积,m3
可表示为:MLSS = Ma + Me + Mi
二、活性污泥指标与影响因素
3、污泥沉降比(SV)
SV是指一定量的曝气中的混合液(通常为1L)在量 筒中静置30min后,沉降的污泥体积与静置前混合液体积 之比,一般以百分数表示。
该指标通常用于工艺管理,如控制剩余污泥排放、了 解污泥膨胀情况。
SV通常约为30%
二、活性污泥指标与影响因素
1、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
该指标是指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中,所含活性污泥 固体的总重量。单位为mg/L,常用符号V表示。该指标 用来表示活性污泥量,指标中包含具有代谢功能的活性微 生物群体(Ma);微生物内源呼吸、自身氧化的残留物 (Me);原污水含有的微生物难以降解有机物(Mi); 原污水含有的无机物(Mii)等四部分。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基础
总说明
主要污染物:COD、BOD5、总磷、总氮。 次要污染物:SS、油类、表面活性剂、色度、大肠菌群 治理目标: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
排放标准》(分三级) 主要目标:一级A
矿井水处理工艺基础
1
微生物学基础---活性污泥
2
污泥指标与影响因素
3
活性污泥法常用工艺流程
二、活性污泥指标与影响因素
6、污泥负荷和曝气池容积负荷
在活性污泥法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度、活性污泥 的增长速度和溶解氧的利用速度是工艺设计、运行最为关 心的问题,而决定这三者之间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有机物量 与活性污泥量的比值,这一比值就是曝气池进水BOD5污 泥负荷:
污泥负荷也简称食料比(F/M)。它表征曝气池中单 位质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去除有机污染物的量。
可表示为:MLSS = Ma + Me + Mi + Mii MLSS通常在2000--4000mg/L之间
二、活性污泥指标与影响因素
2、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
该指标是指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中, 所含有机物 的总重量。单位为mg/L,常用符号Vx表示。该指标也用 来表示活性污泥量,指标中包含具有代谢功能的活性微生 物群体(Ma); 微生物内源呼吸、自身氧化的残留物 (Me);原污水含有的微生物难以降解有机物(Mi)等 三部分。
二、活性污泥指标与影响因素
4、污泥容积指数(SVI)
SVI是指曝气中的混合液静置30min后,每克干污泥 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的容积,其单位为mL/g。
SVI通常在70—100 mL/g之间。如果SVI大于200 mL/g表明发生了污泥膨胀。
SVI SV(%)10 MLSS(g/ L)
二、活性污泥指标与影响因素
5、污泥泥龄(θc)
它是活性污泥在曝气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有时也称 为生物固体的平均停留时间(SRT),单位为,d(日) 。污泥泥龄表达式见下式:
c
X V X
式中:θc——污泥龄,d;
X——曝气池中的MLSS, kg/ m3;
V——曝气池的体积,m3;
ΔX——每日排出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量,也
即曝气池中每日增长的活性污泥量,kg/d。
4
生物膜法常用工艺流程
一、微生物学基础---活性污泥
1、发现
1912年英国的克拉克(Clark)和盖奇(Gage)发 现的。
活性污泥是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1916年,应用这个试验的工艺建成的第一个活性污泥 法污水处理厂。
一、微生物学基础---活性污泥 2、活性污泥
一、微生物学基础---活性污泥 2、活性污泥
一、微生物学基础---活性污泥
4、含氮有机物的净化机理
a、氨化:蛋白质、尿素
NH3 (好、缺氧条件下均可发生)
b、硝化:2NH3+3O2=2HNO2+2H2O 2HNO2+O2=2HNO3
c、反硝化:C6H12O6+4NO3-=6CO2+6H2O+2N2
一、微生物学基础---活性污泥 4、含氮有机物的净化机理
由复杂微生物形成复杂的食物链的活性污泥
一、微生物学基础---活性污泥
2、活性污泥
生物学分类: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各界低等生物 氧需求分类:好氧生物、厌氧生物、兼氧生物 营 养 分 类:自养生物、异养生物
活性污泥中复杂的微生物与污水中的有机营养(污 染)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使得污水得到净化。活性污 泥中生物的种类与组成不但表明其性能,也可标志处理后 的水质。